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脑梗怎样做才能不复发?

2022年05月24日 09:13:3438

大家好,我是神经内科魏医生。《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报告指出,我国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依据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脑梗死发病率为276.75/10万,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梗死标化患病率为2.19%,由此推算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脑卒中是我国国民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而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约占70%,虽然我国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已初显成效,但仍面临巨大挑战,防治体系亟待进一步加强。

我从医多年,一直在和脑梗死患者打交道,深知脑梗死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我将依据权威的国家指南和个人多年的诊治经验来谈谈我对脑梗死复发预防的看法!

首先了解,脑梗死是如何发生的呢?各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逐渐导致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再经过发生,发展及破裂最终出现脑梗死。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正常的动脉壁柔软、光滑、富有弹性,血流通畅。当动脉壁内出现小米粒样粥样脂质块状凸起,外观呈黄色粥样,即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导致内壁变毛糙,动脉壁变厚变脆,血管腔狭窄,血流不畅或血管破裂,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梗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生也越来越多。脑梗死发病率虽然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容易罹患。脑梗死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有多种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长期吸烟、饮酒史,肥胖,高血脂,心脏病(心房颤动,瓣膜病等),日常运动量少的人群,经常熬夜,暴饮暴食,生活极不规律这类人群。那么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改变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远离脑梗死。

重点来了,如果谈及阻止(预防)脑梗复发的“冠军”是什么?,我认为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最有效的措施,并没有具体哪一种方法可以100%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脑梗死年复发率高达17.7%,有效的二级预防(针对患病人群的预防)是减少复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 这里要强调的是脑梗死复发的预防是针对脑梗死患者,而非未患病的人群,所以药物治疗为主,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具体措施如下:一、危险因素控制

●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近期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中,高血压的诊断率高达70%。目前我国约有3.25亿高血压患者,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分别为42.6%、34.1%和9.3%)。研究显示,合理控制高血压水平随访24个月后脑梗死复发的相对风险降低30%。并且收缩压(高压)降低越多,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效果越显著。

医生忠告:由于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脉压差大(高压与低压的差值),故指南推荐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mmHg以下即可,血压尽量不要低于110/60mmHg,以免低血流动力学致脑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复发。

推荐使用长效平稳降压药,首选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控制片、氨氯地平片等。

● 脂代谢异常

血脂升高是导致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因素。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脑梗死(SPARCL)研究是针对非心源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经典研究,其结果显示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5年可使脑梗死的相对风险降低16%。

医生忠告: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血脂的一种,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指南推荐控制LDL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