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以用于乙肝治疗的药物有两类,一是干扰素,这是需要打针的,一是核苷酸类似物,是口服抗病毒药。但这些所谓抗病毒药也无法把乙肝病毒彻底清除掉。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根治乙肝的办法。
所以现在对于乙肝的治疗目标只能是:通过控制乙肝病毒复制来到达减少肝炎发作,从而延缓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目的。
可以这么理解上面的治疗目标:如果一辈子没有肝炎发作的话,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会变成肝硬化、肝癌的。所以,现在只需要给有肝炎发作的乙肝病人吃抗病毒药。没有肝炎发作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不需要治疗了。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肝功能是不是正常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是不是有肝炎发作。也有一些肝功能始终正常的人,其实也有肝炎发作,也是需要治疗的。因此对于年龄超过30岁的hbvDNA阳性病人,建议做肝脏穿刺病理检查,来精确判断是否有隐匿的肝炎发作,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我国有9300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有2000 多万需要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7000多万不需要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因为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把他们体内的乙肝病毒清除。
在身体内检查出感染了乙肝病毒,不用着急治疗,首先要分清是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才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不需要治疗的人,不但不用抗病毒治疗,连护肝药都不用吃,更不要找偏方秘方治疗,过度的治疗反而容易变成乙肝患者。
目前,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其他,五花八门的偏方、保健品和一味使用护肝降酶药物,是乙肝患者用药的典型误区,只有在肝功能损害严重时才会用到,一般病人只需要抗病毒治疗即可。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抗病毒治疗呢?
1. e抗原阳性者,HBV DNA大于等于20000 国际单位/ 毫升(相当于10^5拷贝/毫升);e抗原阴性者的HBV DNA大于等于2000国际单位/毫升(相当于10^4拷贝/毫升);
2. 转氨酶(ALT)水平升高2倍以上;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应升高小于等于10倍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应小于2倍水平。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只有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只有注射剂型没有口服的,核苷类常用的有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等。
抗病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三五年内就把乙肝治好,不太现实,要做好长期用药的准备,何时能停药,要听医生的指导。
除了抗病毒治疗外,患者要放宽心态,戒掉烟酒,要做到滴酒不沾。注意饮食均衡,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大鱼大肉,也不宜进食过多的糖。[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