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血糖检测来反馈治疗效果。糖尿病人应该将血糖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空腹血糖小于7.2,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可以自我检测,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最好是每三个月到医院查一次。
有关糖尿病患者控糖的细节太多了,我们要做的不是事无巨细的都去了解,而是做眼下力所能及,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从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做起,自己愿意去做并能坚持做到的才是最重要的细节。饮食比如从今天开始改变饮食结构,增加适量粗粮,减少精米细面做的主食。再比如饭前先喝碗汤,然后吃几口青菜,再吃主食,吃的时候充分咀嚼,细嚼慢咽。这样不仅丰富了营养,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再比如减少脂肪热量摄取,将烹饪时的高油、高盐、高糖改变为低油、低盐、地糖。
运动把“久坐不动”的习惯改一改,抽空起来扭扭腰身,做个蹲起啥的。少搭乘几站公交或地铁,步行走几站路;吃完饭了,不要躺着坐着,散散步,做做家务都是运动。若能到户外快走慢跑则更好(备好糖果预防运动中出现低血糖也是细节)。
再比如多做几组哑铃练习,每次平举5下,做三五组。后期慢慢加量,适度为好。在小区的单杠上拉几个引体向上也是不错的。
积极接受糖尿病教育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听听糖尿病的讲座,看看有关糖尿病治疗的分享知识。
药物治疗需要用药的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服药过程中注意饮食禁忌。
血糖检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检测血糖,做好数据记录,最好是统计后画成血糖值的波动曲线,就能更直观的了解和把控自己的血糖水平。
每天量体重,算出自己的体质指数超过体质指数≥24为超重,应减肥;量腰围,男性腰围小于90cm ,女性腰围小于80cm 。
如何饭后血糖不超过7?这是个对餐后血糖的控制问题,可以从饮食、运动和药物3方面来阐述。
饮食学会热量的计算,可以按照三餐平分热量或1/5、2/5、2/5分配,学会看食品标签,越多添加物的千万少吃,选择每100g热量相对较低的食物。
米面别久煮!糊化程度越高,升糖速度越快,所以千万不要煮那种粘腻的粥喝。饮食不要都是精细食物,可以粗细搭配,添加杂粮一起吃,另外吃饭顺序应先喝汤、米饭和蔬菜一起吃,最后吃肉,减少肥肉、炸物的食用。最后注意定量,每顿饭吃多少要有大概的估计,防止为了害怕浪费变成“食物垃圾桶”。
运动饭后1小时可适量走动,运动不宜过分激烈,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不要一吃饱就马上躺着,这样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运动以有氧、无氧运动为主,慢走或是类似哑铃类的抗阻力运动,每天坚持15分钟,循序渐进,若血糖过低,可以进行两餐之间的加餐。
药物餐后血糖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类降糖药,餐时或餐后服用,一定要记得及时用餐,如果有胰岛素适应证的可以进行餐时胰岛素的分配,根据三餐血糖水平控制分配量,有些微差距的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弥补。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