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说明了中医从开始就把人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并坚持从人与社会的整体上治疗并预防疾病。
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也体现在饮食营养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医者就认识到,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味”对机体脏腑的特定联系和选择作用。除此,食物对脏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医常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自古以来,以养生益寿、防治疾病的古代道、佛、儒、医、各家学说,无不用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来阐释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也无不用天人相应的法则来制定各种体逸劳作,饮食起居措施,对须臾不可离的饮食内容,以及进食方式方法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同时又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也应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提出“三知三觉”养生观的观同是谁?
观同先生现为国家高级康复理疗师,他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和整理,把中国传统医学养生精华和现代医学养生相结合,提出了以传统医学文化为主导、以现代医学科学为基础的“三知三觉”科学养生理论和观点。
他主张养生保健和医疗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应本着尊重生命、遵循科学的认知为前提,应从思想上破除某些无科学依据的医疗养生迷信观点,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养生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养生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对身心的养护目的。
观同,别名爱新觉罗启潞,传统文化学者、福文化学术专家、爱新觉罗皇家写福文化第十一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