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老子主张什么 样的养生观?

2022年03月19日 14:59:2331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我国道家的鼻祖。他一生重视养生,成为我国古代的寿星。司马迁的《老子列传》中说李耳“年百有六十余岁,或云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的思想,道家的一些养生、养性的思想和经验,如气功等都可以说来自老子的养生观。
  

首先,老子强调养生要防患于未然。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出了事物在不断变化之中,他说:“极而反,盛而衰,天之道也,人之理也。”其大意是说,各种事物总是向对立面转化的,变化和发展是普遍的自然规律。譬如,一位体质虚弱的人,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体质可以由弱变强;反之,一个身体健壮的人,如果长期不进行体格锻炼,体质则会由强变弱。
  养生必须事先采取措施,对祸害加以防范。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他还举例说,上古圣人为什么无病呢?这是因为圣人时刻“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他们早就防备了疾病的发生,故能做到不病。

其次,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老子认为,所以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长生。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中医学就根据老子这个观点,逐渐发展成为人体是一个小天

±也,人与自然相适应的学说。

第三,强调清心寡欲以养生。老子认为,人要想健康长寿,就要清心寡

欲、节制嗜欲。
  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不知足就有祸,贪得无厌者就有罪。如果一个人见到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要什么,那么罪和祸也就临头了。故老子认为,养生要做到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欲,降低欲望。后世不少的养生家提倡恬淡虚无、修身养性,为此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可以说就是老子这种思想的具体化。
  

第四,老子强调“静以养生”。老子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就是指人要想长期生存、久视人间的重要方法就必须“深根固蒂”。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深根固蒂”呢?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也就是说深根固蒂的方法是“虚极静笃,入静归根”。所以,“入静”而“坐忘”是老子长寿功诀的根本所在。

那么,怎样修炼才能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呢?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说要经常用“无”的修炼来观妙,又要经常用“有”的修炼来观窍。
  倘若能够将自己的大脑思维入静到这种深度,就算是常“无”观妙了。“窍”

是人体丹田的别名,“观窍”就是意守丹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