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明日大暑,在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022年03月11日 12:17:3439

二十四节气

在每个春夏秋冬来来往往

可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不如趁现在

跟随小睡眠

静下心,慢下来

听一听每个节气最具代表性的声音

雷声 雨声 蝉鸣 鸟叫……

大暑关键词:赤日炎炎 夏火克金

声音: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热的节气,正值“三伏”。 高温酷热,“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最为频繁。

大暑节气宜与忌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来划分四季。一年四季七十二候,分别对应不同物候现象。

正如《礼记》月令在季夏之月中描述的“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恰是大暑对应的三候:

一候为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二候为土润溽暑: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三候为大雨时行:这个时节,经常出现雷阵雨,使暑湿减弱,携秋而来。“暑”即“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大暑,正值二伏前后,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时节养生以避暑、祛湿,少动多静为原则,并注意顺应节气调整起居习惯。

宜:吃姜、饮消暑汤、睡好子午觉大暑前后,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来顺应季节变化,要注意劳逸结合和饮食调养,保护人体的阳气。

吃大姜、过大暑,吃姜补肝升阳、不上火,具有良好滋补效果。可以多喝消暑去湿的汤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莲叶、冬瓜子、赤小豆煲汤饮用;亦可煮酸梅汤,绿豆汤,红豆汤等,清凉解暑。人们因天气容易感到疲倦,可以在中午适当休息,舒缓浮躁烦闷的情绪,以保持精力充沛。

忌:冷饮降温、油腻食物、外出折腾大暑前后,炎热湿燥,人体普遍会感到燥热难当,容易影响到胃肠,此时也是胃肠疾病的多发季节,应注意饮食调节和起居调养。

大暑,暑热之气和湿浊之气交织,人们往往会饮大量冷饮以解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腹泻,应多喝清茶,温白开水。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或者从事体力劳动。多独处静心,冥想处于大自然中,高山流水,琼林玉树,心平气和。互动专区:防暑降温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下午茶、放假、领津贴……

我们一起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