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中药小知识,用药需先明理,如何吃中药?

2022年02月12日 21:20:1643编辑

中医治疗是很有讲究的,需要辨证论治。把病和个人体质变清楚了,才能遣方用药。

中医讲究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也就是说不要在冬季寒冷的时候,用过于寒凉的药,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不要用过于温热的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进补要选择冬季,因为滋补药多属于温热药。

还需搞清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简单说就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表证用解表剂,虚证用补药,实证用泄药。

当然这些用药原则是最最基本的东西,而人体的症候往往比较复杂,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夹杂等多种情况并存。

所以辨证是用药的基础,也是关键。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药理对中药的研究结果。比如说以前经常用的木通这一味药,在大量使用时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对于这些这些情况,我们了然于胸。毕竟用药安全是第一位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祛病何忧”。何医生说健康,中西医结合“聊”效好!

看中医很有讲究,你认为怎样看中医才好?

现在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如何“看”?却很盲目。

看病喜欢“旅游式”。有不少人看病喜欢四处跑,今天去这个医院,明天听说那个医院专家好又拿着病历跑过去了。其实,这种旅游式的看病方式并不可取。医生从诊断到治疗得有一段时间,尤其是慢性病或疑难杂病看中医,看病吃药贵在坚持,你越换医生换得勤,越没有效,病也越好得慢。

对名医专家看病期望值很高。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找到名气大的名医专家上。其实,找中医专家治病也是科学,不是传说。

喜欢听信夸大宣传的广告。中医讲究个体化治疗,很多患者就医容易上当,看到疗效保证等字眼就容易盲目就医。

患者没“患德”。都说医生看病应该有医德,其实患者看病也应该有“患德”。比如如实的告诉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些人看病喜欢和医生打太极:“你不是会号脉吗,还用问我啊?”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问诊非常重要,中医看病不是神仙算命,让医生猜就是患者没“患德”的表现。此外,还要遵循医嘱,这点很重要,医生开了药,不按医嘱吃药也是患者看病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