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麸炒芡实的主要功效有哪些
麸炒芡实为芡实的炮制品。明代已有芡实的炒法,见《景岳全书》。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 Euryale ferox Salisb. 的干燥成熟种仁[1]。麸炒芡实表面亮黄色或黄色,略有香气[1]。麸炒芡实性偏温,补脾和固涩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虚之证和虚多实少者[1]。麸炒芡实与炒芡实功效相似,均以补脾固涩力胜[1]。主要用于脾虚泄泻和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亦可用于脾虚带下[1]。
炮制方法
明代有炒法(《景岳全书》)[1]。
清代基本沿用前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等[1]。
麸炒芡实的方法是:先将锅用中火加热,均匀撒入麦麸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净芡实,迅速拌炒至表面亮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1]。
每100kg芡实,用麦麸15kg[1]。
4 麸炒芡实的性状
芡实呈类球形,多为半球形破粒[1]。表面有红棕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的1/3,有凹点状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1]。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1]。无臭,味淡[1]。
麸炒芡实表面亮黄色或黄色,略有香气[1]。
5 芡实的性味归经
芡实味甘、涩,性平[1]。归脾、肾经[1]。
6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1]。
7 麸炒芡实的炮制作用
芡实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1]。如治遗精、带下的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治梦遗滑精的玉锁丹(《杨氏家藏方》)[1]。
炒后性偏温,补脾和固涩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虚之证和虚多实少者[1]。麸炒芡实和炒芡实功效相似,均以补脾固涩力胜[1]。主要用于脾虚泄泻和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亦可用于脾虚带下[1]。如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的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1]。
二、生芡实与炒芡实有什么区别
一、作用功效不同
1)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芡实性味:甘、平涩、无毒。归经:入心、肾、脾、胃。功效:健脾除湿,固肾益精。主治:久泻不止,小便不禁,腰膝痛,湿痹,男子淋浊遗精,女子赤白带下。值得注意的是,芡实虽有健脾除湿之功,但其味涩,性质收敛,难于消化,多食易伤脾胃,壅气及易伤婴儿胃气,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这是生芡实与炒芡实的区别,接下来看看炒芡实的具体功效与作用。
2)炒芡实的功效主治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不宜吃的过多,是可以煎服的。炒芡实,炒后性偏温,气香,增强补脾和固涩作用,还分为清炒芡实和麸炒芡实,但两者的功用相似,均以补脾和固涩力胜。常用于脾虚泄泻和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但一般脾虚泄泻可选用麸炒品,精关不固的滑精不止可选用清炒品,也可选用麸炒芡实。
二、什么人不适合吃芡实
1)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
2)因为芡实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吃的,其中对于本身火盛,上火厉害,手心发热的人,就不适合了。另外,食滞不化者慎服,大小便不利者禁服。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及妇女产后者皆不宜食。
三、怎样炒芡实
1.炒芡实:取净芡实,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具香气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2.麸炒芡实:先将麸皮放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烟起,再将净芡实倒入,拌炒至鲜黄色,取出,筛净麸皮,放凉。用时捣碎。(每100Kg芡实,用麸皮15kg)
四、芡实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看你用作做哪一方面的用途了: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