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 中医角度讲,夏季饮食宜多食酸味、咸味,冷食不宜过寒。
夏季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所以《金盔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化(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也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 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
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 补心。酸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所以冷食不宜多食,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 绿豆汤、 乌梅小豆汤,虽是解渴消暑的佳品,但不宜冰镇食用。按中医学的脏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二、从营养学角度讲,夏季要补充足够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夏天要注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出汗较多,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不仅如此,夏天人们的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的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所以,夏季就要补充足够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高温条件下,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一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好。
适当补充维生素: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
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1倍或1倍以上。在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中,如 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 桃、李等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最较多,夏季人们可适当补充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