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什么是《黄帝内经》芒种养生经?

2021年10月11日 07:42:2688

  

每年公历的6月5-7日为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 熟、夏种开始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 已经成熟,抢收急迫。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 时节的收种农忙。

从芒种节气开始,天气甚热,雨水较多,湿度增大,北方 进入雷雨、阵雨天,南方则已进入梅雨天,人体内汗液无法通 畅地发散出来,所以要注意防湿。
  湿热之下,人难免会感到四 肢困倦、萎靡不振。而午休可帮助缓解疲劳,有利于健康。

在这个节气,气温更高,湿度更大,使心脏负荷加重, 有心脏病的人要注意保养,少熬夜,避免工作过分紧张,生 活要有节奏。心情保持轻松愉快,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 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芒种时天气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 补充水分,多喝水。芒种炎热的天气使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 弱,因此,饮食应当清淡而不是肥腻厚味,不要过多食用热 性食物。

芒种前后吃什么最能养生?

桑椹

中医学认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桑椹中含有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因此小孩不宜多吃桑椹。桑椹内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

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且性质偏寒,故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

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薏米性凉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祛湿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汤喝。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利水肿,解毒排脓的功效。两者放在一起,非常适合夏至后炎热潮湿的时段食用。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泡上

个小时,煮成粥。粥好后,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适当地加入糖,或者是食用一些小菜,炎炎夏日,喝上一碗小豆粥,很是舒爽。

鸭肉

炎炎夏日,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鸭虽营养丰富,但食用时也得注意:不应久食烟熏和烘烤的鸭肉,因其加工后可产生苯并芘物质,此物有致癌作用。鸭肉为多脂肪食物,不宜多食。尤其是肥胖、动脉硬化者应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感冒者应食辛散发表食物,而鸭肉滋补恋邪,可使感冒缠绵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