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况浇头做法
狭义上的重庆小面,是指纯粹的“素面”,而我们常吃的小面里,除了面条外,还有它的“小伙伴”——浇头。重庆小面里的浇头有30余种,其中最受重庆人欢迎的小面浇头,有牛肉、杂酱、豌杂等几种,随着时代变迁,如今重庆街头的面馆,各式各样的浇头越来越多,既新颖又美味。
传统篇
牛肉面 考验刀法的“江湖味道”
作为传统的小面浇头,牛肉面一直深受重庆市民的喜爱。昨日上午10点30分,记者和2位试吃团网友来到位于江北区洋河二路力帆体育馆附近的“斗碗面”,探寻这种传统“小伙伴”长盛不衰背后的秘密。
“不管牛肉还是豌杂,都是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很有讲究。”该店老板徐钢告诉记者,切牛肉很考验刀工,要沿牛肉的纹理横切成坨,最好是7~8mm厚。在最后的炒料过程中,要加入炼制的牛油、猪油和菜油,“整个工序下来,要花大半天的时间,做出来的牛肉有很浓郁的江湖味,但是吃后却不会觉得腻”。
豌杂面 传统“秘技”造就经典
与牛肉一样,豌杂也是重庆人常吃的“经典”浇头。所谓“豌杂”是豌豆和杂酱的简称。解放碑花市豌杂面的老板刘航说,他们开面店10多年来,豌杂面一直都是主打,“豌杂是杂酱的一个变种,这里面最考验技术的,还是做杂酱”。
据刘航介绍,制作杂酱是一道传统工艺,把肥瘦兼半的猪肉剁成肉馅后,翻炒至八成熟,再加入甜面酱和特制香料,杂酱就做好了,“好的杂酱,肯定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现代的机器做不出那种味道”。
精致篇
豆花面 卖相精致吃法讲究
重庆美食一向以麻辣火爆著称,小面也不例外,但是,有时候重庆小面也可以很精致。在南坪万寿路附近的“吴记豆花面”,因其特色突出,在微博中就被人屡屡提及。
昨日,老板吴兴国给记者端上来一碗豆花面,只见一层豆花上,盖着一层香菇瘦肉臊子,小面则深埋碗底。粗看上去,深色的面汤、臊子,和细腻嫩滑的豆花形成鲜明对比,显得精致而柔和。
除了卖相精致,吃豆花面也很讲究,第一次去店里的顾客,吴兴国都要亲自演示,“把面从中间挑起,豆花就从碗里溢开,接着把挑起的面拌匀佐料,再用勺子舀豆花,不碎也不散。”吴兴国说。
卤肉面 精心打造“多彩田园风”
位于南坪五小区大石路附近的香香卤肉面,同样以造型精致著称。其招牌卤肉面中,白色的面条、绿色的蔬菜和金色的卤肉搭配得恰到好处,看上去颜色层次鲜明,极富视觉美感,再加上半个卤鸡蛋作为点缀,显得田园风味十足。
“卤肉面不仅看起好看,味道更精致。”负责人杨兵说,他们是将重庆正宗小面和卤菜完美结合,除了外表精致,吃起来也不同于传统小面的麻辣,而是清新爽口,吃完口齿留香,“每一个步骤,我们都要求精细、精致”。
健康篇
猪蹄面 女孩最爱“美容浇头”
既好吃,又有美容功效的猪蹄浇头,也是“斗碗面”的一大招牌,一碗面条上放着色泽鲜亮的猪蹄,让人胃口大开。网友刘坤捷试吃后,大赞:“又火巴又糯,吃起点都不油腻”。
“来吃猪蹄面的,一般女孩子偏多点。”徐钢还表示,因为猪蹄里面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以及钙、磷、铁、锌等营养物质,吃了以后,还有补血和润滑肌肤的功效。
鸡公面 鸡肉制造“营养浇头”
食客们大多吃过牛肉面、肥肠面、豌杂面,但你吃过“鸡公面”吗?昨日上午8点,记者前往位于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正门的鸡公面一探究竟。老板辛学藤告诉记者,“鸡公面”是自己创造出的新品种小面,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精选鸡肉作为浇头。
“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同时也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辛学藤曾学过营养学,他说精选鸡肉,熬制出来浇头才会肉感突出、口感精致。另外因为鸡肉进了冰箱就会串味,所以每到夏天,他都开空调降温保存。
另类篇
肠旺面 另类浇头“三合一”
位于杨家坪步行街珠江路口的肠旺面以其“三味合一”的浇头而被网友津津乐道。老板林先生介绍,肠旺面源自贵阳,到重庆后经过改良,不过仍保留着一碗面中包含肥肠、血旺、软臊子三种浇头的特色。
“我们的肥肠吃了不上火,是因为加入了独创的糖色海椒。”林先生告诉记者,他有一口直径、高度均为60cm的大圆筒,每次都先用菜油熬糖,熬到一定火候时再加入海椒搅拌,“通常需要三个小时,什么时候合适,我用鼻子就能闻出来。”
“软臊子看起来简单,但被端上来之前它要被炸三次。”林先生说,和杂酱的细碎不同,软臊子呈颗粒状,口感虽好,但难以入味。所以首先需要将整块五花肉放入锅中油炸,切细,又炸,取出降温后,加入醪糟水再炸。这样软臊子才会口感、口味俱佳。他补充,店里的血旺都采用开水烫的方式加热,为的就是不让血旺被煮老,影响口感。
重庆麻辣小吃 有哪些?
1、小面。重庆小面是一款发源于山城重庆市的一种汉族传统小吃,属于渝菜。小面属于汤面类型,麻辣味型。狭义的小面是指麻辣素面,多现于路边摊,面条有嚼劲,配以水烫青菜,小面价格低廉,是重庆的平民美食之一。这两年由于小面全国知名,我想不用小编我怎么介绍,大家都是知值得一尝的。
2、酸辣粉。酸辣粉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系纯天然绿色食品,主粉由红薯,豌豆按最佳比例调和,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如果你去磁器口玩,就可以看见许多现做现卖酸辣粉的店面。除了磁器口的酸辣粉外,三峡广场有家叫雷家老农民手工粉的也挺好吃,就在三福的对面,还有就是莱得快的酸辣粉也还将就。
3、老麻抄手。老麻抄手从2002年始创至今,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依托,结合独特的制作方法及地域文化,以其特麻、中麻、微麻为特点,受到商务白领、街坊邻居、大众食客的追捧与喜爱,逐步闻名于重庆乃至全国。如果你平时不怎么吃麻辣,小编建议吃微麻,不然你的嘴唇会受不了的。在重庆并不是所有的抄手都是老麻的,必须的找有老麻抄手的店才能吃到老麻抄手。
4、火锅米线。所谓的火锅米线,就是传统重庆火锅汤料加入传统小吃米线并配以经典重庆火锅配菜,如:鲜毛肚、豆皮、午餐肉、木耳、豆芽、方竹笋等煮制而成。好不好吃先不说,它那个比头还大的碗,跟盛汤的汤勺一样大的勺,就足够我去稀罕稀罕了。
5、万州格格。万州格格主要有三种,肥肠、排骨和羊肉,装在圆形桶状的竹器里面下面以芋头,洋芋(土豆)或者红薯为底。上面铺上拌好调料的肥肠、排骨和羊肉。然后一个个重叠起来,蒸熟。吃的时候洒上一点香油在上面,吃羊肉格格的时候还需要放香菜去除羊肉的臊味。有点类似于粉蒸肉,但比粉蒸肉的味道却要经典的多。
6、山城小汤圆。山城小汤圆以其小巧玲珑、皮薄馅大、香甜滑糯而著名。以猪膘油、白糖粉、黑芝麻粉等制作而成。你别看它小小的一个,在选材和制作上却是相当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