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古时候的人是如何护理牙齿的呢?

2021年10月02日 01:35:3458编辑

刷牙在中国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有记载,《礼记》上有记载:“鸡初鸣,咸盥嗽”,这说明,两千多年前,先辈们就有早期漱口的意思,只不过当时没有牙膏牙粉,用的是盐水药水一类代替。

到了隋唐时期,牙刷从印度传入我国,古语有“晨嚼齿木”的说法,就是哪个小木棒抠牙,起到牙签牙刷的作用,由于杨柳树枝比较松软,古人创造性的把杨柳树枝用水浸泡,利用浸泡产生的绒毛清洁牙齿,这边是牙刷的雏形。

除此以外:槐枝、桃枝、葛藤也都曾经被用作牙刷使用。

到了宋代,刷牙已经逐渐普及,郭玉诗中云:“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南宋俗称牙刷为“刷牙子”,南宋吴自牧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粱录》第十三卷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可见牙刷在民间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宋代还出现了“牙粉行”, 专门出售中药配制的牙粉。

元朝的时候,牙膏被进一步改进,中草药研制成的揩齿粉末被广泛应用,取代了盐的主打地位。

有钱人也不在用柳树条,而是改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在孔上植入马尾,这就是现代牙刷的雏形。

根据美国牙医学会的资料表示,第一把牙刷是明孝宗朱佑樘发明的,把短硬的猪猔毛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像是现在人用的鞋刷子,比较粗硬。

中国人的猪毛牙刷传到欧洲以后,被马毛取代,但是由于马毛比较昂贵,无法大规模普及,所以猪毛刷一直被保留。

1938年,美国杜邦化工推出以合成纤维(多数是尼龙)代替动物猔毛的牙刷,牙刷进入大众化时代,从此走入千家万户。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