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饮食有共通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食疗的配伍相对初级得多,而中药配伍则高深得多。
中药配伍,从药性上,讲究的是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须者,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相使者,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相畏者,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者,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者,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相反者,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这其中,就包含着中药配伍与一般饮食不同之处。
食疗只需掌握一般的寒热虚实,饮食可注重相须、相使,普通药膳注重相畏、相杀,这也就算到头了。
但是,中药却常利用相恶、相反来治病,也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这一点,不可能发生在食疗上。
吃个饭而已,还玩什么以毒攻毒,那是不是疯了?
再者,中药要远比食疗更注重剂量,也就是比例,道理上差不多,但实际操作起来,很明显是中药更严格。
此外,中药是靠药物的化学反应来发挥作用,饮食上在这方面的理念也大大不同。中药讲求的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析出,不会去顾及口味。食疗上,哪怕是药膳,它要注重口味的,因此也就无法保证药物成分析出。中药和食疗,虽然取向类似,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所放弃的东西不同,才是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