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寒露养生方法 衣食住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1年09月22日 00:06:0949

此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着凉是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人易患感冒。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加强锻炼。此时,哮喘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咽痛,有痔疮的人也可能病情加重。 此时节由于气候寒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如经常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抑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 饮食调理以润燥为宜 寒露时节,公众要注意预防秋燥,在饮食调理上应以滋阴润燥为宜,要常食蜂蜜少食辣。 寒露前后开始,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空气趋于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即:“朝朝饮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可谓一举三得。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营养专家提醒,此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应多食芝麻、糯米、粳米、乳制品等柔润食物。此外,还需多吃些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子、柑橘、香蕉等,蔬菜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