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拍打式按摩

2021年08月12日 18:21:1882

人体经络畅通,则气血畅通,经络通,不生病。拍打按摩通络健身法,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健身治病效果特佳。有的人有时感到不舒服、也可能摸到痛点,但是到医院里面却检查不出疾病,查不到问题,并不表明身体没有问题。很多所谓的“亚健康”患者,用仪器诊断指标基本都合格,如果不及时处理,大部分都会发展成疾病。
拍打按摩是疏通经络,让气血畅通的有效方法之一。拍打能松驰皮肤、肌肉,使之消除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腠理之开合,而有预防感冒,调和营卫之功,经络大者为经,小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络,这些小络平时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拍打可使小络开放,得到气血灌注,使真气通达全身,无处不到。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外侧为足三阳经,依次拍打可进一步疏通十二经脉。胸肋为气机升降之道路,为肝之分野,拍打胸肋可疏肝理气,治疗肝胆疾病。丹田命门拍打可振动激发命门和丹田之气,使之壮盛。头为诸阳之会,叩头可疏通头部经络,使头脑轻松,防治头痛、头昏诸症。另外,叩头可疏通督脉,松动玉忱关和头部经络,有利周天运转,震动手指尖附近的穴位。
要点
(1)练习时,自然站立,双脚约与肩同宽,全身放松。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要炼习。拍打用空心掌,用力柔和而有闪劲。
(2)要顺经络走向依次拍打。穴位只是参考经络的主要走向,有些是拍打不到,需要另外的按摩。附图在最后页。
(3)在看电视时,听音乐时,坐车时,只要有空就可以拍打、按摩。
一、拍打部分
1、上肢拍打
上肢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手三阴经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可以简单地记为肺经、心包经、心经。手三阳经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可以简单地记为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
手三阴经:
肺经、心包经、心经的走向简单地记为从上到下。
肺经:中府穴、天府穴、尺泽穴、列缺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
心包经: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内关穴、大陵穴、劳营穴、中冲穴。内关穴处多拍打几下。
心经:极泉穴、少海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冲穴。极泉穴处作用大,一定多拍打几下,也可用空心拳捶打。
在肘关节处即(尺泽穴、曲泽穴、内关穴)多拍打几下。
手三阳经:
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的走向简单地记为从下到上。
大肠经:商阳穴、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肩髃穴、大椎穴、缺盆、地仓穴、人中穴、迎香穴。手三里穴处多拍打几下。
三焦经:关冲穴、阳池穴、支沟穴、肩髎liao穴、大椎、缺盆。翳风穴、听宫穴、耳门穴、丝竹空穴。支沟穴处多拍打几下。
小肠经:少泽穴、后溪穴、小海穴、肩贞穴、大椎、缺盆、颧髎穴、听宫穴、睛明穴。小海穴处多拍打几下。
拍打方法:右手空心掌,从左肩峰开始拍打,循左手臂内侧手三阴经,拍打至腕部 ,然后再从左腕外侧往上拍打手三阳经。右侧拍打同左侧。拍打时一定要循着经络的走向。
2、下肢拍打
下肢有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可以简单地记为脾经、肝经、肾经。足三阳经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可以简单地记为胃经、胆经、膀胱经。
足三阴经:
脾经、肝经、肾经的走向简单地记为从下到上。
脾经:隐白穴、太白穴、血海穴、百虫窝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处多拍打几下。
肝经:太冲穴、行间穴、中封穴、阴包穴、章门穴、期门穴。
肾经:涌泉穴、照海穴、太溪穴、复溜穴、阴谷穴、俞府穴。
足三阳经:
胃经、胆经、膀胱经的走向简单地记为从上到下。
胃经:承泣穴、四白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人迎穴、缺盆、乳中穴、天枢穴、髀关穴、梁丘穴、犊du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丰隆穴、下巨虚穴、解溪穴、历兑穴。其支1者: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神庭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丰隆穴、下巨虚穴处多拍打几下。
胆经: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章门穴、京门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丘墟穴、足窍阴穴。环跳穴、阳陵泉穴处多拍打几下。
膀胱经:睛明穴、攒竹穴、天柱穴、大椎、环跳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至阴穴。“腰背委中求”委中穴、承山穴处一定要多拍打几下。
拍打方法:双掌同时从臀部,循双腿外侧拍打足三阳经至外踝然后从内踝循足三阴经往上拍打至小腹两侧。右侧拍打同左侧。拍打时一定要循着经络的走向。大腿根内侧有气冲穴、冲门穴多用空心拳或掌拍打几次。
3、拍后背
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条督脉,其余就全是膀胱经了,脊椎左右各两条。只要打通膀胱经,绝大多数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都能解决。
拍后背可用赶面丈,从上面拍后背,后从下面拍后背,根据个人的感觉用力。
注意:因肾在腰脊两侧内,不可用力捶打后腰部,以免肾受伤。
4、前胸两肋拍打
前胸:用空心拳捶打前胸处,依个人情况有力大小。
两肋:用空心拳面捶打肋骨处,左手抬起,右手从左侧腋下往下拍打至软肋处。 右侧拍打同左侧。方向从上往下。
5、顺胸窝
胸窝处有胸腺、心经、心包经经过的重要部位。用手掌螺旋向下揉胸中线至心窝处。也可用手掌顺胸中线,向下顺到心窝处。方向从上往下。
6、拍丹田
即拍打小肚子,注意饮后不可拍打,拍打时不可太用力。

第二部分
1、颈部
鸭伸脖:头向上用力伸出后,稍停后向里向后用力收回,就如同鸭子一样伸缩一样。
左顾右盼:头部水平向左转,后再向右转。
左倾右斜:头向左肩部倾斜,后向右肩部倾斜。
揉颈百劳穴位36。下下揉颈椎中央凹处部位36。
注意:做动作时一定要缓慢,做的时候要做到位。
2、腰部
左右转胯:左右顺逆时针转大胯。
左右转腰:双脚与臂同宽,双臂平举,向左缓慢转腰,再向右缓慢转腰。
弯腰:双脚与臂同宽,双臂高举后缓慢向前下方弯腰,后缓慢起身。
3、手足腕部
手腕部:手腕部顺逆时针方向转动腕部。
足腕部:足腕部顺逆时针方向转动腕部。
4、提肛
提肛:自然站立,用力将肛门向上收缩,停顿一会儿,后放松,重复多次。
第三部分 按摩
1、 头部
梳头:用两手的十指指肚,手指分开如爪、以手心向内的手势,从前额经头顶,梳到后颈部;从前额经耳上部,梳到后颈部。方向从前向后。
眼部:抺眼眶上下:大拇指放在太阳穴上,食指关节抺下下眼眶36。瞪眼10、揉按睛明穴36、攒竹穴36、四白穴36。
耳部:击脑后:双掌根按在双耳上,十指用力敲打枕骨处36。开天鼓:食指放入耳孔内,后迅速放开如同鼓声,10。按耳:双掌根放在耳处,用力向下按压10。搓耳:双掌搓耳朵,如同冬天搓耳朵一样10。搓耳后根:中指放在耳前根部,食指放在耳后根部,同时上下搓各10。鼓内耳:用手捏住鼻孔,不让气跑出,闭嘴后将气体压入内耳,听见鼓声,停顿2至5秒,放开手,重复做5次。按听宫穴36、耳门穴36。
口部:搓鼻:食指指肚放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下来回搓36。干洗脸:用手掌搓脸部10。叩齿:张开嘴用力向下叩齿100。张大嘴:如同我们打哈欠样张大嘴5。
头部按摩空位:太阳穴、风府穴、风池穴、人中穴、承浆穴、颊车穴、
2、躯干部
应当按摩的穴位:翳风穴、天柱穴、大椎、缺盆、肩井穴、章门穴。
3、手足部
手应当按摩的穴位:神门穴、太渊穴、劳营穴、合谷穴、
足应当按摩的穴位:涌泉穴、照海穴、太溪穴、太白穴、行间穴。用手掌或工具搓整个脚底、脚心。
第四部分
1、搓腰
腰腹部联通人体上下,是人体最重要的两部分,应是重点。中医说“腰为肾之府”,人的两肾在腰部以内,腰部有多条重要的经络,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通过。
搓腰的方法:站立或端坐在凳子上,或者晚睡前脱衣躺在床上,紧按两侧腰眼处,然后两手掌顺着腰椎两侧,从上向下用力搓至尾骨处。记住一定要从上向下顺着经络走向搓。
摩腰的方法:两手轻握拳,拳眼向上,放于后腰两侧,以关节突出部分作旋转揉摩,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揉摩。也可按搓腰的方法进行。
注意:因肾在腰脊两侧内,不可用力捶打后腰部,以免肾受伤。
2、 揉腹

双手叠放在小肚子上,先顺时针,左手放在右手的上面,由小圈渐至大圈按揉,后由大圈按揉至小圈36圈。后逆时针按揉,右手放在左手的上面方法同上36圈。再顺时针按揉10圈。
早起和晚睡前喝一小怀白开水。打打太极拳。要按经络路线拍打。一定要持之以恒,顺其性,日久可见其好处也。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