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健康养生

冬天如何养生?

2021年07月21日 08:02:2849

(一)冬季养生:三大定律 六项法则
  三大定律:宜食疗养生、进补需对路、天冷也通风。
  六项法则:不宜大汗、勤健脚板、谨防旧病复发、多补水分、注意调神、早睡晚起。
  (二)冬季养生在乎“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黄帝内经·四时调神大论》
  上面这段话是说,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等一样。
  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肌肤腠理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
  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所以中医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
  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三)冬季洗刷、冷热有别
  温水刷牙: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冷水洗脸:冬天,面部皮肤由于低温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热水泡脚: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可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四)冬季运动六个关键词
  冬季运动六个关键词:热身充分,注意保暖,呼吸得当,把握强度,调整时间,注意营养。
  热身充分: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也比较紧,这时猛一发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所以冬季健身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使肌肉、关节活动开,使体内器官进入状态,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充分热身的时间应从平时的5分钟延长到15至20分钟。
  注意保暖:运动后,身体发热,很多人都会脱掉身上的衣服,这时候,毛孔扩张,凉湿之气乘机侵入体内,容易使身体受风寒而着凉感冒。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特别应护好头、背、脚,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肌体,否则会影响健身锻炼效果,得不偿失。
  呼吸得当:冬季运动应尽量口鼻并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但注意嘴不要张得太大,可以半张,并让舌尖接近上腭,以免咽部过干。同时可减少因冷空气大量吸入而引发不适。
  把握强度:锻炼后需“冷身”,制定运动处方。冬天是心脏病的高发期,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如果在剧烈运动后,没有一些节奏慢的简单运动慢慢过渡的话,血液将无法突发性地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血压会猛然下降,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剧烈运动后进行简单的5分钟左右的慢走,等脉搏减慢至120次以下。
  调整时间:冬季室外健身不是越早越好。冬天日照时间少,应把握时间,在太阳普照大地时,抓紧时间走出户外。冬天年轻人新陈代谢较快,早上或中午运动后身体机能恢复快,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建议这类人可以将运动时间定为早上7:00至9:00,中午12:00至14:00之间。而中老年人,由于适应能力较差,建议以提高心肺功能训练为主,锻炼时间最好在18:00至20:00之间。
  注重营养:冬季运动前后应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面食、燕麦片、红薯、土豆、鸡肉、鸡蛋、瘦肉、鱼肉、豆制品等,水果和蔬菜也应适量。在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前应少吃芹菜、韭菜、大豆、扁豆、甘薯等纤维及氧化酶含量高的食物,以避免运动时发生腹胀。
寒冷情况下由于代谢加强和出汗、尿液较多等原因,一些矿物质损失增大。较容易丢失的无机盐主要是钠和钙。可适当增加食盐的摄入。注意多补充富含钙的食物。而大量出汗的运动应及时补充水分,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饮料的温度不能太低,25-30度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