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元桩的要求:下收谷道,上提玉楼;舌抵上腭;内息要正确;沉肩坠肘,展胛反肩背如虎搜山;两腿似柱,曲中求直,直中求曲。两膝竭力要曲,委中大筋竭力要直。胯要翻,也有人说坐胯。整体要求一个松。
2、很多人站混元桩时,也会提诸如:两腿微曲,命门后凸,收丹田,坐胯。这样的表述和实际做出来的动作我们不能说他是错的。但是如果说是一点一点按照这个要领来调,看起来样子在那里,实际上里面的劲儿是不在的,一压就散。
3、实际上,这几个要求都是胯卷起来的一个结果。卷胯是大胯极力向上翻起,两臀部极力贴住。在这个时候,膝盖自然弯曲,没有腰曲,背是直的。膝盖看起来是曲的,但是他的劲儿是直的。你去试着压一压,他不会一弹一弹的,像柱子一样。
4、展胛反肩背如虎搜山又是什么呢?两边的肩胛骨要努力的展开,极力贴住。这叫展肩,也有人叫开肩。展肩的时候要向前极力落下,肩井穴用力塌下,这就是展肩反胛的动作。做好之后,肘略低于肩两三分,手与眉齐。
5、上提玉楼呢?拳谱有云:玉楼者,两耳后高骨者也。也就是玉枕穴。有人说虚领顶进顶的是百会穴,头正直提起。实际上正直提起的时候,下巴是扬起来的,肯定是不对的。提玉楼的时候,下巴是收起来的。也就是收额以正领。这个时候,从侧面看,颈曲是没有的,他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弧度。从尾椎至百汇。混元桩的重心是直接落在前脚掌向后一点点,也就是脚的正中向前一点。这个时候去推,不会前后倒。
6、那么混元桩站好之后,如何去检验他里面的劲儿在不在呢?先说身上,按肩以练步,同时压两肩,看身体会不会一颤一颤的。做到了上提玉楼,就可以从头顶压,身体依然不会忽悠乱动,脖子也不会来回弯而受伤。劲儿会直接沉到脚底涌泉,一压到底。
7、再说两肩沉到底,以腋下至肩井是为竖劲儿,以夹脊至斗骨是为横劲儿,一横一竖,是为一个整劲儿。在这个时候,二头肌等肌肉是软的,然而从上下、左右两侧压胳膊,是有弹性的,压不动。这个劲儿不是靠肌肉来扛,而是一个完整的骨架结构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