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初秋季节养生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年07月14日 09:14:2269编辑

秋季应遵循按时休息,充足睡眠,饮食合理,适量运动、多喝水的养生原则。从中医节气看,中秋一过天气便会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要注意提高抵抗力,多吃一些蛋白质高的食品,加强运动。更多秋季养生的小知识,大家可以去听会儿中医app里学习。

秋季养生,大家都有什么好方法,来一起聊一聊吧?

秋季养生润肺降燥是首要任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秋季天气干燥,常常让人感觉口干舌燥,浑身上下不舒服,在这个时候润肺降燥是养生最为关键的事情,做好这一点,身体倍棒,吃饭更香。

首先,我们要多吃蔬菜,蔬菜是润肺的第一高手,比如芋头营养成分多,吃了以后能够增强肺脏功能,比如山药,含有丰富的皂甙和粘液质,吃了以后润肺功效特别好。可以利用这些蔬菜炖汤喝,帮助滋养肺脏。

其次,多吃水果,肺脏恶燥,所以说再干燥的季节要及时润肺降燥才行。秋季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好季节。其中雪梨、杨桃、枇吧都是润肺高手,吃它不仅对肺好,而且还能帮助身体降火排毒。

秋季养生要特别注重什么?

秋天是收获季节,从中医养生角度讲,秋季养生不仅能防治秋季常见病、多发病,还能增强人体对秋季之后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改善体质。古语有“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

秋季养生要特别注重什么?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阴在于“滋阴”而非“清热”,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前者重在“补”,后者重在“泄”,所以秋季食材选择以“润肺清燥、养阴生津”为主,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而不能选择“清热”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冰镇汽水等。立秋后(初秋)可适当多吃些薏苡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在中秋季节,天气变冷,气候干燥,很多人都会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表现,此刻应多吃润燥食品,如生梨、荸荠、柚、银耳、甘蔗,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酸奶等。

秋季体质虚弱者、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对症吃些红枣、莲子、芡实、山药、百合、板栗等清补平补之品。秋季慎吃老姜、生葱、生蒜、胡椒、花椒、蒜末等辛辣香燥之品,以及熏烤、烈酒、肥腻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