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四季皆养脾胃。
1,金黄色的小米是我一年四季主食中的最爱,每星期至少煮五次小米粥,选择小米必买当年的新米,味甘柔润,健脾开肠胃。
2,白面粉以中和胃酸过多症状,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可以做各式各样的面食糕点食用。
3,大米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合胃,补中益气的作用,适合脾胃不好的人煮粥食用。
4,花生甘平,有润肺调合脾胃的作用,适宜营养不良,脾胃失调的人食用。
5,南瓜富含果胶,不仅能有效过滤体内细菌和有毒物质,还是胃肠道黏膜的卫士。
6,山药甘平,有滋养强身,帮助消化,健脾合胃作用,适应胃肠病患者食用。
7,芋头辛,平,滑,有益脾胃,调中气作用,适宜胃肠患者食用。
8,红枣甘,温,补脾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胃肠不好人可用红枣煮粥食用。
9,羊肉性热,具有祛虚寒,开胃健脾作用,适合胃肠不好人煮汤食用。
10,鸡肉性温,味甘,有健脾养胃作用,胃肠不好人可以经常食用。
中医养生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你怎么理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指的是春夏两季重在养阳气,而秋冬养阴气。
简单来说就是,春夏两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而阳气宣达,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也正好符合春夏的万物生长繁茂的特点。如果过度依赖空调、吃冷饮,往往会使得阳气受损,从而发生疾病。而在治疗方面,某些常发生于秋冬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此时也正好利用以阳克寒,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而秋冬季节,人体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应收养气,不要耗精而伤阴气,这样才能为第二年的阳气生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秋冬风大而天气往往比较干燥,容易出现“上火”症状,此时更需要滋阴防燥。
但这些只是宏观角度来说的,还必须结合人的体质来养。
如果觉得满意,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经常更新医学科普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