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30-45岁年龄段开始养生,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现在的人们生活好了,都比较重视养生,所以比较长寿。
这个年龄段,按现阶段年龄的划分标准还是年轻人,按以往的划分属于中年人了。人到中年,家庭事业双肩挑,压力会比较大,所以亚健康的人不在少数。家务繁忙、事业拼搏、应酬也较多,会缺乏锻炼、熬夜、感觉心力交瘁、体力不支等,也许还会时不时的有胸闷气短、失眠等症状。
所以,现在把养生提到日程是很对的。这个年龄段,怎么做才算是养生呢?
亲吻生活—爱欣个人建议:第一,每天茶饮养生。人到中年,血管开始逐渐出现老化迹象,“养血管”才是养生的首要环节。血管弹性好,老化的慢一点,人就会更加富有活力。
有人说:“茶为万病之药”,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无道理。茶是天然的健康碱性饮料,对身体非常有益。东汉《增广本草》就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可见我国饮茶养生的历史由来已久。绿茶、红茶、普洱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等,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常饮茶,对心脑血管健康很有帮助。
不喜欢饮茶,就要大量饮水,以白开水、矿泉水为宜,每天不少于2000-2500毫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毒素排出。
第二,膳食平衡。清淡饮食,五谷杂粮为主,少油少盐,少肉多菜,多膳食纤维。蛋、奶、肉适量。
每天一个蛋、一杯奶、一把干果、二两肉(鱼)、三两米、四杯茶(可多)、半斤果、一斤菜就可以了。
人到中年,一定要预防疾病,把饮食与预防结合起来。
比如膳食纤维可改善肠道环境,可预防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尤其预防便秘,经常便秘会带来身体健康的不少隐患。所以在饮食上注意多摄取。
第三,注意多运动。人到中年,很容易“生活懒散”,就是寻求舒适、慵懒。经常坐办公室、看电脑看手机等,人就开始缺少活力、减少精力。运动是调节身体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不可忽视。
第四,少吸烟,少饮“大酒”。人到中年,应酬会特别多,有些应酬不参加还不行。要注意度和量,不能拿身体“开玩笑”,更不提倡“宁愿伤身体也不伤朋友感情”的做法。
第五,注意护肝、护心、护肺、护眼,有重点的“养护”,带动全身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平衡。
注意不生气、不恼怒、不酗酒,多补充绿叶蔬菜,多饮茶,绿豆汤,养肝;
注意不忧思、不伤感、不熬夜,多吃“五红”食品,即红枣、红糖、花生米、红豆、枸杞等养心;
注意经常外出有氧呼吸运动,提升身体免疫力,心肺功能好,气血运行旺盛,身体代谢能力强。
注意不要让眼睛太过疲劳,视神经疲劳会“牵动”全身不适,比如头痛头晕恶心等系列症状,视力不断下降还会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
总之,人到中年要注意三大营养:饮食营养、心理营养、行为营养。这里的行为营养就是运动。
以上为亲吻生活—爱欣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