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茶什么品牌好?
祛湿比较公认的是红豆薏米茶,就是用赤小豆、薏米、芡实、茯苓、陈皮等食材一起搭配加入养生锅熬煮半个小时,最后取汤水喝。
如果觉得煮茶比较麻烦,也可以用这个配方的花音薏仁茶来泡水喝,这个是袋泡茶来的,每次取1小包开水泡下可以喝了,比较简单方便。湿气非一日之寒,祛湿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每天泡水喝一个月就慢慢好了。祛湿的菜有哪些?
1、炒山药
材料:山药、黑木耳、莴笋、葱、盐、油、鸡精、香油。做法:山药和莴笋分别去皮洗净切片,把山药片放进开水里面焯一下,木耳泡好撕小朵,热锅下油和葱爆香,然后把莴笋放进去超一分钟左右,加入山药、木耳炒熟,然后加入盐、鸡精、香油调味出锅。
2、苦瓜酿肉
食材:苦瓜、五花肉、鸡蛋、葱、生抽、盐、生粉、蚝油。做法:苦瓜洗净切段,大约3-4厘米一段,要把瓜馕去掉,猪肉洗净剁碎,加入鸡蛋、葱花、生抽、盐、生粉、蚝油拌匀腌制10分钟。然后把肉馅分别塞进苦瓜段里,一个个装满。锅厘米加水烧开,把苦瓜放进去蒸20分钟左右。倒出清蒸的汤汁,加少许蚝油、生粉勾芡拌匀后倒在苦瓜上面。
3.冬瓜焖排骨
原料:排骨、冬瓜、葱、姜、蒜、八角、糖、酱油、料酒、盐。做法:排骨放入冷水锅中煮开一会儿,然后取出排骨洗净。在煲中加入水、葱、姜、蒜瓣、八角、糖、酒和酱油,烧开后倒入排骨,小火慢煮约40分钟。倒入切好的冬瓜,加盐煮30分钟食用。
祛湿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讲的湿气,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受外感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当中的湿邪而引起的。
另一种是由于内生五邪,就风、寒、湿、燥、火的当中的湿,它主要是由于肺、脾、肾,气的不足,特别是脾气的不足致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运化功能失常致使水湿储留,这是内湿产生的原因。
自我辨湿法仅可作参考
百度百科提供了如下自我辨湿的方法。一是观察排便。大便不成形、粘马桶、用便纸多、便溏且排便不畅就是有湿。二是洗漱时看舌苔。如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三是看刷牙反应。刷牙时有恶心,咽中不适,有痰就是有湿。
把症状与病因绝对关联起来,是不正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症状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如舌苔粗糙、发黄发腻,恶心,咽中不适,有痰,也可能与胃热、胃失和降有关。
即使看起来与“湿”直接相关的大便稀溏、大便粘腻,也不一定主要与湿有关,湿可能只占很小一部分原因,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很多时候针对“湿”的治疗无效。湿是中医病因学说中的一种概念,自我辨湿方法仅可作为参考,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最好向有经验的中医师咨询诊疗。
应用祛湿药有哪些禁忌
需要提醒的是,盲目祛湿会伤害身体。因为祛湿药或食品要么苦温、要么淡渗,一般都偏燥,使用不当会伤阴、伤津。尤其对于津液不足及血虚、阴虚之人,应该禁忌发汗、活血、利水,若再祛湿,会导致体内津液或阴血更加亏虚,体质更差或加重病情。
对于湿邪引起的疾病,建议以中药为主、饮食为辅的方法治疗。因为药之所以为药,是因为药比起食物来,药性强,偏性大,功效也大。祛湿的食物,如红豆、薏仁米、扁豆、赤豆等性质平和,药性较弱,偏性小,所以可以药食同用。
从保健角度来看,对脾虚易生湿者,在疲劳、饮食不当时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消食化湿的保健食品是有益的,但无需长期、大量服用。“过亦不及”,“保健”过度及对一些没有需求的人进行保健,都是一种伤害。
建议大家经过正规的中医诊断后,再使用下面两款祛湿食疗方:
1、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2、黄瓜祛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祛湿药有哪些?
祛湿药有很多,常见的有茵陈五苓丸、五味香连丸、葛根芩连片、二妙丸、清热祛湿颗粒、黄疸茵陈颗粒、参苓白术散、平胃丸、四妙丸、茯苓丸、人参健脾丸等,这些药效果各有差异,分别针对不同的脾虚引起的湿气过盛,有明显的阳证也有明显的阴证。
祛湿茶包的制造?
1、先在某宝买好陈皮和普洱,陈皮一般是江门新会的最好。
2、先掰一小块普洱放入茶杯,然后倒入热水,大约冲泡10秒后,把水倒掉(洗茶),然后再重新倒入热水,去茶渣。
3、最后掰一些陈皮放入茶中浸泡,我不喜欢喝太浓的陈皮茶,一般放三分一瓣去泡,这样一杯好喝又祛湿的茶就做好了。
养肝祛湿的茶?
喝茶是保持健康的一种健康方式。它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对于肝脏不好的人来说,有些茶饮料具有滋养和保护肝脏的作用,例如蒲公英茶是滋养和保护肝脏的好茶饮料。蒲公英可以用作药物和食物。它用来浸泡水而不是茶。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除湿利尿的功效。它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常饮用蒲公英茶有助于消除肝火和肝毒性。
玉米须祛湿茶和红豆薏米祛湿茶有什么区别?
玉米须祛湿茶和红豆薏米祛湿茶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分不同。玉米须祛湿茶主要由玉米须制作而成,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而红豆薏米祛湿茶主要由红豆、薏米等成分制作而成,能够有效去除体内湿气的同时还能起到美白养颜、排毒养胃的作用。此外,两种茶的口感和泡法也不完全相同。玉米须祛湿茶口感略带苦涩,泡法也较为简单;而红豆薏米祛湿茶则口感较为温和,泡法较为繁琐。因此,选择哪个茶就要根据个人口感和喜好来决定。总结一下,玉米须祛湿茶和红豆薏米祛湿茶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分、功效和口感等方面。选择哪个茶应该根据个人需要和口感偏好来决定。
健脾祛湿的药有哪些?
健脾祛湿,是中医的一种治法,用于治疗脾虚湿阻导致的疲乏无力,胃口不好,大便粘滞,口淡口腻,四肢酸软,舌淡苔腻,脉濡等症状。健脾祛湿的中草药,包括白术,苍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芡实,莲子,砂仁等。中成药有参苓白术颗粒,香砂六君丸等。
祛湿的家常汤有哪些?
一、【荷叶薏米瘦肉汤】
材料:荷叶10g、薏米30g、瘦肉200g、莲子30g、扁豆30g、干淮山20g
做法:
1、首先把莲子、薏米、扁豆、干淮山洗净;
2、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个小时;
3、瘦肉洗净,切块,焯水捞起;
4、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
5、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荷叶有升发阳气之效,加上健脾祛湿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气潮湿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与不爽的感觉。
二、【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
2、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
3、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
4、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三、【茯苓骨头汤】
材料:猪骨500克,茨实50克,薏米30克,土茯苓(干)30克
做法:
1、首先把猪骨冲洗干净焯水备用;
2、茨实、薏米、土茯苓用水浸泡干净;
3、瓦煲内放适量水,将猪骨、茨实、薏米、土茯苓倒入,开大火烧开;
4、然后用汤勺将浮沫撇去,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时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即可。
功效:茯苓,是一种非常好的祛湿解毒的药材,饮用此汤还具有通利关节的作用。
四、【芡实莲子苡仁汤】
材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
1、首先把芡实、莲子、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
2、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
3、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最后放点儿盐即可饮用。
功效: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湿,陈皮,醒脾行气开胃。
祛湿汤料有哪些材料?
材料:
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
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1]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