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生姜?
种植生姜要选择沙土,前期要比较潮湿。早晚浇水浸透土壤。千万不要在夏天中午的时候去浇水不然会烧根、这样就很容易死掉。
生姜如何种植?
步骤/方式1
将生姜切成小块
准备一块生姜,用小刀将生姜切成小块。
步骤/方式2
准备土壤
准备一盆土壤,使用的土壤最好是比较疏松透气的土壤。
步骤/方式3
将生姜放入土壤中
将生姜切面的地方埋在土壤里,埋的时候芽点需要露在土壤的外面。
生姜种植如何使用尿素?
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施肥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以满足各生育期的养分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整地时开沟,每亩施饼肥80~100千克,配施7千克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硫酸钾。也可直接配施氮、磷、钾复混肥(45%)25~30千克。生姜生育期追肥要分期进行,一般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亩追施氮肥25~30千克、磷肥8~10千克、钾肥30~35千克,按需肥特点分三次追施。
苗期追肥在苗高30厘米左右并具1~2个小分枝时进行,每亩施尿素7~9千克,以促进壮苗。立秋前后生姜生长进入旺期,应结合除草、中耕、培土,重施一次追肥,这次追肥要求有机无机肥结合,每亩施饼肥75~80千克,另加45%复合肥20千克。到生姜具有6~8个分枝时,根茎迅速彭大,可酌情追施第三次肥,每亩施45%复混肥20~25千克。若生姜生长旺期,这次肥可少施或不施,以免茎、叶徒长,影响根茎。
种植生姜如何盖地膜?
生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20~30天播种,可使生姜增产20%左右。地膜覆盖的具体方法是:生姜播种覆土后,喷施除草剂,用地膜绷紧盖于沟两侧的垄上,取土压紧地膜,使沟底与上端膜的距离保持15厘米左右,1幅地膜可盖2~4行。种姜出苗后,待幼苗上端与地膜接触时撤除地膜。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按常规进行。
生姜如何种植最好?
1、选种
需要挑选出产量大且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生姜品种,如果姜籽的大小比较大,最好用干净的刀切。切割后,可以在切口上涂抹石灰,达到消毒的目的。如果要达到生姜种子早期发芽的目的,可以进行适当的催芽。
2、避免种子与基肥接触
为避免生姜与基肥直接接触,在基肥槽覆盖1-2cm左右的土壤,并以芽入垄的方向排列。请注意这一步(必须是芽眼往内部,这与成本有关)。每垄种植2行,行距15-20cm,行距30-35cm,然后覆土4-5cm,保持土壤湿润。
西藏如何种植生姜?
生姜的种植技术: 用根茎(种姜)繁殖,穴栽或条栽。 秋季采挖生姜时,选择肥厚、色浅黄。有光泽、无病虫伤疤的根茎作种姜,下窖贮藏或在室内与细沙分层堆放贮藏备用。
南方于1-4月,北方于5月,取出种姜保温催芽,然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保留1-2个壮芽。
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深13-17cm,先浇粪水于穴中,待渗透土后,每穴平放种姜1块,最后覆盖细堆肥与土。
条栽按行距40cm开沟,施入基肥后,按株距27cm下种,上覆土与地面平。四川产区很注意播种的深浅度,播种深(挖穴30cm左右),并不断培土而成某姜,为生姜来源;播种浅(挖穴5-10cm)而成药姜,为干姜来源。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发现缺株,及时补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
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不能缺水,出现厂导要及时浇水保湿,收获前10d停止浇水。
生姜如何种植成盆栽?
1、种植盆和土准备
一个大点深点的花盆,最好是种盆景那种。装好土(土最好是沙壤土、壤土、粘壤土),土要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土壤。
2、生姜种准备
姜种: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无病害的老姜,把连着的姜种掰开,做单个姜种。伤口本要草木灰或石灰消毒。
3、种植时间
可以在惊蛰、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24节气可以看日历,适时种植。生姜阳台盆栽种植开春4-5月份这段时间种植最佳。
4、种植
要注意松土,保持土质疏松,种深点,不要太浅,手掌左右的深度。然后填上土,浇浇水。种下的两三天保持土壤的湿润,但是又不能让水浇得太过多,保持有湿度就行。
5、施肥
在一个星期左右有肥料的情况就和水调均匀浇浇(肥料一般是尿素和复合肥),但量不宜过多,毕竟花盆种不了几颗,没棵姜的肥料量差不多小手抓一点点的量就好了;如果不介意,也可以用用农家肥。
扩展资料:
生姜的作用
1、消除酒醉
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让身体直接吸收,以缓解或消除酒醉。
生姜催芽后如何种植?
1、遮阴
生姜属于耐阴性植物,不耐强光和高温,而苗期正处于夏季高温时节,天气炎热,光照较强,因此生姜栽培必须进行遮阴处理。
南方姜区采用“搭姜棚”遮阴,具体做法是幼苗期出土后在畦面用竹竿搭棚,然后再在上面覆盖稻草遮阴。而北方姜区传统的遮阴方式是“插姜草”。通常于生姜播种后,趁土壤潮湿时在种植行的南侧(东西行)或西侧(南北行)15cm左右插上谷草并编成篱笆来遮阴,也可以用玉米秸秆等来代替。目前遮阳网等材料逐渐用于生姜遮阴,效果良好。
2、合理浇水
生姜的根系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而不耐旱需要经常浇水。但生姜也不耐涝,如果浇水过多则会影响生姜根系发育,引发姜瘟病等病害,因此合理浇水很关键。
生姜苗期植株较小需水量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差,所以应小水勤灌,浇完及时中耕保墒。夏季气温升高旱情频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每隔5-7天浇水一次,浇水时间应以早晚为宜,大雨或暴雨后需要及时排涝。
生姜的根系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而不耐旱需要经常浇水。但生姜也不耐涝,如果浇水过多则会影响生姜根系发育,引发姜瘟病等病害,因此合理浇水很关键。
生姜苗期植株较小,需水量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差所以应小水勤灌,浇完及时中耕保墒。夏季气温升高旱情频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每隔5-7天浇水一次,浇水时间应以早晚为宜,大雨或暴雨后需要及时排涝。
3、合理施肥
苗期植株需肥量不大但苗期时间较长,为使姜苗健壮生长通常在苗高20-30cm左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壮苗肥”,此时可以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冲施,以补充生姜苗期所需的养分,促进茎叶的生长。另外生姜苗期容易出现缺铁性黄化,可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防治。
4、促根壮苗
生姜根系浅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弱,在苗期采取适宜的促根措施能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可以在苗高15-20cm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0.1%三十烷醇+恶霉灵以促进根系生长,防治根部病害,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5、中耕除草
生姜属于浅根性作物不宜深耕。在实际生产中地膜栽培的生姜在撤膜前无需中耕;露地栽培的生姜一般要在出苗后,苗高约15-30cm时,结合浇水或雨后浅中耕1-2次,中耕深度保持在5-8cm为宜,以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和清除杂草。
6、病虫害防治
生姜苗期的主要病害为姜瘟病、茎基腐病和炭疽病。对于姜瘟病,可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国光正生+恶霉灵+辛菌胺进行预防,姜瘟病发病后期很难防治。对于茎基腐病,可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甲霜灵锰锌+辛菌胺+恶霉灵+生长调节剂随水冲施进行防治。对于炭疽病可以使用国光标健喷施进行防治。而苗期的主要害虫为蓟马和姜螟,对于姜螟可以使用国光毒箭喷施进行防治,对于蓟马可以使用蚍虫林喷施进行防治。
以上是生姜苗期管理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只有做好生姜苗期的管理工作,才能获得丰产增收哦!
徐州种植生姜的产量如何?
生姜传统种植多为露地栽培,一般5月上旬播种,多在霜降后收获,全生育期170d左右,限制了生姜产量。
经过不同品种、密度和播期等的试验,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保护地生姜高产栽培模式,通过提早播期。延迟收获,使生姜生育期延长,平均亩产4000kg,亩纯收益6500元。
生姜种植地形?
生姜为地下块茎作物,姜根细弱分布浅,在表土30厘米以内,既怕旱、又怕涝,喜水、喜肥,怕重茬,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要选择疏松、肥沃、土层厚、排灌方便、富有腐殖质的沙壤质或轻壤质地块,以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最好。
土质与生姜辣味有关,沙壤上姜块辣味强,香气浓,但产量低,宜做种姜或干姜;腐殖质多或黏土姜块辣味淡,组织柔嫩、水分多,适宜采收新鲜嫩姜作蔬菜;土壤过黏过重,会导致姜生长不良,且易积水引起烂姜。重茬地块一般要轮作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