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贴祛湿原理?
艾蒿,北方俗称艾蒿,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能祛寒除湿,暖子宫,改善女性患者宫寒症状;对呼吸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缓解咳嗽、痰等症状。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艾蒿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有效预防皮肤感染。效果取决于个体差异。
贴艾脐贴能祛湿不?
毫无疑问,艾脐贴的祛湿效果是有效的。体质虚寒的朋友可以用它来强身健阳。艾脐贴祛湿有效。当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原则。肚脐的皮肤最薄,皮肤下基本没有脂肪,但是血管很多,可以让产品的有效成分渗透进去,所以可以起到祛湿、祛寒的作用。
祛湿贴足贴有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
祛湿贴可以让湿气从脚底下排出来,具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但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比较好。
月子里可以贴祛湿的足贴么?
在月子期间不推荐随便的使用祛湿的足贴,因为部分足贴的配伍成分会导致恶露的量大等。最好是在出月子后先复查子宫的恢复情况,等身体完全恢复后再进行调理,帮助祛湿。在生活中可以吃一些山楂,薏米粥等帮助健脾除湿,食疗更安全一些的。
驱寒祛湿足贴那个品牌好?
除湿一般足贴都有用。
1、足贴是通过刺激足底穴位作用,促进身体排泄,从而利用身体自身排泄功能除湿的。2、湿气是中医说法,把引起身体病痛的一切邪气统称为湿气,如果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强,一般都会通过自身排泄湿气,不用其它辅助,如果使用足贴或按摩足底,可以加速身体排泄功能,结果会更好一些。3、足贴成份大部分都一样,也有部分品牌足贴保持独有的秘方,效果与一般足贴不同,但只要是真的足贴,基本都还不错。4、最后选择足贴注意便宜勿贪,足贴不能仅凭又黑又油来判断好坏,很多造假者偏偏就是利用这点,大家喜欢看的表面现象上做文章,因此一定要谨慎分辨。养生早餐,简单的六款祛湿粥做法?
1、薏米红枣粥
材料:薏米半碗、红枣10颗、冰糖少许。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并在枣皮上划刀口,以利于味道进入粥中;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将泡好的薏米与红枣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水沸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熬煮过程中注意用勺子搅拌,以防粘锅;熬好后关火,加入几颗冰糖,还可按照个人喜好加入桂花、蜂蜜等,冰糖彻底化后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薏米是良好的祛湿利水食材。红枣是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
2、茯苓粥
材料:粳米、茯苓粉、盐、生姜。
做法: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
功效: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3、参芪粥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4、绿豆藕片粥
绿豆粥最适宜夏天饮用,夏天属梅雨季节,暑湿比较大,绿豆有解湿热气功效,还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此粥可清湿泄热、养阴止渴、除烦安神,治疗热盛津伤之症。
原料:绿豆60克,鲜藕20克,鲜薄荷3片。
做法:将藕片与绿豆共同煮粥,临熟加入薄荷搅匀,可用于皮肤感染。竹叶粥:竹叶10克(鲜者加倍),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再加大米50克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沸即成。
5、玉米须大枣黑豆粥
材料:玉米须60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
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须半小时,去须,用其水煮大枣、黑豆、胡萝卜(洗净切块),豆烂便可。
功效:薏米是除湿利器,其实,玉米须也有利湿功效,爱美的姑娘们还可以多喝用来消除水肿。大枣黑豆就不用多说了,健脾益肾。
6、莲子扁豆薏米粥
扁豆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中医书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莲子扁豆薏米粥健脾和胃、养心平肝,对心悸失眠、暑热伤气均有治疗效果。对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的人群非常适合。
原料:炒扁豆50克,莲子50克,薏米100克,红枣10颗,陈皮3片,大米适量。
做法:将材料清洗干净后,将炒扁豆等浸泡两小时,莲子不去心。将所有材料加水煮粥。
健脾祛湿湿汤料?
你好,1. 炙甘草(5克)
2. 炒白术(10克)
3. 炒茯苓(10克)
4. 炙川芎(5克)
5. 生姜(3片)
6. 大枣(3枚)
将以上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时左右,取汤饮用,可分2-3次服用。
健脾祛湿方法?
湿气重,在人体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痰湿、湿热、寒湿,这些比较常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大多离不开健脾,理由如下。
1、痰湿。脾胃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不良容易生湿化痰,调理好脾胃,杜绝痰湿的根源,有利于痰湿的去除;容易表现为胸闷、咳痰、烦躁、胃肠胀满、四肢困重无力、消化不良;治疗方如陈夏六君子丸。
2、湿热。胃肠湿热,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饮食过多运化不良,因胃肠积聚,而导致的,通过健脾的方法促进胃肠的动力运化能力,或配合一定的排泄的药物,帮助消除胃肠的积聚,有利于清热;容易表现为消化功能差、嗳气、大便粘滞、口干口苦烦躁、皮肤油腻等,治疗方如健脾丸和保和丸。
3、寒湿。寒湿兼杂,多因脾阳不足,温通的作用不足,能导致寒湿停聚,通过温阳的方法也能促进胃肠的动力,脾胃功能强壮,也有利阳气的恢复,消除寒湿。容易表现为胃寒冷痛、大便溏泻、四肢冰凉、怕冷;治疗方如附子理中汤。
以上的情况也可有兼杂,具体用方用药需要根据症状灵活辩证。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科普,点头像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以私信……
艾灸祛湿吗?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达到去湿效果的,但是如果想单纯的依靠艾灸来去除体内湿气的话,效果是不理想的。要想从根本上去除体内湿气需要从药物和饮食上出发,饮食适量的食用红豆薏米粥可以有效的去除体内湿气,另外,应该避免长期待在潮湿的环境中。
姜汤祛湿吗?
姜汤是可以祛湿的。如果体质湿寒的人,就容易引起脾胃湿寒,主要会怕风怕冷,手脚冰凉。那么可以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生姜等温热的食物。不但能去湿,还可以健脾暖胃,促进发汗。但是吃生姜也有讲究的,不能多吃。要挑对时间和人群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