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古琴曲寓意? 最早古琴曲谱?

2023年08月28日 10:32:371

古琴曲寓意?

《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流水:古琴曲,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岩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最早古琴曲谱?

我国最早的古琴曲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也是我国最早的古琴谱集。古琴谱与现代音乐记谱方式不同,它只记明弦位、徽位和指法,其节奏有较大伸缩余地,其中收录的《幽兰》是我国至今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

  《神奇秘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成书于民初洪熙乙巳(公园1425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曲谱中最早的一首曲是《幽兰》,据传是梁代琴家秋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收录于《神奇秘谱》中。

  其中《幽兰》的原谱中未注明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调名“碣石调”,所以曲名又名为《碣石调·幽兰》。《幽兰》的文字谱被发现之后,让我们对唐代琴曲的诸多情况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古琴艺术是民族艺术瑰宝,它的独特在于,演奏者需要在熟悉琴曲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还要揣摩曲情进行再创造,力求还原曲的本来面貌,从而完成新的诠释,可以说面对同一份古琴乐谱,每个人演奏出来的差异都是非常大的。

  中国琴乐也深受这种“打谱”的音乐思维,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阐释空间,使得历史河流中每位音乐家都能参与到同一乐曲的创造中来。

三大古琴曲?

1.《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2.《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香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同一段曲调重复演奏了3次,所以称为“三弄”。

3.《春江花月夜》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姿态。

古琴曲归来赏析?

琴曲《归来》品一种静谧,享一片悠然!

古琴曲《归来》有喜有悲,才是人生!归来这首歌讲述的意思是:不能因为自己受伤而伤害他人,有这样一份善良与理智的话,幸福会眷顾你的。

《归来》这首歌承载了太多对家乡的思念,对根的深情。《归来》可以把人带去很远的地方,远方有大海、山峦、草原、天地、爱人,时间之箭无法追赶,看通透:牵引人心的其实是有她在的故乡。

最早的古琴曲?

《碣石调-幽兰》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亦是今天唯一所见的减字谱发明前保存于文字谱上的乐谱。《碣石调·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是汉族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现存谱式原件是唐人手写卷子谱,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

秋水古琴曲典故?

古琴曲《秋水》,蜀派传曲。取《庄子·秋水》篇名,又叫《神化引》,借庄周迷梦蝴蝶的典故,表现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古琴曲《酒狂》赏析?

《酒狂》:古琴曲。晋代阮藉所作,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酒狂:晋代阮藉作。素材精炼,结构短小严谨(乐曲全长仅2’15”《神奇秘谱·酒狂》(1425)解题云:“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阮籍是当时反对黑暗统治的有名之士,他为免遭统治者的迫害,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这一点在杨抡的《太古遗音》(1606)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澈:“盖启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的《酒狂》谱为兰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谱整理打谱,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同时他不着重表现表面的狂态,而是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乐曲采用基本曲调的变化重复,曲首两小节的节奏型通贯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现两小节的固定终止型。乐曲结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长锁”指法演奏的一连串同音反复,音乐流动如注,满腔怒火尽泄,表现了外形酒醉佯狂,内心疾恶如仇的意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古琴曲目。

女儿情古琴曲几级

在王先宏先生编写的《古琴教程》里,“女儿情”列为初级练习曲目。

《红豆词》古琴曲?

只听说过《红豆曲》古琴大师谢东笑的《离骚》专辑里面有《红豆曲》

易经古琴曲有哪些?

孔子读易》为一首古琴曲,又名《读易》、《秋风读易》,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琴曲可见于清代王元伯《治心斋琴学练要》,据说为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琴学大家张合修(字孔山)所作,为琴曲之珍品。

  张孔山,清代蜀派琴学大家。法名合修,号半髯子。自幼师从浙江琴家冯彤云先生学琴,得冯的真传,咸丰年间(1851~1861),他在四川青城山中为皇观道士,并传授琴艺,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经解》中讲《易》之教使人「洁静精微而不贼」。认为读《易》让人心地纯净,心思精密,从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琴曲契合周易这种精神,全曲分为四段,乾坤定位、阴阳错综、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曲意苍茫深沉,余音回响,表现的是孔子秋夜读《易》体道的情景。

与诸君分享曾成伟先生演奏的《孔子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