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茄子什么时候播种,茄子种植时间和方法
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
一、选择良种。目前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茄子品种主要以抗青抗病、耐热耐雨水、皮色紫红、果肉白色、长棒形为主。果长30厘米左右的品种有红丰、长丰、早丰、农友长茄、桂林长茄,果长25厘米左右的有粤茄2号、粤丰、石碣红茄。其中红丰果实长大、均匀、外形美观。粤茄2号为高抗青枯病和黄萎病品种;粤丰、石碣红茄颜色深光泽度很好;桂林长茄产量高,抗病,但果肉青色。
二、选地整地。苗床及定植地应选择前作为非茄科作物的地块,最好是水稻田,深耕曝晒,起30厘米以上的高畦。畦宽包沟,双行植1.7米,单行植1米。苗床在播种前7—10天用五氯硝基苯或敌克松500倍加敌敌畏800倍液喷洒并用薄膜覆盖进行消毒。
三、施足基肥。定植地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牛鸡粪1000—1500公斤、花生麸8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80公斤,在起畦时施入。播种前1—2天每亩用充分腐熟的细碎农家肥加复合肥20公斤作基肥并与表土充分混合。
四、适期播种。春茄的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苗期60—70天。秋茄的适播期6—7月,苗期25—30天,冷凉地区反季节栽培可在3—4月份播种,5月份移植。一般每亩用种量为15—20克。
扩展资料: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别名:茄、矮瓜、吊菜子、落苏、青茄、紫茄、白茄,草本或亚灌木植物,高达1米。小枝多紫色,老时毛脱落。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8厘米,先端钝,基部不对称,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侧脉4-5对;叶抦长2-4.5厘米。花多单生,稀总状花序。果形状大小变异极大,色泽多样。
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茄子嫁接》
二、西红柿怎么种植可高产早熟 西红柿高产早熟种植方法
在我国,西红柿栽培区可分为4个主要生长季节区。
(l)东北、西北区:包括东北、西北各省及华北北部高寒地区。以春播秋收,夏季栽培为主,一年种植一茬。3-4月播种育苗或5月露地直播,7-9月采收果实,早霜前拉秧。加工番茄以无支架栽培为主。
(2)华北区:以华北平原为主。无霜期较东北地区长,而且夏季高温多雨,因此一般种植的西红柿不易越夏。1-2月播种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开始采收,8月上旬以前拉秧。
(3)长江中下游区;以春夏栽培为主。少盘进行秋季栽培。前者称春西红柿,后者称秋西红柿。春西红柿。11^12月播种育苗,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开始收获,7月中下旬拉袂。秋西红柿,7~8月育苗或直播,8~9月初定植,10月上旬开始采收,11月下旬位侠。
(4)珠江流域区:以秋冬季栽墙为主,也称冬西红柿。这个地区,春季阴雨多。光照弱。湿度大,夏季又高温多雨常有台风,而秋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雨水偏少。冬季温暖。8--9月播种育苗,9^10月定植,11月中旬开始采收,直至翌年2月下旬拉秧。
三、洋姑娘怎么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洋姑娘就是一种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的稀特蔬菜,在华北地区一年分三茬栽培:
春早熟栽培:1~2月在日光温室或风障阳畦内育苗,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至6月开始采收。
春露地栽培:3~4月育苗,3月需在塑料大、中、小棚内育苗,4月可在露地育苗。5月定植,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
秋季露地栽培:6月下旬至7月育苗。8月上旬定植在露地,9月下旬至10月开始采收。近年来,由于洋姑娘的经济效益不很高,鲜有用保护设施进行栽培者。
(五)春早熟栽培技术
春早熟栽培洋姑娘的上市期正值初夏,由于生产成本不高,经济效益显著。
1.育苗
一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建育苗畦。育苗初期外界温度较低,为提高地温,建畦播种前15~20天应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
苗床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千克,浅翻、耙平,做成平畦。播前浇水,水渗下后播种。
种子可用45℃的温水浸种,或用0.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防止种子携带病毒等病菌。然后用清水浸种12小时,捞出,放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80%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撒种后覆土0.5~1厘米。立即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提高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5℃。在最严寒季节,苗床温度不应低于5℃。
出苗后进行间苗,间除过密、并生、伤残弱苗。在2~3叶期,进行分苗,分苗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
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小苗期外界温度低,蒸发量小,可不用浇水。分苗期外界温度渐高,可7~10天一水。如苗床缺肥,可追复合肥一次,每公顷施100~150千克。
2.定植
定植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75000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平畦。
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进行。在秧苗6~7叶期第一朵花初开时为定植适期。定植时应仔细起苗,少伤根系,以利缓苗。
定植密度每公顷75000株左右,株行距为25~28厘米×65~70厘米。
3.田间管理
(1)追肥
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追催苗肥,每公顷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7500千克,或尿素160千克。第一果实膨大后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
采收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如基肥不足,追复合肥300千克。有条件时行根外追肥,把尿素、或复合肥配成0.2%~0.3%的水溶液,每3~5天一次喷布叶面。如果叶片肥大,节间过长,有徒长的表现,可喷0.2%磷酸二氢钾液控制。
(2)浇水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缓苗追催苗肥后浇一水,即中耕蹲苗。蹲苗结束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5~7天一水,夏季每3~5天一水。
(3)中耕除草
定植初期,每浇水后即中耕一次,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初花初果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使栽培行变成垄,防止植株倒伏,并利于灌溉排涝。生长中后期及时除草。
(4)植株调整
洋姑娘分枝多、匍匐性强,必须进行搭架。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架或篱壁架。植株每长30厘米长即人工绑蔓一次。
洋姑娘生长期为了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避免枝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避免结果延迟,应及时进行整枝打杈。整枝分为双干式、三干式、多干式等,双干式为每株留2个主干向上延伸,余侧枝及早摘除。三干式为每株保留3个主干,余侧枝及早摘除。多干式为每株保留4~5个主干向上延伸,余侧枝及早摘除。在整枝过程中,主干越少,越有利于早熟,但总产量不高。多干式整枝,总产量较高,但成熟较晚。
结合绑蔓,应及时摘除侧枝、权枝。在拔秧前40天摘去顶心,使停止生长,集中养分结果。摘心后及时打杈,防止侧枝丛生。
在保证一定量果实的基础上,要疏去过多、过密的花和幼果,使养分集中结较大的果实。疏果要早要轻,留果位置在植株上分布应均匀。开花早期可使用防落素20毫克/升液沾花防止落花落果。
(5)采收
洋姑娘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人工捡拾收获,其质量最佳。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果实淡黄色,香味浓郁。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味差,则应催熟。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
(六)春露地栽培技术
春露地栽培的育苗期较晚,华北地区一般在4月份,只要晚霜已过,可用露地育苗畦。育苗方法同春早熟栽培。由于外界温度已高,故不需进行温度控制。
定植期越早越使采收期提前,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在5月定植。
春露地栽培的田间管理可参照春早熟栽培。
(七)秋季栽培技术
秋季栽培是6月下旬至7月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获。收获上市期在晚秋果菜较少的季节,有一定经济效益。
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因此,育苗畦应建成小高畦,以利雨季排水防涝。播种后,有条件时,应在育苗畦上搭小拱棚,上覆塑料薄膜或草帘子遮荫降温,亦可在畦面上铺碎草保持湿度。出苗后陆续撤去遮荫物。育苗期其他管理可参照春早熟栽培。
定植时,应在阴天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避免中午晴天日灼损伤幼苗,降低成活率。定植密度可比春早熟栽培稍密一些。
秋季田间管理应注意浇水。无雨时,每3~5天一水,保持土壤湿润。大雨后及时排水防涝。10月,天气渐凉,蒸发量减少,可减少浇水次数,每5~7天一水。
整枝宜采用双干整枝法,以利早熟,争取在早霜来临前有一定的产量。夏、秋季杂草多,应及时除草。
其他管理参照春早熟栽培。
(八)病虫害防治
洋姑娘常见的病害是白叶病、病毒病等。
白叶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严重。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减少浇水次数,即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液每7天喷洒一次。
病毒病是在干燥、高温的条件下,由蚜虫传播蔓延的。在华北地区夏、秋季节发生严重。在管理中,应适当浇水,避免干旱,夏季及时防治蚜虫进行预防。一旦发生,目前尚无良药治愈。
洋姑娘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菜青虫、棉铃虫等。防治方法参照青花菜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