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十大经典名句?
1、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
【出处】《仙佛合宗语录·最初还虚第一》。【译文】还虚的功夫,只在对境不起心动念罢了。
2、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出自《慧命经集·正道工夫直论第十一》。【译文】温养道胎时不要特意相助也不要刻意忘记,不要死气沉沉也不要执意关照。
3、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出自《周易阐真·卷一》。【译文】人心去除就有了道心,道心就是此心非心。
道家因果观名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世种因,今世得果
道家养生书籍?
《修真十书》是道家丹书代表作。
由道教丹经汇编。集唐末五代宋元数十种著作,多为内丹专著。书中收集了隋唐两宋时期数十种丹道、养生著作,从各方面记述了元代以前丹道、养生、导引的理论与功法,内容极为丰富,为道教丹道一大专集。
顶级养生名句?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在科学。
千保健,万保健,笑口常开最关键。
怒伤肝,悲伤心,心态平衡才养生。
先养心,后养身,喜怒哀乐心态平。
早吃巧,午吃饱,细嚼慢咽身体好。
肚里常带三分饥,全身上下百病离。
管好嘴,迈开腿。笑一笑,十年少。
夏天一碗绿豆汤,清凉解暑赛仙方。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粗茶淡饭最好,五谷杂粮养身。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要想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脐。
晨练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好女三日不断藕,好男三日不离姜。
请人吃饭,不如相伴流汗。
懒惰催人衰老,勤劳让人年轻。
站如松,走如风,坐如钟。
天下只有养生健体之道,世间没有长生不老之药。
健康虽然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便没有一切。
坚持锻炼,是为了有质量地活着;
爱惜身体,是为了有尊严地死去。
养生名言名句?
养生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欲,莫大醉,莫大忧怒,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以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
道家家规家训名句?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9、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3、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7、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1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9、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1、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2、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23、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2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6、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2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0、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31、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3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8、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39、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2、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4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9、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0、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51、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5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5、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5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5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6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家名句,乱世救苍生?
乱世菩提不问事,老君背剑救苍生。太平佛门迎香客,道君归隐山林间。
道家顺其自然的名句?
庄子:“鼓盆而歌”,认知天命,一切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所谓顺其自然,就是顺应本身的规律,对于外界的事物坦然的去接受。
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一种豁达,但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认知到这样一种智慧,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人执念于自己的主观情绪,无法认知到客观规律。
比如说一件事情不应该这么去做,但是违背事物的原则,甚至违背了很多人的意愿,去强硬的做这件事情,包括一些人不合时宜的去追求外在的名利欲望。
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自食其果,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反而丧失了很多东西,这都是无法正确认知自我,无法合理追求外在的一个结局。
在《庄子》的思想中,就提出了一个“通天命”的概念,庄子提出的“通天命”其实是和儒家的“知天命”是一个道理,就是认知事情的本来状态,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比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占据一定的时间,一年中相互交替,这样这就是一年四时的变化。
而在平时的日夜之间,也有黑夜和白昼交替,不断变化着,无论是春夏秋冬,又或许是黑夜和白昼,它都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自然的变化。
这个是人为改变不了的,庄子的“通天命”,说的就是顺其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也是道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庄子所提出的智慧,就是一个人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刻意去为之,也不要自以为是的去改变,这样的一种坦然就是一种智慧。
庄子又借由了这样的一个概念,来引述了一个人看待生死的问题。
《庄子》在一本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或许是虚构,但是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品悟一下。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祭拜,惠子进了灵堂,看到庄子坐在那里敲着盆唱着歌。
惠子就说:你和妻子生活了一辈子,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还唱歌,太过分了。
庄子就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离开的时候,我也特别悲伤,但是想了一下,她当初没有生病后来出生于世间,又后来,几十年之后又离开。这就好像春夏秋冬的变换一样,是顺其自然的,如果我哭泣的话,那就是不通天命了,所以就停止了哀伤。
我们很多人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的时候,都觉得特别的荒唐,因为庄子的妻子离开了,他不但没有痛哭流涕,反而敲着盆唱歌。
如果让我们世俗的观念去理解,这个人不是不正常,就是太叛逆了,因为庄子的妻子离开之后,他应该是哭泣的,但是他却荒唐的去唱歌。
但是庄子正是借由这样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顺应自然规律,淡然的看待生死的问题。
我们从通俗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并不需要像庄子一样,用太过于离谱的行为,来表达自己“通天命”的道理。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正确的认知事物的一个概念,不要主观妄为的去改事情本来的规律。
就比如看待生死,我们也要更加的坦然,对待人生的一些事情,也不要刻意的去改变,这就是庄子这个故事教给我们的一个智慧。
三字道家名句?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养生斋菜名句?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