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葵的果实有什么功效
植物名
学名:Solanum nigrum Linn.
英文名:Dragon Mallow,Black Nightshade
科名:茄科 Solanaceae
一年生草本,高30一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卵形,长2.5—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尖锐,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基部楔形,渐狭成柄;叶柄长达 2厘米。花序为短蝎尾状或近伞状,侧生或腋外生,有花4—10,白色,细小;花序梗长1—2.5厘米,花柄长约1厘米;花萼杯状,绿色,5浅裂;花冠辐状,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3厘米;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中部以下有白色绒毛。浆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熟时黑色;种子近卵形,压扁状。花果期9—10月。
产连云港、铜山、邳县、射阳、吴江、江宁、滦阳等地,生于路旁或田野;我国各地有分布。
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感冒发热、牙痛、支气管炎等;龙葵石灰合剂,可杀棉蚜虫达80%;嫩枝作猪饲料。 全草含龙葵碱、澳州茄碱等多种生物碱
【别名】龙葵草、天茄子、黑天天、苦葵、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
【来源】
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注:少花龙葵Solanum nigrum L var pauciflorun Liou分布于南部各省,也做龙葵入药。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发烧,牙痛,慢性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外用治痈疖疔疮,天疱疮,蛇咬伤。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
(1)治疗咽喉肿痛,可配合土牛膝、筋骨草、大青叶等药同用。治疗外科痈肿疔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内服可配合地丁草、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泽泻、木通等药同用。用本品治疗癌肿,可配合蛇莓、白花蛇舌草、白英等药同用。
(2)据古代文献记载,服食本品可解劳少睡。现在临床上试用本品作为避倦防睡药,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疗效。
这是详细的用法,采纳为最佳答案啊!
二、用龙葵泡酒有什么功效
以下答案摘自大众医药网: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及治病 偏方 分享: ①治疔肿:老鸦眼睛草,擂碎,酒服。(《普济方》) ②治痈无头:捣龙葵敷之。(《经验方》) ③治一切发背痈疽恶疮:虾蟇全个,同老鸦眼睛藤叶捣敷。(《袖珍方》) ④治瘰疬:山海椒、桃树皮各等分研末调麻油敷患处。(《贵州草药》) ⑤治天庖湿疮:龙葵苗叶捣敷之。(《纲目》) ⑧治跌打扭筋肿痛:鲜龙葵叶一握,连须葱白七个。切碎,加洒酿糟适量,同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吐血不上:人参一分,天茄子苗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新水调下,不拘时。(《圣济总录》人参散) ⑧治血崩不止:山海椒-两,佛指甲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⑨治痢疾:龙葵叶八钱至一两(鲜者用加倍量),白糖八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急性肾炎,浮肿,小便少:鲜龙葵、鲜芫花各五钱,木通二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三、龙葵果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茄科植物龙葵.不光是果.其全草都含多种生物碱及较高维生素A其中以果的含量最高.有些地区以之为食(名苦菜).有清热祛风之用.
四、龙葵与黑枸杞的区别
区别一、科属不同:龙葵果属管状花目茄科茄属龙葵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黑枸杞属管状花目茄科茄族枸杞属黑枸杞种多棘刺灌木植物。2区别二、外形不同:龙葵株高30~100cm,茎直立、叶卵形,夏天开花时花呈白色,且很小,看起来像伞状,果子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时呈紫黑色;黑枸杞株高20~150cm左右,多分枝,叶小而厚,枝条上有刺,花长在短枝上,呈浅紫色,一般于5~10月开花结果,结的果子是粘在一起的,呈黑色,且有很多凹陷的地方。3区别三、分布范围不同:龙葵在我国全国各地都有,只要是马路边、山地等地均有生长;黑枸杞大多分布在西部沙漠地区,比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均有生长,此外,像干旱河床和盐化沙地等比较恶劣的地方也可生长。4区别四、功效不同:龙葵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化瘀的效果,全株都可入药;黑枸杞具有保护视力、美肤养颜、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一般用于泡茶等。龙葵果虽和黑枸杞差不多,但二者在功效、分布范围上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若不会区分,可按照上面的四个方法来识别。
五、龙葵的叶子治伤口吗
不可以。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感冒发热、牙痛、支气管炎等;龙葵石灰合剂,可杀棉蚜虫达80%;嫩枝作猪饲料。 全草含龙葵碱、澳洲茄碱等多种生物碱。茄科茄属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