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生病有哪些症状?
画眉生病的症状有眼睛发炎、结膜充血、眼睛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 因为画眉是一种人工美容行为,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使用了不合适的化妆品或器具,就有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及其他疾病。 如果画眉生病后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恶化病情。此外,为了避免画眉生病,平时我们也要注意卫生,不要与别人共用化妆品或化妆工具,保持清洁卫生。
猪生病有哪些症状?
症状:病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在蹄冠、蹄叉、蹄踵和吻端皮肤以及舌面、口腔黏膜等处局部红肿、微热、敏感,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很快破溃。
病猪跛行,有的蹄壳变形或脱落,卧地站立困难。
有时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也会出现水疱。
口蹄炎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但近几年在猪口蹄炎暴发的初期也有急性死亡的病例,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仔猪尤其是哺乳期仔猪被感染后出现水疱症状不明显,但因发生心肌炎和胃肠炎,可在短期内迅速死亡,致死率高达80%以上。
生病的成语有哪些?
【一卧不起】: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沉痼自若】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养田螺有青苔 是生病了吗?
养田螺有青苔 不是生病了!而是喂饲料污染水造成的。
田螺身上的青苔是怎么来的?该如何防治呢?
一、田螺身上的青苔是怎么来的?
田螺在养殖时是需要饲喂各种饲料的,这些饲料包括豆粕、花生麸、鸡粪、牛粪已经烂瓜烂果等等。由于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同,饲喂以后,食物都会往下沉淀,当投喂的量太大加上又是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粕或者花生麸时,落到田螺的外壳上面,那么田螺是吃不到的。
投放的饲料过多田螺吃不完,就会一直在原地不动好几天,一旦田螺原地不动,那么外壳上的食物残渣就不会掉下来。而且这些饲料的黏性很大,容易粘在田螺的外壳上面,长期这样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营养丰富的食物积累在田螺的外壳上面还会滋生各种有害细菌和浮游生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青苔了。
二、田螺身上长青苔的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预防的方法相对更容易而且节约成本,第一是控制高蛋白质食物的过量饲喂,比如说你饲喂的是高蛋白豆粕或者花生麸,那么一定要根据田螺总重量的1.5%~2%投喂,一般情况下,每亩的田螺产量在1600斤左右一年,在初期的产量可能没那么多,可以按照大概的比例投喂就好,一周投喂一次或者两次就可以了,因为是高蛋白的食物,一时半会吃不完的,而且剩下的被微生物消耗繁殖,田螺还可以食微生物。如果是低蛋白质的瓜果类就要一周多次饲喂。傍晚饲喂,因为田螺是夜食性动物,怕光。
需要注意的是,饲喂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按照一周两次饲喂,除了第一次种苗的彻底消毒以外,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再次使用石灰水消毒一次,每亩用一斤生石灰化水再均匀撒泼到养殖池里面。
2、根治方法
如果是已经大面积发生青苔危害怎么办?这时候就要采取换水的方法把水里面的大量食物残渣群里干净,晚上放水,白天再注入水源,连续四五次可以减少青苔的生长,同时使用石灰水消毒,满水以后再消毒。当然,也可以购买其他消毒药物,但是一定要按照用量使用,避免造成田螺死亡。
3、注意事项
使用石灰水消毒还可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酸性太高会影响田螺生长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就是蛋白质食物发酵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给田螺造成窒息死亡,而田螺喜欢的水质是弱碱性的,水质PH值在7~8之间为最佳。
以上就是关于田螺身上有青苔的介绍,田螺身上长青苔不仅影响外观和卖相,还会导致田螺窒息死亡,尤其是长流水流量比较少的时候,死亡率相对会更高,产量更少。养殖田螺的农户们一定要重视长青苔的这一问题,掌握好以上要点,避免因田螺长青苔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玉树生病了有哪些现象?
叶子发蔫。玉树根系出现干根烂根的情况,盆土是湿的,根系腐烂了,根系不能够吸收水分,最后整个植株就会出现打蔫的情况,如果你没有缺少水分,它的叶片还发软,还打蔫的话,及时的脱土换盆,把根系烂的剪掉,干的剪掉,然后去晾,晾上两三天,让伤口愈合再去栽种上,浇透水它就会快速的长出新的根系来,到时候就能够恢复叶片的饱满,不会出现发软打蔫的情况了。
乌龟生病的症状有哪些?
乌龟生病后往往会失去胃口,而且没有活力,不喜欢动,有的还会拉稀,或者皮肤腐烂等。
如果它得的是肺炎,往往表情呆滞,而且会侧漂,需要给它进行保温,同时要用阿莫西林兑水后浸泡或灌喂。
如果它得的是白眼,眼睛不能自如睁开,需要干养一段时间,并用布霉素滴眼睛。如果它得的是腐皮,需要用碘伏擦拭后涂抹金霉素。
花枝鼠生病有哪些特征?
花枝鼠的呼吸道感染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进食,与寄主的互动作用也减少了。花枝鼠呼吸道感染严重还可能出现重呼吸的症状,身体也会消瘦下去,而且不爱运动,还可出现打喷嚏的状况
当花枝鼠出现不停打喷嚏和咳嗽、眯眼、嗜睡、喘气、呼吸困难、皮毛很膨、眼睛鼻子周围有卟啉等症状,建议带它到宠物医院检查,花枝鼠很可能得了肺炎
关于“生病”的诗句有哪些?
1、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2、病牛
宋代: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译文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代: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4、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宋代: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译文
躺在水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使它们渐渐敛收。红艳艳莲花互相倚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地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
5、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宋代: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译文
北风呼啸,吹走雪花,白天也是阴沉沉;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
那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着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
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原本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知不觉地向我入侵。
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泥鳅生病表现症状有哪些?
1 赤皮病
1.1 病因: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1.2 症状:病鳅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不摄食,直至死亡。
1.3 防治方法:①避免鳅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3%~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5~10min。②用1g/m 3 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0.2g/m 3 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连续3~4d。③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4g,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疾病流行季节每15d全池泼洒1次。④大黄,2.5~3.7mg/L,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疾病流行季节每15d全池泼洒1次。⑤鲜蟾酥10g,于凉水中搅拌均匀,全池泼洒,浓度为0.5mg/L,每3d1次。⑥蓖麻新鲜茎叶15kg捆成几束,放在池塘周围浸泡,每次浸泡3~4d,连续2次,可防治本病。⑦每亩水面用紫苏0.5kg、走马箭250g的干粉煎汁,遍洒全池。
2 细菌性烂鳃病
2.1 病因: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全国各养鳅地区终年都有此病的出现,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5℃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水中病原菌越多,密度越大,泥鳅抵抗力越小,水质越差,越易暴发流行。
2.2 症状:个别鳅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黏液,严重者鳃盖有透明小孔。
2.3 防治方法:①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或全池泼洒生石灰使池水呈25g/m 3 的浓度。②鱼种放养时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30min,或用2%~3%的食盐水浸浴5~10min。③用烂鳃灵散拌饵投喂,每千克体重1g(按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本品20g),1天1次,连用3天。④外用与内服相结合效果更好。外用土霉素3~5g/m 3水药浴,内服土霉素1g拌1kg饲料,投药饵为1次/d,4~ 6d即可。
3 烂鳍病(亦称赤鳍病、腐皮病)
3.1 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最易诱发该病。此病均在夏季流行,并且发病率较高。
3.2 症状:病鳅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泥鳅不摄食,衰弱至死。
3.3 防治方法:①放苗前彻底清塘,鳅苗下塘时进行严格的鱼体消毒,可以减少此病发生。②用0.2g/m 3 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连续3~4d。③用大青叶、五倍子、地锦草、乌桕、大蒜按3∶2∶1∶2∶2比例混合研制成药粉,按每千克饲料添加50~100g药粉拌匀投喂,2次/d,连喂5~6d。④用0.4g/m 3 强氯精全池泼洒,严重时用2次,同时按饲料比重量0.3%中拌入“氟苯尼考”进行投喂 5~7d。
4 出血病
4.1 病因:由综合因素诱发引起。该病从早春至10月份都有发生,以夏季发病率最高。
4.2 症状:病鳅体表有点状或块状充血,喉部、腹部较明显,有时口、眼出血。该病传染性强、蔓延极快,疑为细菌性败血症。
4.3 防治方法:①改善养殖环境,及时清除残饵剩料,防止水质恶化。②每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为25~30g/m 3 。
5 打印病
5.1 病因: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引起。
5.2 症状:病鳅身体上病灶浮肿,呈椭圆或圆形,红色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主要流行于7-9月。
5.3 防治方法:①用1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②用0.3mg/L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③2~4mg/L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④用漂白粉和苦参交替治疗,第一天,每立方米水泼洒1.5g漂白粉;第二天,每立方米水用5g苦参熬成的溶液,全池泼洒,连续3次交替使用,用药6d。⑤用艾蒿根5kg捣烂取汁, 加石灰1.5kg/亩,调匀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泥鳅常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6 水霉病
6.1 病因:泥鳅捕捞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机械性损伤,伤口被多种水霉和绵霉感染所致。此病在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以早春、晚冬发生的概率最大。在人繁孵化过程中的鱼卵和幼苗也极易发生。
6.2 症状:主要表现在初期肉眼看不出症状,几天后肉眼可以看到发病处簇生白色或灰色棉絮状物。病鳅行为迟缓,食欲减退,瘦弱致死。
6.3 防治方法:①捕捉、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苗种放养前应用3%~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5~10min。②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1∶1)配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③每亩水面用菖蒲2.5~5kg、食盐0.5~1kg打成浆, 加人尿2~5kg,全池泼洒。④五倍子捣烂在温水中完全溶化, 全池泼洒, 使池水药浓度为4mg/L。⑤每亩水面用桐树叶或芝麻杆10kg,扎成小捆放入池中。⑥全池泼洒水霉净0.6~0.75mL/m 3 。⑦鳅卵:用每立方米水放食盐400g加小苏打400g的溶液洗浴1小时防治。
7 肠炎病
7.1 病因: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一般从鳅种到成鳅均可发病,水温在20℃以上时开始流行,流行高峰期水温25~30℃,此病常与细菌性烂鳃、赤皮等病并发。
7.2 症状:病鳅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包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7.3 防治方法:①保持塘水清新,投喂饵料坚持“四定”原则。②饲料中按体重5%添加“鱼用多维”拌料投喂,连喂3d。③采用内服药与全池遍洒消毒剂“内外兼治”的方法,外用药有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等; 内服可用复合渔药“肠炎宝”“渔家乐”等,或每10kg鱼用大蒜50g捣烂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
8 白尾病
8.1 病因:由白皮假单胞菌引起。
8.2 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不久即死亡。每年5-7月为流行季节,主要表现在夏花分塘前后,当夏花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侵害寄生时,使鳅体受伤,受伤泥鳅便易感染,且死亡率可高达 30%~50%。
8.3 防治方法:①将三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mg/L。②将1kg干乌桕叶(合4kg鲜品)加入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mg/L。③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g/m 3 。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g/m 3 ,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④用毒消净(一元稳定性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5g,全池泼洒,1天1次,重症可连用2~3次;同时用恩诺沙星粉和多维,每千克泥鳅用0.2g和0.05g拌饲投喂,1天2次,连用5~7天。
9 白身红环病
9.1 病因: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
9.2 症状:病鱼体表及各鳍条呈灰白色,体表出现红色环纹,严重时患处溃疡。
9 .3 防治方法:①泥鳅放养后用0.2mg/L的“百毒清” 泼洒水体;②全池泼洒“菌酶应激灵”并将病鱼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能起到较好效果。
10 气泡病
10.1 病因:由水中氧气或其它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10.2 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10.3 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kg/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11 曲骨病
11.1 病因: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引起。
11.2 症状:鳅体脊椎骨弯曲,细小。
11.3 防治方法:保持良好的孵化水温,并在以后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
12 车轮虫病
12.1 病因:由车轮虫寄生引起。在我国各养鳅地区都有流行,主要危害鳅苗,鳅种,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12.2 症状:车轮虫一般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泥鳅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死亡。流行的季节为5-8月。
12.3 防治方法: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②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g/m 3 )全池泼洒。③每亩水深1m,用苦楝树枝叶30kg煮水全池泼洒,或每亩用韭菜2kg加食盐500g研成浆喂鱼。④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7g全池泼洒。⑤用“车轮速净”全池泼洒。
泥鳅常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13 舌杯虫病
13.1 病因:由舌杯虫寄生引起。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
13.2 症状: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
13.3 防治方法:①在苗种放养前用硫酸铜溶液(8g/m3)浸洗15~20分钟。②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g/m 3 )全池泼洒。
14 三代虫病
14.1 病因:由三代虫寄生引起。主要流行于5-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
14.2 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被寄生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躁不安,或在水面打转。病鳅身体皮肤有一层灰白色黏液膜,失去原有光泽。同时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肉眼仔细检查可见虫体。
14.3 防治方法:①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用浓度为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5分钟。②用0.5g/m 3 晶体敌百虫遍洒。
15 侧殖吸虫病(俗称“闭口病”)
15.1 病因:由侧殖吸虫寄生引起。
15.2 症状:被感染泥鳅生长停滞,解剖后可见大量吸虫积于前肠位,肠内无食。
15.3 防治方法:清塘,彻底消毒;消灭螺类及其它野杂鱼类。
16 生物敌害
16.1 敌害: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主要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的肉食性鱼,尤以鸟害最为严重。
16.2 防治方法:①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打捞干净。②进水口要用铁筛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流水进入池中。③不让鸟类接近鳅池,发现鸟类接近鳅池及时驱赶。
总之,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尤其在规模养殖中要高度重视对泥鳅病虫害的防治,做到有病及时治疗,无病积极预防,保证水源干净,只有科学、生态、健康地开展泥鳅的养殖工作,才能够达到增产增收,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布偶猫生病有哪些表现?
1、不在猫砂盆排尿
如果布偶猫一直以来都是在猫砂盆排便的,但突然开始在猫砂盆外面大小便,猫咪很有可能是脚受伤了或者患有尿路感染,猫咪这样做,是试图引起你的注意。
宠主还可以留意一下布偶猫有没有尿频,尿失禁,尿血等问题,如果有估计是患有肾脏疾病或者膀胱感染等。如果猫咪排尿不顺,有可能是有泌尿系统问题。
2、过度舔舐毛发
布偶猫的忍痛能力很强,一般要是受伤了或者患有关节炎,就会开始过度舔舐毛发,这是因为试图通过舔舐来缓解疼痛的地方。如果你发现布偶猫有不正常的舔毛行为,就要留意猫咪舔舐的那个位置,看看是不是受伤了。
3、食欲大增或大减
布偶猫食欲大增或大减都是不正常现象。
如果猫咪食欲下降,甚至完全不吃东西,可能是胃肠道不舒服、感冒等,如果连续几天不吃东西,还要考虑是否患有脂肪肝。如果布偶猫有尿频,尿失禁,尿血问题,铲屎官都要注意,估计是患有肾脏疾病或者膀胱感染等。如果猫咪排尿不顺,有可能是有泌尿系统问题。
跟食欲下降相反,如果猫咪突然吃很多,总是吃不饱的样子,很可能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4、眼睛有分泌物,鼻子干燥
布偶猫的眼睛可以成为猫咪健康的窗口。健康的猫咪眼睛是没有任何分泌物的,是干净明亮清澈的,如果你注意到猫咪的眼睛有什么异常的话,请去看兽医。
而且布偶猫正常情况下鼻子是干净湿润的,无分泌物,如果猫咪的鼻子特别干燥且持续发热,那么猫咪有可能是发烧了,最好为猫咪测量一下体温,如果鼻头有分泌物,猫咪还老用爪子挠鼻头,说明猫咪有可能感冒了。
5、呕吐拉稀
布偶猫的肠胃比较弱,呕吐拉稀是常有的情况,主人要分清楚生理性呕吐还是病理性呕吐。如果是病理性呕吐的话,猫咪通常伴有血丝、褐色、巧克力色呕吐物,这都是猫咪生病的症状,主人要赶紧带猫咪就医。
布偶猫的生理性呕吐是吐毛球,因消化不良吐食物等,要是猫咪吐毛球的话,铲屎官可以给猫咪喂食一些化毛膏或者猫草,帮助它排出毛球,维护肠道健康。
6、便便不正常
布偶猫身体健康时,便便的正常状态应当是成型、偏干、略小、呈黄褐色,气味也不大,偶尔软便也没多大问题。
如果布偶猫的便便很稀,要么是着凉感冒了(可以结合猫咪的精神状态来判断),要么是饮食不当;便便很硬,很臭,说明食肉过多,有便秘的情况,宠主需要结合情况判断。
猫咪便便不正常,大多数都跟饮食有关。软便的话,就少食多餐,减少喂食的量,有便臭、便秘问题的话,就给猫咪更换一款猫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