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二十四式养生太极剑谱 二十四式养生太极剑谱视频

2023年07月19日 02:36:321

二十四式太极剑口诀?

起势——三环套月

第一式——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第二式——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第三式——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第四式——向右平带(右拦扫)

第五式——向左平带(左拦扫) 第六式——独立抡劈(探海势)

第七式——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第八式——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第九式——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第十式——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第十一式——转身剑带(风卷荷叶) 第十二式——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第十三式——提膝捧剑(虎抱头) 第十四式——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第十五式——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第十六式——右弓步撩(海底捞月)

第十七式——转身回抽(射雁式1)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白猿献果)

第十九式——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顺水推舟)

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流星赶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天马行空)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剑背带口令?

起势——三环套月

第一式——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第二式——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第三式——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第四式——向右平带(右拦扫)

第五式——向左平带(左拦扫) 第六式——独立抡劈(探海势)

第七式——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第八式——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第九式——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第十式——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第十一式——转身剑带(风卷荷叶) 第十二式——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第十三式——提膝捧剑(虎抱头) 第十四式——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第十五式——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第十六式——右弓步撩(海底捞月)

第十七式——转身回抽(射雁式1)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白猿献果)

第十九式——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顺水推舟)

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流星赶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天马行空)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剑动作方向?

没有24式太极剑,是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人打剑只会东一下西一下,这是不对的。应该打八个方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太极图是圆球形状,打八个方位是个圆,即好看,也合乎太极原理。

下面把需要注意方位的动作强调一下:预备式朝南。起式先向西南再向东点剑。退步回抽向西然后向东南。仆步横扫向西南再向东。独立抡劈向东南。虚步下截向东北。转身回抽东南。进步反刺由西北向东南刺。虚步抡劈西。撤步反击面朝北剑东北。丁步回抽面南剑尖西南。旋转平抹第一步面西,第二步面北,然后旋转面南收式。

其余没强调的动作方位基本都是东西方向。

杨氏太极剑二十四式名称?

01 起势

02 左右野马分鬃

03 白鹤亮翅

04 左右搂膝拗步

05 手挥琵琶

06 左右倒卷肱

07 左揽雀尾

08 右揽雀尾

09 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 左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背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剑动作顺序表?

二十四式太极剑动作顺序具体如下: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二十四式太极剑剑普及方位?

24式太极剑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

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力点在剑尖。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45°左右。

②扣脚提剑;

③收脚挑剑;

④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右手举剑,手心朝外,剑身水平。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

①撤步劈剑;

②仆步压剑;

③撇脚扣脚扫剑;

④弓步定势。

4、向右平带(右拦扫) :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手心朝上。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右)左右。

③弓步带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直线平带。

5、向左平带(左拦扫) :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左)左右。

③弓步左带。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直线平带。

6、独立抡劈(探海势) :

①收脚转体,合手抡剑;

②上步举剑;

③独立劈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柄高度同眼高。

②虚步抽剑。要点:剑尖高度同头高。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

①转体垫步;要点:方向正东。

②提膝上刺。要点:剑尖高度比头高。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

① 撤步转体摆剑;要点:右手手心朝里。

②虚步下截。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 ,剑刃朝上。

②扣脚转体撤剑;

③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

④弓步平刺。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

11、转身斜带(风卷荷叶) :

①扣脚收剑;

②提膝送剑; 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

③转体右带;要点:上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③弓步定势。

12、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①提脚收剑;

②撤步送剑;

③丁步左带。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

13、提膝捧剑(虎抱头) :

①撤步送剑;要点:合手剑刃朝上。

②虚步分剑;

③提膝捧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高过水平线。

14、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二十四式太极剑背向带口令?

第一式——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第二式——独立反刺(大魁星式),第三式——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第四式——向右平带(右拦扫),第五式——向左平带(左拦扫), 第六式——独立抡劈(探海势),第七式——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第八式——独立上刺(宿鸟投林),第九式——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第十式——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第十一式——转身剑带(风卷荷叶), 第十二式——缩身斜带(狮子摇头),第十三式——提膝捧剑(虎抱头) ,第十四式——跳步平刺(野马跳涧),第十五式——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第十六式——右弓步撩(海底捞月),第十七式——转身回抽(射雁式1),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白猿献果),第十九式——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顺水推舟),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流星赶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天马行空)收势。

陈式太极剑二十四式特点?

一、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四大特点

特点之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特点之二: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特点之三: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使动作圆活自然,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特点之四: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五大动作要领

各式太极拳有不同的流派特征,然而,它们的动作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要领之一: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要领之二: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状态直立,头、躯干、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动,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动作自如的状态

要领之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有人说,打太极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形容练太极拳时“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进行活动,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练习单式动作,同时练习步法,然后再进行套路练习。

要领之四: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在掌握太极拳身体姿势的动作要领后,要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因为在太极拳的套路中,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变,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同时,还要讲究身法和手法的运用。不论由虚到实,还是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衔接,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所谓“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就是对太极拳脚步轻盈和动作均匀的描述。

要领之五: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练习太极拳时,由于动作轻松柔和,要求呼吸平和,且要增加呼吸的深度,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太极拳运动强调运用腹式呼吸,以横膈上下活动完成“气沉丹田”,让腹部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这样在练拳时就不至于因缺氧而气喘,并有助于重心稳定。注意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

二十四式太极剑背后的故事?

《杨式二十四式太极剑》主要讲述了杨式二十四式太极。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太极剑爱好者的兴趣,丰富太级剑套路,弘扬太极文化,提倡科学健身,让高雅文明的健身方法去占领广大群众的活动阵地,本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一套杨式二十四太极剑整理编著,供广大太极剑爱好者练习。杨式二十四式太极剑招式不多,内容却是 “主林雀虽小,五脏俱全”。套路中包含着十六种剑法、十种步型、两种腿法。全套分成四段,每段六个动作,方位变换全面,动作符合人体生理运动规律,演练风格小中见大,全套演毕回归原地,可谓短小精悍。

三十二式太极剑二十四式背诵口诀?

三十二式太极剑二十四式虚步点剑具体动作如下:

(1)落指收脚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不点地);同时剑指落到右臂内侧;眼看剑尖。

    (2)转体举剑

    上体左转,左脚向起势方向上步,脚尖外撇;同时右臂外旋,划弧上举,剑尖指向体后;左剑指经体前落至腹前,手心向上;眼看起势方向。

  (3)虚步点剑

    右脚上步落在左脚前,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前下方点出,展臂提腕,力注剑尖;左剑指经左侧向上绕行,在体前与右手相合,附于腕部;眼看剑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