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陈式二十四式养生拳 陈式二十四式养生拳动作要领

2023年07月14日 22:36:581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以陈式太极拳为基础。?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不是以陈式太极拳为基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在一九五六年编制的太极拳套路,当时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全国的太极拳名家汲取太极拳的动作精华而编的优秀套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在全国普及最广。

陈式太极拳二十四式是哪位大师编的?

陈氏太极拳24式创始人冯志强。又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冯志强创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内外传播。陈式以心意为指导,以丹田混元气为根本,达到内外合一、混元一气。

二十四式太极拳都有什么式(陈氏,杨氏之类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不是一种拳,但是杨氏太极拳是陈式太极拳发展而来的,在外形上陈氏与二十四式差别比较大,但是其内在的拳法理论基本是一致的。

二十四式擒敌拳?

推击弹踢 要求:推击、弹踢要猛,重心要稳。

用途:击胸、面部,踢裆、腹部。

二、防上勾下 要求:防打结合,勾拳要猛。

用途:防上、击腹。

三、掏裆砍脖 要求:变掌下插要快,后拉与下砍要协调一致。

用途由后掏裆砍脖。

四、抓腕砸肘 要求:踮步抓腕要快,转身砸肘要猛。

用途:由前抓腕砸肘。

五、挡臂掏腿 要求:挡臂要快,掏推要协调一致。

用途:掏腿,推击腹、胸部。

六、马步侧打 要求:上步要快,侧打要猛。

用途:拧臂掼耳。

七、踹腿锁喉 要求:踹、锁要紧密结合,重心要稳。

用途:由后踹腿锁喉。

八、勾腿推腹 要求:勾腿要快,推击要猛。

用途:勾脚跟,推击腹部。

九、勾踢肘击 要求:勾踢重心要稳,肘击要猛。

用途:勾踢脚跟、脚腕、小腿,击胸、腹部。

陈式太极拳三十四式带口令?

陈式太极拳三十四式口令,具体如下:

第一式 起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斜行。

第八式 搂膝。

第九式 拗步。

第十式 掩手肱拳。

第十一式 撇身捶。

第十二式 青龙出水。

第十三式 双推手。

第十四式 三换掌。

第十五式 肘底捶。

第十六式 倒卷肱。

第十七式 击地捶。

第十八式 踢二起。

第十九式 玉女穿梭。

第二十式 护心拳。

第二十一式 云手。

第二十二式 高探马。

第二十三式 十字脚。

第二十四式 指裆捶。

第二十五式 白猿献果。

第二十六式 抱头推山。

第二十七式 单鞭。

第二十八式 雀地龙。

第二十九式 上步七星。

第三十式 下步跨肱。

第三十一式 双摆莲。

第三十二式 当头炮。

第三十三式 金刚捣碓。

第三十四式 收式。

七十四式陈式太极拳的来历?

七十四式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从陈王延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经过几百年的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近代广为流传的陈氏太极拳老架一、二路拳套路。

陈氏太极拳把武术中的协调动作(手、眼、身、步法)同导引、吐纳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整体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起到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两方面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

八四式擒敌拳?

擒敌拳是武警部队使用的擒敌单个动作的综合训练套路,擒敌拳已经有三次变式,上世纪80年代武警部队初创时使用的是20动擒敌拳。

它是由以往的公安拳演化而来,其基本动作脱胎于八极拳,我们一般称第一代擒敌拳为老式擒敌拳,为擒敌拳体系的不断丰富发展便于区别套路,我们称其为擒敌拳一路。

陈式太极剑二十四式特点?

一、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四大特点

特点之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特点之二: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特点之三: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使动作圆活自然,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特点之四: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五大动作要领

各式太极拳有不同的流派特征,然而,它们的动作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要领之一: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要领之二: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状态直立,头、躯干、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动,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动作自如的状态

要领之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有人说,打太极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形容练太极拳时“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进行活动,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练习单式动作,同时练习步法,然后再进行套路练习。

要领之四: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在掌握太极拳身体姿势的动作要领后,要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因为在太极拳的套路中,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变,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同时,还要讲究身法和手法的运用。不论由虚到实,还是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衔接,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所谓“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就是对太极拳脚步轻盈和动作均匀的描述。

要领之五: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练习太极拳时,由于动作轻松柔和,要求呼吸平和,且要增加呼吸的深度,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太极拳运动强调运用腹式呼吸,以横膈上下活动完成“气沉丹田”,让腹部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这样在练拳时就不至于因缺氧而气喘,并有助于重心稳定。注意含胸拔背有助于“气沉丹田”。

陈式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名称冯秀真?

1.起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白鹤亮翅 7.斜行 8.提收

9.前膛拗步 10.掩手肱捶 11.披身锤立 12.背折靠

13.青龙出水 14.双推手 15.三换掌 16. 倒卷肱

17.退步压肘 18.中盘 19.闪通背 20.击地锤

21.平心锤 22.煞腰压肘 23.当头炮 24.收式

二十四式太极拳选取自那式?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简化的太极拳,是国家规定的推广套路,它主要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太极拳的动作编创的,编创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应当是国家体育总局。编创推广这套太极拳,它简单易学,对推广普及太极拳健身运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也基本放弃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使太极拳变成了“太极操”,随着它的普及,大多数人都已经不知道太极拳原来也可以实战了,太极拳成了街头老头老太太们健身休闲的专利了。这不能不说是太极拳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