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理论发展阶段 中医养生理论发展阶段包括

2023年07月06日 13:53:391

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思想核心是什么?

核心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即儿童利用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认识客观世界。

(2)获得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例如,和儿童在一起玩玩具,当我们把玩具藏到身后时,儿童会去我们身后找这些玩具,那儿童就会认为玩具并没有消失,是客观存在的。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万物有灵论,也被称为泛灵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例如,儿童的头部被桌子撞到了,他会用手拍打桌子,认为桌子是有生命的,是桌子把自己的头部撞到。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得出此结论。实验材料是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例如,妈妈要过生日,女孩喜欢洋娃娃,决定把洋娃娃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认为妈妈也会喜欢,体现的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不可逆、刻板性。例如,小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小刚,但不知道小刚的弟弟是自己。

(4)没有获得守恒概念。例如,当把一个苹果切成四瓣时,小孩不知道四瓣的苹果和原来的苹果一样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思维具有可逆性。此时,小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小刚,反过来也知道小刚的弟弟是自己。

(2)获得了守恒概念。到达此阶段时,再把一个苹果切成四瓣,小孩已经知道四瓣的苹果和原来的苹果是一样大的。

(3)进行思维活动时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做支持。例如,儿童绘画从家到游乐场的路线图,路线图没有在儿童面前呈现,但依然会浮现在头脑中,那么画路线图就是借助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此阶段的儿童思维水平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能够理解抽象符号的含义,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运算。例如,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

发展阶段理论的意义?

发展阶段理论,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发展阶段理论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

发展阶段理论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

发展阶段理论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一11、12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中医养生文案?

有用的中医养生文案:

1、天地五行,助君畅行!

2、独特的五行水晶音乐疗法,给你带来全新感受,如果相爱就在天地和五行养生会所。

3、天地育五行于养生(会所)。

4、天地五行养生会所,天地之灵,五行之光,给你舒适的天然养生会所。

5、天地五行,五行养生,不一样的养生,就在不一样的天地和会所!

6、阴阳平衡,五行养生。

7、膀胱,主婚姻运,在水房间会让您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8、天地人和,五行养生。

9、体味中医养生,品味豪华佳境!

10、小肠,主创业运,在火房间会让您的事业一帆风顺,蒸蒸日上。

中医养生对联?

上联:健康是长寿之本

下联:强身乃事业之基

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于1940-1950年间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认为,社会对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和内心冲突,埃里克森把这种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种引起的紧张和冲突的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进而根据个体不同时期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该理论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都存在特定的心理危机。第二,人格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会导致人格形成的两个极端,成功的一端形成积极的品质;不成功的一端形成消极的品质,出现发展的“危机”。第三,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积极品质,避免消极品质。第四,现代人一切心理问题,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甚至失调所致。

虽然埃里克森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师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但该理论与弗洛伊德理论还是存在区别的,概括起来其中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人格发展的驱动力不同。弗洛伊德强调性本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儿埃里克森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因此,埃里克森把自己的人格理论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用以区别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阶段时期不同。弗洛伊德讲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跨越的时期更广,包括整个人生,共分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0-18个月,口欲期)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肛欲期)自主对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羞怯;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4岁)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4-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

中国道路理论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驾马”。西周时(公元前1066~前771年)道路初具规模。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环,野涂五轨”(《周礼》)的记载;在道路管理方面有“司空视途”,“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周语》)的记载;在道路质量方面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的记载。

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陕西至四川的褒斜栈道。这条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一条通道。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以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为研究内容,根据个体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和不同职业阶段的任务、目标,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进而提出了不同职业生涯周期面临的管理重点。  

舒伯将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如下五个主要阶段:  

1、成长阶段,属于认知阶段。 

2、探索阶段,属于打基础阶段。

3、创业阶段,属于选择和安置阶段。

4、维持阶段,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 

5、衰退阶段,属于退休阶段。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或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