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健康养生

养生站桩的正确姿势 养生站桩的正确姿势视频

2023年06月30日 19:39:591

正确的站桩姿势?

请您立正挺胸,一手放在胃部上方,另一手放在丹田(小腹),两手轻轻地同时往肚脐的方向挤压,胸部及骨盘(臀部)自然柔顺地跟着挤压方向走,您就可体会一下,含胸拔背,尾闾正中。上述方法只是让你体会一下,真正的含胸拔背是练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开始的时候只要不挺胸和窝胸,保持放松就可以了,然后随着锻炼时间增加人体会自动调整。

不要纠结在这里,人体是很聪明的不舒服了自己会调整到舒服的姿势,慢慢的就会自然含胸拔背。

就像人累了会打哈欠一样,哪个姿势舒服就会变成哪个姿势。

太极桩站桩正确姿势?

1.眼睛目视前方,如果闭目没有眩晕的状态,最好闭上眼睛,清心凝神;

2.下颌微微向前倾,脊柱挺直,双手自然下垂;

3.保持自然呼吸,最好以腹式呼吸为主;4.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的距离,让身体重心平均的分配于两脚掌上;

5.大腿微屈,如坐高凳,保持似坐非坐状态;

6.在太极站桩的姿势中,不必将腹部向前挺,也不要收腹,保持自然状态最佳。站桩结束后,双腿直立,双手在胸前搓热,捂于肚脐三分钟。

靠门站桩的正确姿势?

1、两脚与肩同宽;脚不要内外八字,摆正;脚指抓地,轻轻地扣在地上;

2、膝盖微曲,下身动上身不动,屈膝的度不可过脚尖,否则上半身的力都在膝盖上,容易受伤;

3、敛臀,尾闾下坠,坐胯,似坐非坐,找到中正安舒之感,胯部力量只能向下,因为这个力,是为了让下盘更好的有扎根之感,如此才能稳固下盘。坐的时候胯部不能左摇右摆,必须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觉,有一种沉坠之力,所谓“屁股一抬,重新再来”。做好后才能立身中正,能更深刻体会到下盘扎根与上身虚灵顶劲的对比之感。

4、关于胯部,有的人在站桩时的姿态是左摇右摆,前俯后仰的,并且他们的胯部动作是腹部往前顶,屁股往后翘的,这就要去找胯部的问题。因为我们常说“ 似站非站 ”,“ 似坐非坐 ”,“ 似尿非尿 ”,“ 松腰坐胯 ” 等等词汇,都是针对站桩腰胯这一部分的。

5、命门顶起,后凸,把脊柱打直,督脉畅通;参考背靠墙时,手从肚脐正后方穿不过去,不可过度过分的往后凸,否则容易含胸驼背,折腹。形成一种错误的姿态。自然的让命门处打直,如此你做尾闾下垂,敛臀,实腹,含胸拔背等动作的时候,才会轻松自然。

6、实腹,这是配合命门后挺,切忌,这不是收肚子,也不可挺起,向上提,不要做挺胸收腹,我们做的时候,肚子放松,然后配合命门后挺的时候,可以自然的微微内收,用手摸着有一点扎实,做好后,含胸拔背才做的更好。

7、松腰,腰部在站桩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力,关于松腰这一块,可以多练练蹲墙功。

8、含胸拔背,两手抱圆的时候,背部微微向上拔起两肩胛骨节微微向前提,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胸部放松却微微感到充实,背部有撑拔之感,肌肉自然松沉,两肩背脊自然向上撑开!含胸对应着松腰实腹,拔背对应着命门后挺。一定不要含胸驼背了,也不要挺胸收腹,否则容易胸闷,气虚。做好了,你才能呼吸入脐,气沉丹田。如果是不正确的姿势,比如挺胸收腹,那么很有可能就会便秘。

9、沉肩坠肘,把肩膀放松下来,腋下好似夹了一个小气球,你不能压破,也不能让它掉下来,然后肘关节自然下垂,配合含胸拔背的动作抱圆。肘部向外或者向下引,但是肩峰处肩臂骨交接处,就会出现一个凹,感觉上有点把肩臂拉长的那种感觉。

10、舒指松腕,把手的虎口打开,十个手指也自然打开,打开但是手指是自然放松微曲的,两个虎口相对,不要折腕了,要有一种舒适自然之感。

11、舌抵上腭,扣齿闭唇,口发出“儿”字音的口型。在初学阶段,做不做没影响,只要放松自然就可以,即使练了几个月仍然也没有这种感觉,但是你舌下津液泉涌,可以在汨然咽下的时候,再稍加意念舌顶上腭,也是不迟的。如果是体质比较敏感的,不做可能会头晕,脸胀。搭鹊桥在这里建议还是始终做着。

12、眼睛。这里只建议双目垂帘。把眼睛轻轻搭上,微微留一丝缝隙,闭死则无神,睁开则神散。做好后眼睛是温热的,符合气血的畅通,闭目养神,心神内敛,使其精魂不散,毕竟闭目养肝。也有睁眼练的,比如看远方一个点,聚焦,越远越好,或者似看非看,但是这里不教这种。

13、虚灵顶劲,眉心舒展,下颚微收。就是自己心态放松,找微笑的感觉,然后自己的做下颚微收的时候,不要低头,而是站直,头打直,然后微微收下颚,感觉如同 “ 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 ” ,伸长脖子拉长腰。这才叫做下颚微收,这样百会才能领起。注意找出这个感觉,用力过度就失之于“僵”,点到即止。

站桩腰部的正确姿势?

腰部站桩的正确姿势如下:

1/5双脚平行,足尖向前,脚距与肩同宽。双脚平行不可外八与内八。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心柔软程度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僵硬,如果双脚平行向前,就会很难受,以至于影响到如何站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纠结外八与内八,先站住再说,等几个月下去,站桩能持续下去,进入站桩状态了,再进行纠正外八与内八的问题。逐步成渠,渐进发展。

2/5 脚部重心放在前脚掌,脚跟虚掩。这里的问题很微妙,就是脚后跟犹如踩着一只蚂蚁,不能让它跑掉,也不能踩死。或者脚后跟有一颗小钉子,不能踩下去,似踩非踩的状态,微微虚掩即可,但是,站桩的新手,在初始站桩不好掌握,会重心不稳,所以会前仰后合,没关系,这都是过程,站的时间长了,重心自会稳健,这仅仅是正常的过程,无需惊虑。但是脚部的重心是站桩的核心,这个问题不能变也不能改。不能改的目的和效果是:脚踩涌泉,通地合阴,头顶百会,通天合阳内外相济。

3/5手心向内双手抱球、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胸前抱球,十指微虚,双肩放松,肩半圆,肘与手之间不可在一平面,肘与手大致呈V型,腋下内虚,似有一拳间距,不可夹腋,故腋半虚。站桩新手会手臂酸痛或者胀痛,没有关系,放下几次,放松一下,再抬起来,再复位,都没有关系,站桩不能僵化,自然、柔软第一。

4/5沉肩坠肘,双手距胸一尺左右,微微收胸、不可挺腹,双手相距2-3拳间距,头正身直,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即可,微闭双目,精神内视,切忌意守眉心,此为大忌。双手间距与距胸没有必须的格式,不要僵化,放松自然第一。此时,如果闭眼头晕,可睁开眼睛;当度过这个过程,再闭眼睛,闭上眼睛,不受外境扰动,此时,思想念头纷飞,没有关系,让他们纷飞,让他们自由翱翔,如果你是修行者,通过学习佛法,他们就会越来越清晰,当你辩认他们不是你的时候,他们就脱落了,所以,他们不是你,这是修行的效果。程度与境界到了就会妄念脱落,所站桩多年的行者,完成站桩筑基之后,再去打坐就会日行万里。

5/5以腰为轴腰部下沉、臀部略向下坐,似坐非坐、膝关节微有弯曲,似站非站。初始站桩,仅仅如此即可,不要纠结高桩还是低桩,没有意义。在这个基础上,站住了、站稳了、站下去了,就是胜利。站桩新手不问高低,只求坚持。

站高桩的正确姿势?

1

双脚平行,足尖向前,脚距与肩同宽。双脚平行不可外八与内八。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心柔软程度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僵硬,如果双脚平行向前,就会很难受,以至于影响到如何站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纠结外八与内八,先站住再说,等几个月下去,站桩能持续下去,进入站桩状态了,再进行纠正外八与内八的问题。逐步成渠,渐进发展。

2

脚部重心放在前脚掌,脚跟虚掩。这里的问题很微妙,就是脚后跟犹如踩着一只蚂蚁,不能让它跑掉,也不能踩死。或者脚后跟有一颗小钉子,不能踩下去,似踩非踩的状态,微微虚掩即可,但是,站桩的新手,在初始站桩不好掌握,会重心不稳,所以会前仰后合,没关系,这都是过程,站的时间长了,重心自会稳健,这仅仅是正常的过程,无需惊虑。但是脚部的重心是站桩的核心,这个问题不能变也不能改。不能改的目的和效果是:脚踩涌泉,通地合阴,头顶百会,通天合阳内外相济。

3

手心向内双手抱球、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胸前抱球,十指微虚,双肩放松,肩半圆,肘与手之间不可在一平面,肘与手大致呈V型,腋下内虚,似有一拳间距,不可夹腋,故腋半虚。站桩新手会手臂酸痛或者胀痛,没有关系,放下几次,放松一下,再抬起来,再复位,都没有关系,站桩不能僵化,自然、柔软第一。

4

沉肩坠肘,双手距胸一尺左右,微微收胸、不可挺腹,双手相距2-3拳间距,头正身直,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即可,微闭双目,精神内视,切忌意守眉心,此为大忌。双手间距与距胸没有必须的格式,不要僵化,放松自然第一。此时,如果闭眼头晕,可睁开眼睛;当度过这个过程,再闭眼睛,闭上眼睛,不受外境扰动,此时,思想念头纷飞,没有关系,让他们纷飞,让他们自由翱翔,如果你是修行者,通过学习佛法,他们就会越来越清晰,当你辩认他们不是你的时候,他们就脱落了,所以,他们不是你,这是修行的效果。程度与境界到了就会妄念脱落,所站桩多年的行者,完成站桩筑基之后,再去打坐就会日行万里。

5

以腰为轴腰部下沉、臀部略向下坐,似坐非坐、膝关节微有弯曲,似站非站。初始站桩,仅仅如此即可,不要纠结高桩还是低桩,没有意义。在这个基础上,站住了、站稳了、站下去了,就是胜利。站桩新手不问高低,只求坚持。

自然站桩的正确姿势?

手先要周身中正,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然后目光回收,意想自己的身体合大自然融为一体,意想天人合一。两膝微微下蹲,收腹提肛。两手可以回照丹田,回照命门。也可两手成八字形平放在胸部此手法是筑基功站桩。无论做哪一种姿势,都要全身放松姿势优美,松而不懈,收势时,意念把周围的能量收到丹田内,达到下实上虚,身强体健。

站桩的正确姿势教学?

两脚开步同肩宽,两膝微曲,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双手距离约十厘米十指相对。然后就是调整身形:

头放正下颌略内收、两耳放平、双肩同高、两髋同高。然后调整精神:

两眼视正前方略低一点,两耳听正后方略高一点。百会虚虚向上领起。然后放松周身:

从头顶开始检查,逐一放松周身,直至双膝、双脚踝,而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

道家站桩的正确姿势?

站桩正确姿势

1、虚领顶劲:

用意不用力。把我们的百会穴,轻轻的引领上来,那么同时我们的下颚要注意微收,我们的百会穴才能往上把它引领起来。在虚无之中,去领会往上顶起的这个劲,可以认为上百会穴吸收宇宙能力,像一个漏斗从百会穴进入身体

2、眉心舒展:

眉心,指两眉之间中点的连线处,即印堂穴, 主要具有清脑明目,通鼻开窍,安神益智的作用。在气功理论中,眉心属于上丹田,古语有云:“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脑为髓海, 上丹田。”眉心舒展对于尽快地进入练功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3、双目垂帘:

在站桩的过程中,如果说练实战,练技击的话,眼光可以目视远方,越远越好。但如果练养生的话,双目垂帘。双目垂帘就是我们两个眼皮像窗帘一样,轻轻的搭下来,保持我们整个眉心,包括整个额头,这一块保持放松,眼睛轻轻的闭上,留一到微弱的光,这么做我们不会感到头昏沉,打瞌睡。

4、舌抵上鄂:

其实在刚刚学习站桩的时候可以不用舌顶上腭,但如果你要继续往深处学的话,往道家修行的方向去学和养生的角度的话,可以尝试着舌头抵住上腭,然后上牙和下牙轻轻的扣上,保持我们两颊的肌肉也是保持放松的。嘴唇微闭。

一是可以加强津液的分泌。津液是人身之宝、有“气是添年药,津是续命芝”之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口中津液含有人体必需的氧化酶和激素成份,对调整机体、增进消化、防癌均有益处。

二是通过舌自然微卷,轻抵上腭, 即所谓的搭“鹊桥”,可以沟通任督两脉,利于气血的周流。

5、下颚微守:

这样能够让百会穴更好的对着天上,吸收宇宙能量。

6、沉肩坠肘:

沉肩就是把肩部放松,而坠肘在站桩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把手肘这样刻意的去垂下去,但实际上这样,你的肘是坠了,但是你会折腕。

所以我们正常情况下,手肘不管哪怕是放得很高,或者放得很低,它都会有一个肘往下沉坠的感觉,这也是我们经常讲到的“用意不用力”的状态。

一气呵成。上和下是紧连相随的,这是练习过程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条。

7、含胸拔背:

练功时胸部放松稍内含不外挺,背脊伸直不紧张,这样的姿势有利于任督二脉气血的畅通。胸要自然内含,使脊背正直,身体平稳,有助于真气的运行。

我们人的整个脊椎是一个S形,那么当我们能够腰胯做到位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脊椎骨,会被拉成一个微微的弯弓形。

脊椎骨是我们身上很重要的一个弯弓。那么我们整个脊椎骨的下半部分,松腰坐胯的话,那么往上我们的背和颈,这个地方也是要注意,也是形成一个弓状的,所以这个呢,叫做含胸拔背。

我们的背部,要通过一个劲去把它往上拔起来,而我们的胸要有点略微的向内去含。这个跟我们的沉肩,也是连在一起的动作要领。那么同时,在我们的这个含胸这基础上,也是为了把我们的整个劲,要把它合起来,同时也是为了把我们的背后的两个肩胛骨能够圆起来,想一个圆一样包起来的一个方法。

8、松腰:

其根在脚发力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所以我们的腰,是整个练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站桩里面,对腰的要领就是松腰,把我们的腰放松。

我们的整个四肢的运动,脚上的运动和手上的运动,都是通过我们的腰把它连接起来的,所以我们腰上面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不着力放松的。

而我们的腰在放松下去的时候,我们的腰会略微向后鼓起来,同时我们的小腹会略微有一点向内收,但是小腹部要注意放松。有的时候到了松腰的时候,或者站桩的过程中,我们的小腹部和我们的腰部会不自然的紧张起来。

这样长久练习会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丹田呼吸)

9、坐与胯:

胯在我们整个身体上,占据一个非常主要的部分,因为我们整个身体的中间这一段,连接着我们腿部,主要是靠我们的胯。我们平时也经常再说:“中正安舒”。那么我们上身要保持中正,我们的胯就不能够左摇右摆,所以要做胯,胯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觉,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样。

胯最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往前顶,一个是往后翘,一个是左摇右摆,所以这四个方向都不能是胯的力量,胯的力量只能向下,只有胯真正向下的时候,我们的上半身才能保持中正。如果我们的上半身有任何晃动左摇右摆,前俯后仰的话,那么问题一定是处在胯上。

10、虎口崩圆,十指引劲:

手上,我们讲虎口,虎口崩圆十指引劲。就跟上面说的的十指抓地一样,劲要往地底渗透,那么我们手上也是要通过手指,每一个指关节都保持微曲的状态,然后把这个劲从我们身体引出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我们的血管,我们离心脏最远的距离的血管,就是在我们的手指和我们的脚趾。我们的手指引劲,也是一个方面是把我们的气要引过来。只有气血能到,我们的劲才能到。如果气血都到不了的话,我们的劲是到不了的。

这是一种感觉,做这个的时候,一样要沉肩坠肘,不要用手臂的力,肩的力,而是手指的自己的力,去感受这股劲。

11、双腿微曲:

站桩练习过程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一个微曲的状态,当我们双腿两个膝盖,因为它是连着我们的下焦,所以我们的膝盖,它是单独拿出来体一下关于双腿微曲(不可弯曲超过脚尖)。

微曲,是在站直的基础上,微微弯曲,也就是保持一个微微弯曲的状态,它并不需要我们蹲下去狠狠的弯曲,但也不能够伸直。当我们腿站的非常直的时候;或者我们蹲得很弯的时候,我们的骨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毛细血管,我们气血的运行,所以我们在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上,包括下面讲的十指抓地,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微曲的状态。

12、十指抓地:

所谓十指抓地,就是指十个脚趾轻轻的扣在地面,也就是说每一个脚趾的关节都是微曲的。但是我们经常讲“用意不用力”,那么我们就是用意识去把这个劲,就是说往地里下去生根往下扎下去,就像大树一样,把这个根往下扎,用我们的意识,而不是用力量,所以我们在肌肉上尽量保持放松。

动作作对脚掌中心微微有踏空感,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你的感受也会不同。

13、两脚与肩同宽:

这个宽度是两脚内侧的距离间隔,与肩同宽或者略微宽半个脚掌的宽度。这样两条大腿内侧有圆档的感觉,以松为本,静为基。

站桩函授培训正确姿势?

首先双脚分开距离只有一只脚的宽度,尾闾前顶,收腹坐臀收肛,下颚微收,虚领顶劲,重心在前脚掌和脚后跟之间,下肢形成一个支撑架构,不同点在于:没强调沉肩坠肘,双脚分开距离不同,虚领顶劲的意识位置不在百会穴,而在二耳向上的位置。

站桩的正确姿势和功效?

站桩的正确姿势一般都是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弯,头颈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