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和功组词?
劲组词:
jìn
费劲、使劲、韧劲、没劲、脚劲
jìng
强劲、苍劲、劲射、劲拔、劲敌
功组词:功夫、 气功、 电功率、 成功、 功率、 功夫茶、 马到成功、 事半功倍、 功勋、 武功、 额定功率
怎样练出形意拳的丹田功内劲?
丹田功,也就是“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心意拳的修炼内壮的主要方法。古人说:“心猿意马最难收”,意守丹田很难静下来,容易杂念丛生。而心意拳是动功,练起来,浑身一动无下动,若在动中求静,在动中运气于丹田,这样长期的锻练,就能达到丹田气足的内壮目的。这种以意化形、以形炼意、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锻炼,能使精、气、神充足,身法快捷,从而达到上乘心意武功的目的。 二、什么是丹田? 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上丹田:有说头顶百会穴,有说在两眉问印堂人,有说在人中。中丹田:有说在膻中人(心窝),神阙(脐中)肚脐为前丹田,阳关命门为后丹田。下丹田:有说在脐厂二寸,脐内一寸三分,脐下二寸,脐下一寸半;有说在会阴;有说在涌泉穴。练心意拳的人认为:下丹田是指脐下气海穴,这是人的中部,就应意守这部位。这地方练好了,“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无人敌”。 三、怎样练? 具体可分以下步骤: 1.抱丹田 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湖泊河水边亦可),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时,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2.转丹田 立正站立,开左脚向左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再从右向左转36圈,再吸一口气咽下。是为转丹田。 3.晃丹田 立正站定,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圆形晃动。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先随意呼吸,然后再由左向右作圆周晃动,当身体晃动时,先向左半周吸气,吸气时舌顶上腭。当身体转向右边时呼气,呼气时舌抵下腭。但晃动时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丝呆板之意,共约36下。这样的平行转圆可以使代脉得到锻炼。 4.揉丹田 如前两脚立正站立,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古作划圆运动,也是吸气舌顶上胯(搭鹊桥),呼气舌抵下腭。约36下。 5.击丹田 如前两脚站成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然后伸左脚向左前方半步,两臂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舌顶上腭吸气。然后左脚后收,与右足井齐,两掌变拳一齐向丹田两边猛击,舌抵下胯呼气。计36下。 6.折丹田 轻步站开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护去。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护去。然后两掌交*一齐向前扑去,扑时叩首,为“以首叩碑”呼气;起时吸气。这样腹部会得到压迫的锻炼,丹田也会充实起来。 7.搓丹田 取一木凳,随意坐下,右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左腿压在右腿上。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气,气贯丹田,如此36下。再换成左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右腿压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上。左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气,气贯丹田,也36下。 8.喷丹田 两脚立正,并脚而立,两手掌从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两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气。然后一齐向前猛然推去,为“婴儿击食”,推出时喊“喝”,呼气,一共36下。 9.提丹田 立正站立,右子领左手,高举在头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处,两脚尖掂起,向空中吸气。然后两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样,用力一齐向下拽,两肘打坠劲,坠到两手落到胸前,呼气。这样子起吸气,下坠呼气,计36下。通过强行呼吸,丹田气足,内气鼓荡,能达到内壮的目的,只有内壮才能力源丰富,劲力浑圆,用之不尽。 四、丹田功的效应 练功练到一定的程度,会觉得丹田部位有一股热气感,或者形成一个“气”上感,这就是内气聚集、储蕴的表现。通过进一步的锻炼,这个“丹田”之气就会循经络系统运行全身,你会感到一条热气流下伸至会阴穴,往后向上升经督脉经络的尾阎、夹脊、玉枕、百会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脉经络经“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现任督经气循环的感觉。再进一步锻炼,可出现内气沿周身十二条经络及奇经八脉路线循环感觉。练功到此,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功到高级的上乘功夫时,能做到不用眼睛而能视,不用耳朵而能听,那怕是芥未小物能知,微弱之声而能听。
筑基功是道家养生功吗?
筑基二字本就是道家修炼体系中的术语,所以是道家养生功
内劲和暗劲区别?
即同一个动作可以蕴含不同的劲力走向。劲力的复杂化和高级阶段就表现为这种形式——内劲。
暗劲:这种劲力就是常人的耐力(持久力),这种力需要进行锻炼获得,没有进行过锻炼的人极少有这种力。常练轻重兵器可获得暗劲功效。
内劲化劲境界划分?
武术境界一般会分为三个境界,分别是明劲、暗劲、化劲,对于武者而言,想要达到化劲的境界,并不是努力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天赋,也就是佛家常说的“顿悟”,从暗劲到化劲,不是量变产生的质变,而是对于“术”的一种解读,解读对了就能上升境界,解读不对就只能在暗劲这一境界无法前进,因此想要练成化劲并不是一件易事。
而在太极武术中,也有关于对于化劲的解读,比如太极拳,太极拳在初学中,就有四种劲的说法,分别是黏劲、走劲、引劲和拿劲,而这四种劲又被概括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发劲和化劲,黏劲和走劲就属于化劲,是太极拳中最基础的推手武技,化劲练成后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四两拨千斤”,也就是说化劲只是一种对力量的运用。
虽然武术境界被分为三大境界,但是随着仙侠小说的崛起,化劲之上又有了新的境界,就是罡气、抱丹等,不过这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因此这种说法并不能让人们信服,因此现在国术界普遍认为只有明劲、暗劲和化劲三个境界,化劲就是最高境界,化劲之上再无境界。
林海劲战和金功劲战哪个好?
林海劲战好。林海劲战的发动机是雅马哈发动机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油耗低。
日本的雅马哈在中国国内有三家合资公司。
太极养生回春功的介绍?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都非常好。都是可以练气的。司马懿就是和华佗学了正版的五禽戏,所以才过了那么久的,太极拳又分为陈氏,杨氏。武当太极。个人推崇武当太极拳,。八段锦也是流传很早,比较大众的一个养生功法。大道至简。练哪个都很好。都可以,只需要四个字就行,持之以恒。福生无量天尊。
内什么功成语?
没有“内什么功”的成语。
功结尾的成语有:
【成语】: 分寸之功
【拼音】: fēn cùn zhī gōng
【解释】: 分寸:比喻微小。指微小的功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
【举例造句】: 几遣加半之戍,竟无分寸之功,是则师不在众又明矣。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
【拼音代码】: fczg
【反义词】: 丰功伟绩。
如何练出内劲?
给你个练内劲的功法,练练吧,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武当铁布衫功法 武当铁布衫功法气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武当铁布衫为武当道教内家传统的上乘功法秘技之一,被历代高人圣道所珍练,视为秘中之秘,从不肯轻易授人。 武当铁布衫将武术、气功融为一体,以呼吸吐纳、动作导引、修炼内气为基础,是内达于外的高级功法。旨在锻炼人的筋骨肌肉强壮,灵活关节枢纽,流通经络血脉,调摄气机顺杨,内实脏腑器官,新陈代谢旺盛。该功功法独持,功效神速,练习三个月即见成效。久练此功,人休内在的阻力和摇能会逐步被调动起来,真气也随之日渐充盈。 不但可以达到增强全身爆发力,祛病延年,强身健体之功效,还能使全身坚硬如铁而不畏拳打脚踢,棒击不损皮肉筋骨,练时武林界盛传的“金刚下坏之躯”,而且对培养习练者勇敢进取的精神和武术技击水平皆起着一定程度的报名作用。在练习此功的同时,还可以并练出铁头功、铁臂功、大力功等,可谓:一功多能。用在气功表演上,能进行头顶开砖碎石、臂断顽铁、银枪刺喉、滚卧钉床、气绷钢丝和金刚铜体等。 本功以“内筋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为主,用意引气,直到气至,气到力达,渐步练至阴平阳秘、意气通神,使气内行五胜六腑,外及四肢百骸,最终达到浑元一体、天人合一的地步。 预备式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向正前方,膝部挺直。双手自然垂臂于身体两侧,双肩放松,手心朝里,手背向外。双目上下轻闭,舌尖抵住上腭,全身放松。神态安详,排除一切杂念,集中思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半分钟。 一、降龙伏虎 两脚向两侧微微移动,中间距离对比肩宽,脚尖朝前。两手由两侧向身前直臂缓缓上抬,双手指呈自始爪形,与肩同宽;同时,用口吸气,吸气时舌尖轻抵上腭,用口齿缝吸气,全身须放松(每式吸气均同〕,当双手拍起至肩平时,气也正好吸满。然后用鼻将气呼出,双腿渐慢屈膝微蹲成高马步姿势,同时双手屈肘渐慢下落按至小腹前,手心朝下,此刻气正好呼出一半。用停半种钟后,迅速闭气。闭气时不能呼吸气。全身绷紧用力,十趾用力抓地,双腿用劲力内扣,紧收肛门(象忍大使状),沉肩,同时双手向左、右两侧并稍向下分别用劲力慢慢外分,好象有千斤重物在往两边枯似的,分至与两脚相宽时,恰好闭不住气(闭气时间5至7秒左右)。紧接着一下子把闭住之气从鼻中故出,同时全身放松站起,意守丹田,自然呼吸二口,不必再做预备式半分钟,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复练习下去。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练至以做49次为宜。 二、双鹰齐飞 一切向身体前方迈出一堆踏实,前腿屈膝前弓,后膝挺膝伸直,成高弓步;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全身自然放松,舌尖轻抵上腭,双目轻轻闭合,神态安详,排除一切杂念,意守丹田。双手朝身前缓慢抬起,手指成自然爪形,与肩相宽,同时用口吸气,双手抬至与肩用平时,再向下徐脐放落、落至腹前时手心翻转向上,再向上抬至与肩同志时,翻转手心朝下,遂慢下落至丹田前时,正好气吸满,稍停半秒钟,迅速闭气,全身绷紧,双手用力下按,双日用曲,同时十趾用力抓地,紧收肛门,收胸腹、沉肩、双上臂夹紧两肋,双手用力向身后慢慢接按至胯部两侧,两腿前后用力内扣,闭下住气时,从鼻将气放出三分之一,然后双手再用力慢慢向后拉五厘米左右,闭气二至四秒钟,从鼻放气三分之一,然后再双手用力慢慢往后拉至五厘米左右,闭气二至四秒钟,从鼻将剩下三分之一的气全部放出,同时全身放松(闭住的一口气要分三次均顺放出)。最后恢复成预备式,自然呼吸两口,开始接着做第二次,如此反复练习,左右弓步式互换。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左右弓步式要各作25次为宜。 5、霸王敬酒 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用宽,两掌在腹前交叉,上下相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吸气,双手直臂由下向身前上方交叉划弧,划至与头相高时,翻转手心朝前,手背离头约25厘米;双手不停,继续向上、向左右两侧划弧分开,分至与肩平时,两手心略向下;上势不停,双手直臂继续向身体两侧下落划弧,双小臂朝里划至于腹前,肘部弯屈成直角90度,肘尖放至腹部两侧,双手手心相对,十指尖向前,同时两腿随双手划弧下落而屈腰半蹲成四平马步式,此刻正好吸气满;稍停半秒钟,迅速闭气,同时括辅转手心朝上,双日用力向内夹紧肋部,两手相距16厘米左右;思想高度集中意守丹田,双手好象如同托着千斤重物缓慢直膝站起,两脚十趾用力抓地紧扣,提肛、收腹收胸,全身绷紧,双腿用力往上使劲;两腿快站直时,双手正好上托至与肩相平高度;两手小臂慢慢内旋转动,学心朝上渐转至掌心向前,此时正好闭不住气,从鼻一下将气迅速放出,全身放松。双手向下垂臂自然收于两胯处,接着开始做第二次,如此反复练习,随着功力的长进,逐渐增至49次为宜。 四、青龙摆尾 先进行预备式意守丹田半分钟,然后身体侧卧,左臂屈肘用前臂尺骨一侧撑地,左手成拳,拳眼朝上;两腿成交的状伸直膝部以脚靠在地上,右腿在上,左腿在下;全身保持平直呈一斜向直线,右手伸直置于右胯处,身体仅以左臂和双脚着地支撑体重,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开始吸气,同时身体上下一起由右向左下缓缓转动,至右肩将要与左拳相互接触时,吸气满,成俯卧式。然后身体猛然向右上方转动恢复成侧卧式,同时配合从鼻迅速将气一下项出;喷气时,意守丹田,提肛缩阴,全身用力,喷气须短促有力,有气有声,身体始终保持平直。接着做第二次,如此反复练习,左侧练完换右侧练习,随着功力的逐渐长进,以后须左、右两臂各做25次为宜。 五、野马抖 身体面对墙壁站立,两脚左右分开并距墙二尺左右远近,两手在身体背后相叠,手心朝后,右手抓握左手腕部;然后上身直背向前弯腰屈体成90度,以头顶正中百会穴前一寸部位为中心抵在墙壁上(百会穴: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的部),脸面朝地;二目轻轻闭合,舌尖抵住上腭,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用口齿缝吸气,吸气时要意守百会穴。吸气满后用停半秒钟,然后以腰颈为轴用力向左转动90度,头不可以离开墙壁,下肢动作保持下变,脸面向左转动时迅速用鼻喷气,并且提肛内收,意念集中至丹田部位。全身上下保持原姿势固定不动,用口吸气满后,意守百会;以腰颈为轴用力向右拧转180度,使脸面朝右,同时全身用力以鼻向外喷气,且提肛、意守丹田。接着再吸气后向左转动180度啮气,如此左右转动腰颈上身反复练习。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要练至左右各转25次为宜。 六、老君登位 身体后背对墙直膝站立,距墙以用下四平马步为准。两手相互交叉相叠于腹前,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手心朝里;身体正直,二目轻闭,舌尖抵住上腭,意守丹田,全身放松。开始以口吸气,两手由腹前向上屈臂划弧,当划至与头齐高时手心翻转朝外向前;上势不停。两手继续向上、向左右两侧直臂划弧外分,至于肩平时两手手心转向朝下,两腿随双手向下动作微屈膝略蹲;双手继续向下、向身前划弧屈肘成交叉状,双掌变成拳。拳眼朝里,同时两腿弯屈下蹲成四平马步,此刻气正好吸满。紧接着,两腿用力蹬劲,双日曲肘向两侧后带,以整个背部向墙壁后撞;同时用鼻迅速朝外喷气,全身用力、勾头屈预、收肛提阴。喷气后,要及时利用撞击墙壁的反弹力将身体推离墙面,双手下垂于胯部两侧,身体正直站立,成预备势,接做第二次。整个动作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有念紧紧守住丹田的位,不可分心。如此反复练习,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渐增至能做50次为宜。 七、仙客掸尘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稍比肩宽;两手由体侧直臂上托至肩乎,掌心朝上,开始以口吸气。身体以极为轴,上身由右向左拧转90度,脸面朝左,鼻尖与左腿外侧裤缝对直,此刻气正好吸满。紧接着,右手屈臂以掌心一面拍打左腋,左臂保持不变;同时猛然配合以鼻喷气,全身用力,提肛内收。然后全身放松,以口齿缝向内吸气,双手左右平托,以腰为轴向右拧转180度,同时以鼻喷气,收肛,左手屈肘拍打右腋,右手保持托物状不变。呼吸始终意守丹田,接着再吸气向左转喷气拍打左腋下一掌位置,再吸气向右转成气拍打右腋下一掌位置,如此练习五次,从腋下一掌一掌往下拍打5次至软肋部,左右一样;再按同样的吸、囚方法从小腹两侧由下一掌一掌往上拍打5次至乳上,然后再按同样的吸、喷方法从双乳中间上边两手交替互换由上往下拍打至丹田,左右手共5次。如此是一遍共25次,以后要做两遍拍打50次为宜。 注:练功一月后,两手要套上装有细沙或绿豆砂袋(沙袋长短按自己的手掌大小和力量来决定,沙袋中间横缝一条小带以防贷脱手);二月后。袋内换装半沙半小石子(要圆且没有锋利带棱的小石于);三月后,袋内应全装小石子或不带锋榜的小铁砂;练至能托石子袋用力击打身上而不觉痛,则初有火候。 八、蜻蜓点水 两腿伸直站立,自然靠膝并拢;两手下垂于体侧左、右两胯处,指尖朝下,手心向里;全身放松,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然后双脚脚后踉抬起,以前脚掌着地,双腿尽量保持直膝,脚掌用力用地使身体向上弹跳,同时吸气,随弹跳时向左转身拧动弹跳三至五下旋转一田,正好转回原来的位置,此时气吸满;双脚同时落地,脚尖先着地,同时全身用力猛喷气。接着做第二次,如此练下去,左右相互交替转动,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要左右转身弹跳各25因为宜。 九、员猫捕鼠 两腿并拢,两手左右伸直肘臂,趴在地上,脚尖、手心、脸面朝地;全身放松,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意守丹田,然后从口齿缝处往里吸气。吸气将满时,双手和两臂直肘用力向内拢回收,使腰胸上挺离开地面,全身要直,身体离地切勿大局,约5寸左右。此刻气已吸满,然后双手、双日向两侧松(滑)开,胸腹部向地上撞压;同时迅速以鼻向外喷气,喷气时全身用力,收肛上提。喷气后全身自然放松,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复练习,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要做至56次为宜。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意念集中守在丹田部位。 十、威虎寻食 两脚左右开立,屈膝下蹲成马步式;双手屈臂抱拳收于腰间左、右两侧,拳心朝上,肘尖向后。双脚大拇趾抬起上翘,其余八趾抓地;吸气时全身放松,吸气满后全身用力以鼻猛喷气,喷气的同时双拳要用劲紧握,八趾用力抓地,提肛,整个动作过程始终意守丹田。如此反复练习,以后能练50次为宜。 十一、两仪双峰 两腿屈膝下坐成双盘式、单盘式或散盘式均可;双手屈肘抱于腹前,双手十指相互交叉插入,手心朝上;全身自然放松,舌尖轻抵上腭,双目轻闭,排除一切杂念,意守丹田。然后用口吸气,意守头顶百会大;吸气满后双手猛扣屈肘上抬于面前,手心相帖,手指相互抓紧手背,大拇指与鼻尖同高,离鼻三寸远左右,双臂内夹,同时全身用力以鼻猛然向外喷气,提肛,意守腹部中央的丹田处。接着喷气完后,全身及时放松,开始吸气,意守百会;气吸满后快速以鼻喷气,双手小臂同时用力向两侧开撑上抬,双掌下落至胸前乳平处,掌心朝外,拇指一侧朝下。然后双手慢慢向下落至腹前,同时意念将气往下循行于丹田,全会放松自然。如此反复练习,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动作能做50次为宜。 二、怀中抱月 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略宽,膝部伸直,两手自然垂臂于身体两侧,手心朝里;全身正直,百会穴与会阴大成一竖直线,呼吸自然,排除一切杂念,舌尖轻抵上腭。两手随吸气交叉至腹前,接着向上直日划弧,划至与头同高时手心翻转朝前;上势不停,两臂向左右分开至肩平处时,手心向下。两掌由两侧向身前摆臂划弧屈肘环抱,双掌掌心朝内,对准丹田,十指指尖相对,两臂成抱球状,手心距丹田约人寸远左右;同时。两腿随双臂划弧环抱之势缓慢屈膝微蹲成高乌步姿?势,脚尖朝前。此刻气已吸满,停止呼吸(不呼不吸)且全身放松,双手往里合拢,拢至接近小腹时翻转手心朝上,十指指尖保持相对状态。双掌动作继续曲臂上托至心窝,肘尖朝向左右;两腿慢慢站直,不呼不吸。然后,翻转手心朝下,进行吞气,连口水唾液一块送下;吞气时,十趾紧抓地,提肛内收。气吞下喉咙后,即刻全身放松展开,呼气,双掌随呼气缓缓由心窝处下落按至体前,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复练习,随着功力的长进,以后能练50次为宜。 注意事项 练此功必须技练功要求和严禁注意事项去练,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易出偏差。 1、练功以早三点至六点,晚五点至八点为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次,也可根据个人的工作时间自己安排。 2、饭后1小时后再练功,练功前要排除大小便,过饥过饱均不可练功。 3、在练功中思想不要紧张,或急于求成情绪,不要垂头伸颈,使内气通不过去,容易造成头晕。 4、练功中不允许练别种气功。因为每种气功都有自己的经络路线,同练几种功法会使内气在体内互相干扰易出偏差,但是静功可以练。 5、练功时一定要心专意静,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影响而散心,切忌心猿意马,杂念丛生。 6、练功一定要精力充沛旺盛,禁忌色情房事后练功,炼精化气,挖为气母,伤精则伤气。 7、禁忌酒后练功(酒使气洒),此时练功,必然伤身和出偏差。 8、子、午时辰勿练功。午时指中午ll点至1点,子时指晚上ll点至1点。 9、禁止在风雨中和雷鸣电闪时或穿湿衣练功。 10、练功时必须严格按照练功功法要求去做,不准随便增加或减少练功次数,思想要高度集中,内外兼修,将丹田之气引向双手冲出时,不要意想从经络穴位经过,快速自然地用意领气就行。 ll、练本功结束后,不宜用冷水及冷毛巾擦汗、擦身,必须用于毛巾或热水擦身,一小时内不许洗冷水澡、游泳。
九功养生经出自哪本书?
中医保健学源于道家养生经。“九宫养生真经”则被推为养生方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