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书昆是?
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徽州府歙县澄塘村人,明代医家,新安医学名家之一,生于1552年,卒年不详。吴昆师从余午亭,以医为业,从三吴出发,遍历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自此之后医学大进。共撰述医书6种,其中《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2种成书年代不详,已经亡佚。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明嘉靖、万历年间南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世居歙西澄塘。吴昆出生于书香门弟,祖父吴正伦医术高超,医名颇著。吴昆幼年英异,为文藻思横溢,因举子业不售而“投举子笔,专岐黄业”。15岁学医于乡贤名医余午亭,“居三年,与师谈论,咸当师心。继由三吴循浙,历荆襄,抵燕赵,就有道者师受之焉”,“未及壮年,负岌万里,虚衷北门,不减七十二师”。由此扩大了见识,丰富了临床经验,对各家兼收并蓄,奠定了雄厚的医学基础。行医于宣城、当涂、和县等地,通晓针灸方药,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数。
主要经历
祖父吴正伦,为明代隆庆至万历间名医,曾治愈神宗朱翊疾病,以及穆宗朱载后贵妃之疾病而名闻朝野。后来遭太医妒忌,饮毒酒而亡,伯父元昌,父亲文韬二公,皆修德隐居世中,家中藏书甚为丰富,对《内经》颇多研究。昆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六籍文章,习儒举业.因受家庭熏陶,常浏览医书,在15岁时,已开始接触医学,通读《素问》、《灵枢》、《难经》、《甲乙》、《脉经》、《伤寒论》等经典,精晓河间、东垣、丹溪等诸贤医籍,为其日后行医、著书打下了良好的医学基础。
25岁时,举业不第,乡里长者劝其“古人不得志于时,多为医以济世。即由此专心于岐黄医事。拜余养正(午亭)为师学医。据吴氏著作中记载,为师教导主要从临证看病切脉、处方用药上,传授心得秘诀。三年后,游学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地,负笈万里,就“有道者为师”,故称有“七十二师”。谦虚好学的品质,丰富了吴昆的人生阅历,开阔了医学视野。注意吸收不同流派的医学经验及秘传,同时,广交朋友,拓宽了思维空间。在此时,校注整理滑寿《明堂图四幅》.
33岁时,传授医学,带徒弟三人,方元振、汪跃德、汪拭及侄孙吴子湛,因于“世医昧于上古经论,不达于中古之方”,不明方义与方证关系,不明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以及宣、通、泻、轻、重、滑、涩、燥、湿之法,反正类从之理,而盲目执方用药疗病,危害性极大。于是选取古今良医之方七百余首,“撰之于经,酌以正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著成《医方考》六卷。同年,又将所读过有关诊病切脉的医书要点,摘抄为语录,重点注释或述之师传心得,著成《脉语》二篇。
43岁时,吴昆对《素问》进行全文注释,著成《素问吴注》,自序作《内经吴注》二十四卷。从该书参校友人名单推测,此时期吴昆可能在太医院里教授《素问》,整理者有太学生8人,太医院医生1人,儒生3人,礼部儒生3人,庠生6人,居士1人,共计21人。此书可能是吴氏授课讲稿,由众人整理收集而成。
67岁时,随着临证经脸的积累,学识日丰,对以往针砭治验不能尽得其中之奥旨者,经过三十年不断探讨,始破迷津,医学思想进入成熟期。带生徒23人(包括侄孙吴象先),将自己在针灸方面的研究心得,结合历代经典论述、医家歌赋,写成《针方六集》六卷,旨在羽翼《图经》(明刊《钥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学习使用。吴氏订校滑寿《明堂图四幅》(又作《正伏侧人脏腑明堂图》)。一并收人此书卷首“神照集”中,形成该书图文并茂的著述特点。
抱朴子内篇可信吗?
部分可信
《抱朴子内篇》是对生命、疾病、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作者是晋代葛洪,成书于公元三百一十七年。
现存《抱朴子内篇》版本计有:宋绍兴二十二年临安刊本,明正统道藏本,罗振玉敦煌石室本,宝颜堂秘笈本,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等。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列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为目前注释最详备的通行本。
抱朴子是谁所著?
抱朴子是葛洪所著,抱朴子是道教典籍。
《抱朴子》是一部由晋代葛洪编著的道教典籍。它分内篇和外篇共8卷。《抱朴子内篇》写的是对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抱朴子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道家政治范畴,也反映了葛洪道本儒末的思想轨迹。
《抱朴子》是谁写的?
《抱朴子》是南朝著名道教人物葛洪所著,成书于公元317年。
抱朴子是谁的著作?
抱朴子是西汉著名道家名士,道人葛洪所著。
医书别称?
1、大夫,宋代始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
2、郎中,南方对医生的尊称为郎中。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3、坐堂医,坐堂医源于汉。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
抱朴子是哪个作家的笔名?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
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
抱朴子创作背景?
抱朴子,道教典籍,作者为晋代的葛洪。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葛洪的文学思想深受王充和陆机的影响,并有所发展。他要求文章发挥社会作用,移风易俗,讽谏过失。
抱朴子呼吸法?
用鼻子进行吸气,深吸气直至吸满,使肺部感觉充盈,稍作屏气(建议10秒,也可根据个人体质稍作调整)后再吸,之后缓慢从鼻中呼出。
清代的医书值钱吗?
清代的医书值钱!
医书主要介绍历代著名医书及医家。按历史朝代编排,类分汉志医经、经方,隋志医方,唐志明堂、经脉、医术,宋志经脉医书,宋史艺文志,辽金元各传记,以及明史艺文志等。书末附西医原始、西医学家、西医医学书目。资料丰富,可供文献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