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是谁的著作?
抱朴子是西汉著名道家名士,道人葛洪所著。
《东方》是哪位作家的著作?
鲁迅《阿Q正传》 郭沫若《女神》 茅盾《家》 巴金爱情三部曲 老舍《骆驼祥子》 曹禺《北京人》 冰心《小桔灯》 杨沫《青春之歌》 魏巍《东方》 四大名著 外国: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歌德《浮士德》 雨果《巴黎圣母院》 但丁《神曲》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高尔基《海燕》 莫泊桑《羊脂球》 泰戈尔《飞鸟集》 海明威《老人与海》
人草经集注是哪个医学家的著作?
南朝著名的《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
东汉著名医学家及其著作?
张仲景
(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邓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此二人都是东汉末年名医,二人完全是同时代人。
一个擅长内科,一个擅长外科。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有哪些著作?
孙思邈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存神炼气铭》、《会三教论》等。
孙思邈(541年—682年)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少时因病学医,后终成一代大师,其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医学家王叔有什么著作?
王叔河是晋朝太医令,中医名家,中医史上有名的杏林高手。他的一生著名的成就是一,重新整理编制了散佚,凌乱的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把它解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对承前启后起了关键作用。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的成就,留下(脉经)一书。
古代兽医学家俞本元著作?
明朝的喻本元、喻本亨所著的《元亨疗马集》,是国内外广为流传的一部中兽医代表作。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的医学家是哪位?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东汉的张仲景。“人工呼吸”最早记录在我国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
这部书中描写的场景是:“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着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冞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这个方法到晋唐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医学家李庆远有什么医学著作?
李庆远在他250岁这年,写了一篇《养生自述》,算是贡献出了长寿秘诀。
七星针是由哪位医学家发明的?
“梅花针”之名古已有之,但早已失传。在现存的古文献中,我们已找不到关于它的治疗理论、治疗方法及适宜病种等的详细记载。
孙惠卿于1940年前后重新发明了梅花针的医疗工具和治疗方法,他将7根短针(缝衣针)捆成一束,扣刺皮肤上的相应部位、穴位,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