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养生知识养生食谱的书有哪些 养生知识养生食谱的书有哪些呢

2023年06月10日 02:36:171

养生早餐食谱?

牛奶一杯,鸡蛋一个,燕麦片一勺,葡萄干一把,面包二片,小菜一小蝶。

这样搭配早餐营养均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微量元素都得到补充。

养生壶食谱?

1、金银菊花茶

准备好适量的金银花和菊花,拿出鸣盏养生煮茶器,将全部食材放进茶漏中,开启自动模式就可以了,5分钟就能煮好茶。

2、准备好半颗苹果、半颗梨子、半颗柠檬、一勺蜂蜜和一包红茶叶,水果都切成片。将养生煮茶器中注入开水,放入茶叶,水开后把全部水果倒进去一起煮就好了,等稍微放凉点加蜂蜜调味就可以吃了。

秋季有哪些养生食谱呢?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有幸回答这个问题,分享两个秋季养生食谱。

雪耳莲子羹

备料:雪耳20克 新鲜莲子80克(干莲子也可) 淮山5克 芡实15克 珍珠米60克 糯米60克 黑糯米20克 碎冰糖60克 清水2500毫升

做法:

1,糯米及黑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 ~2小时。

2,淮山、芡实、雪耳用热水浸泡30分钟,捞出放入锅中加冷水煮沸约10分钟,捞起,摘去雪耳根部,用手撕成细丝,沥干。

3,莲子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将煮过的水倒掉,去除莲心。

4,锅中注入2500毫升清水,煮沸,加入珍珠米、糯米和黑糯米,煮沸后改中火熬20分钟,关火。盖上锅盖静置半小时,糯米吸饱水分胀大,加入淮山、芡实、莲子、雪耳,微火熬煮30分钟。

5,最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享用。

五仁粥

备料:珍珠米150克 核桃20克 松子15克 白芝麻15克 南杏10克 葵花子10克 麻油1小勺 盐适量 清水2500毫升 蜂蜜适量

做法:

1,珍珠米洗净,滤去水分,分为2份。将2000毫升清水煮沸,加入一半的珍珠米。余下的一半与麻油一起炒香后加入锅中,煮沸,改为中火熬煮20分钟,关火,加盖静置半小时。

2,白芝麻、南杏、葵花子分别用小碗盛起,泡水约1小时。煮一锅热水,放入核桃仁汆烫30秒后捞起,用清水冲洗一会儿,去除苦涩味。葵花子泡水后外皮会自动脱落,在流水中冲去即可。白芝麻不用加油,放在锅中炒干。

3,把5中坚果放入搅拌机中,加入500毫升清水,打成五仁浆。想要保留一些做装饰,在未完全打碎前,可捞起部分备用。

4,珍珠米粥泡至发胀后,加入五仁浆,搅拌均匀,开火煮沸即可,以海盐或蜂蜜调味。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儿童秋季养生食谱有哪些?

儿童秋季在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主,可以吃梨,中医认为秋天属肺,性收敛,不吃辛辣食物,多吃点酸涩食物,比如苹果。秋天要少生吃一些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免伤及肺气。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入秋饮食宜润,多选甘寒滋润之品。

养生的知识?

养生知识有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1、合理饮食

  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三餐要规律,每顿避免过饱,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助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2、规律作息

  平时应该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3、适当运动

  平时要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比如打太极拳、五禽戏、散步、骑单车、慢跑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注意避免运动强度过高。

秋天到了有哪些养生食谱呢?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秋天到了,天气转凉,秋天养身体是最好的时节。

在这里我推荐多吃山药,因为山药补虚,亦能补实。

以下分享一些山药养生粥,喜欢的可以收藏。希望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欢迎分享讨论。

养生壶食谱做法?

养生壶食谱推荐

  桂圆莲子红豆汤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的作用,而莲子有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的功能,两者的药用价值都很适合我们家中老人的身体。

  材料:红豆100g、赤小豆20g、桂圆10g、黑糯米50g、糖250g

  做法:

  1.白莲子去芯,将红豆、赤小豆、桂圆、黑糯米、白莲子洗净分开容器泡一小时以上直至泡软。

  2.养生壶加水1L加热煮开后放入红豆、赤小豆、桂圆、白莲子,养生壶自动进入95度的保温,当低于95度时,会自动加热到100度,持续30分钟,30分钟后,再次选择加热,再煮30分。

  3.调至90度保温档,持续90分钟(程式时间)。

  4.这时加入泡好的黑糯米和桂圆,按加热档。30分钟后调90度保温档。90分钟后加糖,再保温10分钟。

  二、食谱推荐:南瓜蛋羹

  功效:南瓜中高钙、高钾、低钠,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高血压。

  材料:金黄小南瓜一个,鸡蛋一个,盐少许,温水适量

  做法:

  1、将金黄小南瓜洗净,用刀沿1/3处切开,分成顶与盅。

  2、用勺子将南瓜中间的籽挖空,将顶上的籽也去干净。

  3、将清理干净的顶与盅放在蒸锅中,蒸20分钟。

  4、将鸡蛋加一点盐打散,加入1:1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用滤网过滤好。

  5、将蒸好的小南瓜稍晾凉至体温时将调好的鸡蛋液加入,盖上一层保鲜膜。

  6、再将南瓜盅放入蒸锅中,蒸15分钟左右即可。

  三、食谱推荐:长寿五豆豆浆

  功效:现代营养学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

  材料:黄豆30克,豌豆,青豆,黑豆,花生米各2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五豆用清水浸泡20分钟。

  2、把泡好的豆类倒入豆浆机中,加入所需量的清水。

  3、加盖按下干豆功能健,煮好的豆浆过滤一下。

  4、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饮用。

秋冬养生食谱?

,秋冬比较干旱,可以吃一些银耳,红枣,花生米,煲汤多吃一些大萝卜秋天自己种的白菜很好吃,多吃一些白菜,既补钙又补充水分

夏季有哪些养生可口的清淡食谱?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熊苗营养师推荐几款健脾和胃的食谱,供您品尝。

1、凉拌莴笋

【用料】鲜莴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1.莴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滗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匀。2.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上,锅烧热放入香油,待油热时浇在葱花上,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

2、青椒肉丝

【用料】猪肉(瘦肉)250克,青椒(肥厚者佳)250克,香油30克,精盐2克,酱油3克,湿淀粉30克,豆豉20克。

【做法】1.将瘦猪肉洗净,切成细丝状,加入香油、酱油各半,与湿淀粉调匀,腌30分钟待用。将青椒去蒂、籽,洗净切成丝状。2.将锅置于火上,注入香油,烧至八成热,倒入青椒、肉丝、豆豉,翻炒至肉熟时,加精盐、酱油,炒匀起锅盛盘即成。

【功效】开胃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产后病后食欲不振,身体困倦者。

3、奶油冬瓜球

【用料】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盐、鲜汤、香油、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1.冬瓜去皮,洗净削成小球,入沸水汆熟后,倒入冷水中冷却。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武火蒸30分钟取出。2.冬瓜球入盆中,汤倒入锅中加炼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冬瓜球入锅内,淋上香油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火腿末出锅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补虚损,益脾胃。

4、兔肉健脾汤

【用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

【做法】1.兔肉洗净,与其他配料武火同煮。2.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气。

5、鲫鱼汤

【用料】鲫鱼1~2条(约800~1000克),大蒜2头,姜少许,盐、酱油、葱等调味品少许。

【做法】1先将鲫鱼剖杀,洗干净,在鱼身抹少许盐。2.置一锅放入食油烧热后,放入干净鲫鱼,煎至两面黄捞出,放入另一锅,加水、大蒜,姜,大火煮几分钟,汤色泛白,放入葱花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利湿行气,通脉发乳。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纳呆、气滞等,还常用于产后少乳。

6、鲜藕蛋羹

【用料】鲜藕500克,鸡蛋2个,油少许,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1.先将鲜藕榨成汁,然后将鸡蛋打入碗内调匀,倒入鲜藕汁中,加入少许猪油、盐等调味品。2.将盛有鲜藕鸡蛋汁的碗放在蒸笼内,大火蒸1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益血生肌。

7、荷叶茯苓粥

【用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1.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2.出锅前加入白糖,见白糖化开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8、玉米粥

【用料】玉米面200克,大米100克。

【做法】1.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开,加入大米煮成粥。2.将玉米面放入锅中,边放边搅,使玉米面均匀地混合在粥中,煮开后,改用文火煮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益气宁心。《本草纲目》提到其“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可以说,玉米是老幼皆宜的“黄金食品”。

文/熊苗营养师

养生保健之类的书有哪些?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 》《家庭保健》,《中华养生保健》,《健康向导》,《中医外治杂志》 ,《健康与美容》,《健康时尚》,《家庭医生》,《益寿文摘》,《大众医学》,《健康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