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活中具体事例谈谈老子的思想智慧?
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的低廉。”
其实不然。辩证的看的话,同一之中有矛盾的对立,宋朝有打此仗的否定和议决心与及人,财,物,有没有其量变能否达质变的问题。
在这里就要充分理解老子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如美韩黄海演习,准备航母开进黄海虽说不针对第三方。而一名持刀者来你家门口武刀弄枪的请问你作何感想。
中美两国,和则双赢,争则双不利。 然而我之认为和谐不是无矛盾之和谐,矛盾也不是无和谐之矛盾。
“评价历史问题应该科学而全面,我们经常会用“辩证”思想思考问题”。
辩证法(中国汉语言文字决定的)是止于认识论去思考。换言之。
辩证法是认识论的中介。而认识论是全部实证逻辑哲学去完成(分析哲学)。
生活中的数学事例?
1、骑自行车的时候用脚蹬一圈脚踏板自行车行走的米数。我们可以去测量车轮的半径,再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来。
2、数学加减乘除的计算。如商品的买卖,日期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3、面积的计算。自家的住房面积,公园的占地面积,操场的活动面积等等。
4、统计学的计算。迟到的时候需要在执勤人员那里登记,要求写下年级班级姓名。这样学校就会知道这个星期哪个班的迟到人数最多,哪个班迟到人数最少。
5、工资的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日常的消费管理等等。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具体事例?
1、吹风机对着标签吹,等吹到商标的胶热了,就可以很容易的把标签撕下来。
2、巧除纱窗油腻: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不错。
3、闲置的润肤霜、乳液之类的东东,扔了可惜,可以用来擦包包(皮质的,或者仿皮的都可以),一擦就干净像新的一样。
4、喝过没气了的可乐,可以用于清洁马桶,倒在马桶里过10分钟冲掉,你会发现马桶很白很干净。
关于诚信的生活中的事例?
1借钱还钱。借人家的钱及时还款,不赖账,不推诿。
2、不缺斤短两。不管是买还是卖都诚信交易不在称上打主意
3、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轻易承诺,答应了就全力以赴。
诚实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很重要的美德,让我们讲诚信,守信用,做靠谱的人。
叶公好龙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叶公好龙式的表现呢?
想想在学生时代,有没有人一不小心考了个全班第一名。他不但高兴不起来,反而害怕或羞愧。以后就再也没有考过第一名了。
想想在工作中,有没有人一直想升职。等到真的有升职的机会了,他却生病或出意外,从而丧失了升职的机会。他不但不伤心,反而长舒了一口气。
在一次上心理学课时,老师让听课的同学画一幅“雨中人”的画。我看到他们的画中人,如果是成年人,那么一律是向左边走的;如果是是正面的人像,那么就一定是个婴幼儿。
这无一例外的都表现出了叶公好龙的心理,即害怕成功。
明知风雨过后见彩虹,却没有一张画中人是迎着风雨往前走的。
生活中与鲁滨逊相同的事例?
在民国时期,中国就有一位“鲁滨逊”式的人物,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和小说中的鲁滨逊有很多相似之处。此人就是潘濂,1918年出生在海南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走村串镇收徒传艺的武师。
海南是一个海岛,俗话说靠海吃海,在潘濂18岁时,父亲托亲友将18岁的潘濂带去香港,先在“坦达”号轮船上当学徒。3年后,潘濂与英国船只“贝洛蒙”号签约,在船上当上了二等侍应生。
潘濂虽然在船上工作,足以养活自己了。但是海上的危险远比陆上高很多倍。海上的轮船不仅要面临恶劣天气的威胁,甚至可能遇到一些其他人为的灾难。
1942年11月23日14点10分,在大西洋上执行战时运输任务的“贝洛蒙”号在亚马逊河口以东750英里处( 南纬00.30° 西经38.45° )被德军U-172潜艇的两枚鱼雷击中,“贝洛蒙”号上的55名船员大部分遇难。
“贝洛蒙”号在下沉时,眼疾手快的潘濂知道船遭到了攻击,便马上穿上救生衣。在船体快要爆炸时,潘濂跳下船,向大海游去。潘濂在海面上游了两个多小时后,意外发现了一个救生筏,不然很可能将会被鲨鱼吃掉。
值得庆幸的是,潘濂在救生筏上意外发现了140升救命的淡水,还有罐头、巧克力、饼干、信号弹和手电筒等。虽然食物和淡水不是很多,但这已经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礼物了。
这些食物还能令潘濂支撑好一段时间,然而他此时却面临一个大难题,那就是水源。我们都知道人可以饿几天,但是没水喝的话,可能连两天都难以支撑下去。
刚好那几天有降雨,潘濂就用容器收集这些雨水,将它们收集后装进水箱里,慢慢的淡水也越来越多了。为了能够记住日期,潘濂每天早晨,都要结绳记日。
为了获取食物,潘濂制作了鱼钩,先是钓一些小鱼,然后用这些小鱼的肉充当鱼饵,以此才能钓到更大的扁体鱼。没多久潘濂果真钓到了扁体鱼,他先是把鱼头砍下,把鱼鳞去掉,清洗内脏,将切成小块的鱼肉塞进嘴里。
海里的生鱼片味道很重,加上当时没有任何调料,因此潘濂只能把鱼片放在救生筏上面的斗篷上面晒干,这样吃起来就不会有太多的腥味了。
当淡水消耗殆尽后,潘濂就喝捕来的鲨鱼的鲜血,以此保持体内的水分。根据潘濂获救之后回忆,他曾遇到两艘船,一艘是货轮,一艘是美军海军侦察机,但是因为因为船上的冷漠,并因为他是中国人而没有积极救援救他。
潘濂在海上漂了一百多天后,在靠岸的前几天时,他发现海水的颜色有了变化,水变得不再是深蓝色了。终于在海上漂泊了133天后,潘濂乘坐独自一人乘坐救生木筏绝地求生,终于1943年4月6日抵达巴西海岸,潘濂是被善良的一家三口巴西渔民搭救的。
潘濂获救之后,曾有人问过他,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的?他说道:“在困境中永远不要放弃。”为了赞扬潘濂的经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授予他大英帝国勋章(BME)。
之后还有人告诉潘濂,他的传奇打破救生筏海上漂流世界纪录,潘濂曾说"I hope no one will ever have to break that record(我希望没人能打破这个世界纪录)。" 因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磨难,希望后人能避免这样的不幸发生。
然而,在63年之后,三个墨西哥人因为出海之后遭遇狂风,后来渔船燃料耗尽,一路漂流。等到获救时,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流了10个月之久,至此,潘濂传奇的求生纪录还是被打破了。
生活中不能没有诚信的事例?
原句:“人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原句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为后人附会。
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
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宪法在生活中的事例?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经常进行的换届选举投票就是我们在履行宪法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生活中我们与国家机关相互联系的具体事例?
就是我们遇到事情会求助110,然后我们工作交个人所得税交给税务局,同时我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金融学生活中事例?
都知道玩金融的人收入高,但金融市场鱼肉混杂,不明真相的人看到能挣钱,就一头扎进去,其结果往往是悲惨的。因此我们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金融模式、方法、工具,再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找到核心的东西,你会发现它并不复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从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看懂,能挣钱的地方入手,对金融体系有一个 整体观。通过案例分析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金融运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