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中老年人八段锦(八段锦口令完整版)

2023年04月06日 08:51:391

中老年人不宜练八段锦?

能打,但是要量力而行。

由于八段锦具有运动量小,动作轻缓不易受伤等特点,所以是很适合老年人练习的,可以通经活络、强体健智,对心脏和呼吸也很有帮助,但是老年人在练习八段锦的时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运动强度上,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自由调整,如果感觉肌肉酸痛或者呼吸不畅,应该降低练习的强度。

少林八段锦和武当八段锦区别?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据传,早在唐朝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练八段绵,寿达109岁。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贵养、尚气、法柔”,武当八段锦注重温养,以养积健,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动作柔和,劲力内敛;练法简绝,功效持久;独具内家风采,堪称武当精功。

八段锦连招?

、第一段 两手托天理三焦: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2、第二段 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上体正直,两臂平屈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左手缓缓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状。眼看左手。

3、第三段 调理脾胃臂单举: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4、第四段 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拧转,眼看后方,同时配合吸气。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同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

5、第五段 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站立,两手叉腰,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屈身下俯,将余气缓缓呼出。动作不停,头自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同时配以吸气;拧腰向左,身体恢复马步桩,缓缓深长呼气。同时全身放松,呼气末尾,两手同时做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

6、第六段 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掌分按脐旁。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上体缓缓前倾,两膝保持挺直,同时两掌沿尾骨、大向下按摩至脚跟。沿脚外侧按摩至脚内侧。上体展直,同时两 手沿两大腿内侧按摩至脐两旁。如此反覆俯仰 4 ~ 8 次。

7、第七段 攒拳怒目增气力: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成马步桩,两手握拳分置腰间,拳心朝上,两眼睁大。左拳向前方缓缓击出,成立拳或俯拳皆可。击拳时宜微微拧腰向右,左肩随之前顺展拳变掌臂外旋握拳抓回,呈仰拳置于腰间。

8、第八段 背后七颠百病消:预备姿势: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或两脚相并。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脚跟提起,同时配合吸气。两臂自身前下落,脚跟亦随之下落,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 如此起落 4~8 次。

八段锦规则?

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八段锦历史?

八段锦起源之说最早是在汉代:

三座西汉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幅距今 1200 多年的导引图,其中有 5 个动作与后世立式八段锦的功法动作相似。

名词“八段锦” 出现在魏晋南北朝:

八段锦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神仙传》作者是葛洪。

宋代以后八段锦逐渐形成:

经道士的传播,八段锦得以流传和发展。按习练体势可以将八段锦分为立式和坐式。

坐式八段锦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重在静养心神,主要以吐纳以及自我按摩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偏于静养,力度温和,动作幅度小,偏于腰部以上的肢体运动。

立式八段锦是指以动作导引为主的肢体运动,立式重于“摇筋骨、动肢节”,动作幅度大,有利于全身肢体的协调运动。

八段锦发展于明清:

明清时期,封建皇权统治不断加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印刷术大力发展,为功法类著作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坐式八段锦得到广泛流传。

近现代时期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1957 年,《八段锦》由唐昊与马凤阁编译出版,为人们学习八段锦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后习练八段锦的人数逐年增加。

八段锦的现代研究

习练八段锦可以对老年人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产生积极影响。 八段锦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的能力。 八段锦还可以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习练 24 周的八段锦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时,一氧化氮合酶蛋白( NOS) 表达水平,一氧化氮( NO) 水平显著升高。 

古法八段锦和国标八段锦的区别?

古法八段锦正是以简单地八个动作, 集古今的导引之术于大成,正可谓大道至简, 吾人决不可以简规而小视之。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手段,可以疏通人体经络,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人们的不良心理状态,保证人体气血畅通,达到强健机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与古法八段锦相比,国标八段锦既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是适应时代的新发展。

首先,对继承传统的主要表现:一是对导引练形、保健脏腑健身养生思想的继承。二是对传统八段锦歌诀的继承。三是对八段锦八个固定图势的继承。

武当八段锦和国标八段锦哪个好?

八段锦传承至今,有好多版本,人们练习比较多的有少林八段锦,武当八段锦和国家体育局版本,但总体动作要领和健身功效都差不多,少林八段锦和武当八段锦动作难度稍微难一点,国家为了推广八段锦让这一健身运动更适合一般人群练习,综合了各个版本特点,对于难度大的动作进行了简化,从而更适于不同人群练习,而且健身效果也非常好,所以建议初学者可选择国家体育总局版本。

道家八段锦和国家八段锦哪个好?

国家体育总局出版的八段锦最好,但少林八段锦,武当八段锦,也是非常好的版本。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八段锦版本于2003年经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批准,由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1568”重要科研课题(即易筋经、五禽戏、六子觉、八段锦)的研究编写。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标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了四种健身气功,让人们放心、科学、健康地锻炼。其中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动作大方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太极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双手托天利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要领:

1、双手托天利三焦:两臂徐徐上举,至头前时翻掌向上,同时脚跟上提,挺胸吸气,然后两臂放下,至头前时,掌心向外翻转向下,脚跟下落,臂肘放松,同时呼气,如此反复6次。

2、左右开弓似射雕:左手向左平伸,同时右手向右侧猛拉,肘屈与肩平,眼看左手食指,同时扩胸吸气,模仿拉弓射箭姿势,右侧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

3、调理脾胃须单举:右手翻掌上举,五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开展,头向后仰,眼看右指尖,同时吸气,复原吸气,右侧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

4、五劳七伤往后瞧:双臂后伸于臀部,手掌向后,躯干不动,头慢慢向左旋转,眼向左后方看,同时深吸气稍等片刻,头旋转复位,眼平视前方,并吸气,复原后,右侧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上体及头向前俯深屈,随即在左前方尽量作弧形环转,头尽量向左后旋转,同时臀部则相应右摆,左膝伸直,右膝弯曲。复原成预备姿势,右侧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臂高举,掌心相对,上体背伸,头向后仰,上体向前尽量弯曲,两膝保持正直,同时两臂下垂,两指尖尽量向下,头略太高,如此反复6次。

7、攒拳怒目增力气:右拳向前猛冲击,拳与肩平,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收拳。右拳动作和左侧相同,如此反复6次。

8、背后七颠百病消:脚跟尽量上提,头向上顶,同时吸气,脚跟放下着地且有弹跳感,同时吸气。如此反复6次。

八段锦出自哪里?

宋代洪迈夷志坚中记载了南宋养生家河滨丈人最早描绘了八段锦坐功图,明代高廉在遵生八笺中记述了八段锦的行功要领及行功要决,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汉,信道家之言,将八段锦功法编成歌谣,因此不但在国内广为流传,且传播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