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何首乌吃了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啊?

2023年03月04日 10:53:111

何首乌,人人皆知为名贵药材。只因其还可做蔬菜用,故写入野菜篇。

何首乌,别名乌肝石、赤首石、夜交藤等,属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中空,长达300―400厘米,根细长,末端呈膨大而不整齐的块根,外皮黑褐色,叶互生,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7―8份开小白花,8―9月份结三角形瘦果。何首乌有明显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发、安神、止汁等功效。人们常在春季采摘其嫩茎叶炒食,秋季采其块茎,洗净煮粥,具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何首乌一般野生于灌木丛,丘陵、坡地、山脚下阴处或半荫蔽处及石隙中。它适应性强,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在排水良好,土质结构疏松,腐植质丰富的沙质土中,生长更佳。京西广布,浅山、低山或荒坡、荒地中居多。

何首乌可入药,性微温,味苦、甘,入肝、肾二经据《本草纲目》载:何首乌能“消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心气,黑须发,悦颜色。久用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女产后及带下诸疾。久服令人有子,治腹脏一切宿疾,冷气肠风”。好中医可用何首乌配制诸多良方,治愈诸多疾病……

何首乌营养丰富,据有关资料介绍,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另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水、淀粉和葡萄糖。可入药又可食,当然用其食疗可一举两得。下面介绍烹调与食疗一二。

一、何首乌炒鸡丁

主料:何首乌50克,净鸡肉500克,净冬笋丁50克,鲜辣椒丁100克。

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淀粉、蛋清、葱、姜、食油等各适量。

制作:将何首乌用沙锅煮好,捞出煎汁待用。将鸡肉切丁,上味,上浆,在五成熟的油锅里滑熟;再将辣椒丁、冬笋丁,也在油锅里炒一下;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何首乌汁、水淀粉,全盛入碗中。将油锅烧热,投入葱、姜煸出香味,再投入主配料,倒入碗中汁,翻炒入味后,出锅装盘上桌即成。

何首乌与鸡肉配成菜,具有滋肝、肾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阳衰、发须早白等病症,还能增强人体的保健功能。

二、何首乌炒猪肝

主料:猪肝250克,何首乌60克,冬笋50克,蘑菇50克,碗豆苗100克,蛋清25克。

调料:精盐、料酒、味精、葱、姜、蒜、白糖、酱油、淀粉、猪肉、麻油、鸡汤各适量。

制作:将何首乌去杂洗净,放入沙锅内,加入水,置火上烧热后,再改为小火煨熬取汁备用。将去筋膜的猪肝洗净,切片,用蛋清、淀粉、酱油、料酒、精盐、白糖、何首乌汁上浆待用。炒锅加入猪油烧至八成热时、投入上好浆的猪肝,推炒片刻,再加入葱、蒜、笋片、蘑菇片、碗豆苗、鸡汤急火快炒,再加入味精,待猪肝炒熟入味时,即可装盘上桌。

猪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B1、B2及铁等脑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何首乌与猪肝配制成菜肴,有补肝、养血、益肾、明目的功能。常食用能益智补脑。同时,对肝肾阴亏、血虚、头晕、贫血、头发干枯、早白、早脱也有较好疗效。

用何首乌配制成菜进行食疗的方法很多,何首乌鸡蛋,健康人食之也可益智,延缓衰老,乌须发;何首乌与梗米、红枣熬成粥,再调以白糖,有溢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可使须发早白变乌,悦颜色,延年益寿……

名称来历:唐朝文人李翱曾写过《何首乌传》。何首乌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后李时珍根据史料记载,把原来的“夜交藤”改名为“何首乌”。

其性微温,味苦、甘、涩。

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本出顺州今晋兴县,江南渚道皆有。

气味 (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

1、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3、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4、肠风下血。用何道乌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5、破伤血出。用何道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7、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8、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 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祛风。

主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神经衰弱,高胆固醇血症,贫血,糖尿病,

病后体虚,便秘,疟疾 等。用量9-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