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虹鳟鱼怎么养殖?
虹鳟鱼的养殖:
1、亲鱼培育:水深?1~1.5米,沁底砂砾,水温10~14℃,密度每平方米1~3尾,雌雄比1∶1。采卵前期每天更换清水,虹鳟怕光,每天光照在12小时以下。秋冬投喂蔬菜,每年投动物性饲料占总量20%~30%,植物性饲料占55%~70%,采卵采精前投喂一些新鲜小杂鱼。
2、人工采卵授精:产卵前1个月左右,可见雄亲鱼厮打追逐雌鱼现象。雌鱼用尾鳍在浅水处挖坑筑巢,体色渐暗,泄殖孔红而突出,腹大,物摸有游离卵粒感觉,则已成熟。雄鱼体色变黑,粘液减少,泄殖孔柔软,轻压鱼腹有白色精液流出。采卵前三天停食,应先采卵后采精液,采卵后用等渗液冲洗,后挤出精液,用羽毛轻搅半分钟,加少量淡水,让鱼卵充分受精,略加搅动,加较多淡水,冲洗过多精液,再加更多淡水,静止,30~60分后卵吸水具弹性。受精后倒入孵化盘孵化。期间避免振动,均在遮光条件下进行。
二、怎么高效益养殖虹鳟鱼?
虹鳟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鲑科鱼类第1个被开发成养 殖品种的鱼类,目前已遍布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东部和非 洲南部等地区。虹鳟肉质细嫩,含脂量多,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易于人工饲养、产量高、捕捞方便,已成为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人工育苗虹鳟鱼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
虹鳟鱼的 人工繁殖一般不必进行人工催产,关键是要做好亲鱼的培育工作 和鱼苗的培育工作。① 基本设施亲鱼培育池、育苗池和养成池可以一体化,不必分设。池子的形状为长方形,长x宽为(2 ~3)米x (6 ~7)米, 水深1。2 ~ 1。5米,一端的上沿30厘米处设进水孔,另一端底部 设一出水孔,池底由进水孔向出水孔倾斜,但坡度不要过大,以 5 ~7度即可。
培育用水最好是地下水或低温恒温水,水源充足, 水质清澈,无任何污染,且能够自流或人工创造流水条件,使之 成为流水养殖。② 亲鱼培育选择2~4龄的成熟亲鱼,按1:1的配比,雌雄 分池培育。亲鱼培育所用伺料可用养成用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 喂2次,上午8: 00~9: 00和下午14: 00~15: 00各1次,日投 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0% ~ 15%。
待雌鱼性腺发育成熟,达到产卵 水平时,在池底铺设5 ~ 10厘米的沙砾,等待产卵。产卵后,待 鱼苗破膜90%以上时,及时取出亲鱼或鱼苗分养。③ 鱼苗培育刚破膜的鱼苗依靠消耗卵黄而获得营养,不摄 取外界食物。待卵黄全部消失后开始摄食,因此,应及时投喂开 口词料。
开口伺料以个体小,利于鱼苗生长的动物性活体为好, 最好是卤虫无节幼体、轮虫,也可以用豆浆、蛋黄。数天后即可 投喂鱼苗用幼体人工配合饲料。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投 喂量以下次投食前吃完或略有剩余即可。当鱼苗培育到12 ~ 13厘 米时,即可放到成鱼池养成。
虹鳟养成池塘条件同亲鱼培育池。放养密度一般根据饲料 准备情况、伺养水平而定,一般亩放12 ~ 13厘米的鱼苗1万~2 万尾。虹鳟鱼养成最好在流水条件下伺养,水流速度以0。1 ~0。3 米/秒为好,过小流水量不足,会影响池水溶氧水平,过大会使饲 料流失,同时还会因鱼顶水而体力消耗过大,生长不足。
饲料可 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喂量为鱼 体总重的5%左右即可,视鱼摄食情况增减,以投后2小时内吃完 为限。
三、养殖虹鳟鱼的发展趋势如何?
虹鳟鱼是全球珍贵的冷水性养殖鱼类之一,在国际 市场上被列为高档商品鱼。它具有肉味鲜美、肉质细嫩、 刺少肉多、营养丰富、伺料利用率高、生长快、易捕等特点。在流水中伺养,一年四季都能生长。近几年,我 国北方已大面积养殖,黄河、长江流域也开始养殖。虹鳟鱼不仅可以采用流水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方法 伺养,而且可以在水库、河川、湖泊中放养,因而,很 有养殖发展潜力。养殖虹鳟鱼,一般采取集约式的养殖方法,即在流水池里高密度放养,供给它充足的氧气及 稳定的水温,投以营养成分较全面的人工混合饲料,在小水体中精养一至二年,能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商品鱼。 因地制宜开发虹鳟鱼养殖业,无疑是广大养殖户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又一致富之道。
四、养殖什么淡水鱼赚钱
养殖什么淡水鱼赚钱?
虹鳟鱼,这种鱼生活在热寒交接,养殖技术高,但是一旦掌握技术,就可以独霸一方市场,实属名贵鱼种。
虹鳟鱼养殖技术
一、虹鳟鱼的习性
虹鳟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湿较低、溶氧充足、水量流沛水体里。属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凶猛。仔鱼以浮游、底栖和水生动物为主。一龄鱼开始吞食小杂鱼和两栖类。成鱼摄食鱼类等。在14℃条件下,一年可达100~200克,二年400~1000克,寿命8~11年。最大体,饲养条件下7.5千克,天然水体中可达25千克。
二、虹鳟鱼的养殖
1、亲鱼培育:水深 1~1.5米,沁底砂砾,水温10~14℃,密度每平方米1~3尾,雌雄比1∶1。采卵前期每天更换清水,虹鳟怕光,每天光照在12小时以下。秋冬投喂蔬菜,每年投动物性饲料占总量20%~30%,植物性饲料占55%~70%,采卵采精前投喂一些新鲜小杂鱼。
2、人工采卵授精:产卵前1个月左右,可见雄亲鱼厮打追逐雌鱼现象。雌鱼用尾鳍在浅水处挖坑筑巢,体色渐暗,泄殖孔红而突出,腹大,物摸有游离卵粒感觉,则已成熟。雄鱼体色变黑,粘液减少,泄殖孔柔软,轻压鱼腹有白色精液流出。采卵前三天停食,应先采卵后采精液,采卵后用等渗液冲洗,后挤出精液,用羽毛轻搅半分钟,加少量淡水,让鱼卵充分受精,略加搅动,加较多淡水,冲洗过多精液,再加更多淡水,静止,30~60分后卵吸水具弹性。受精后倒入孵化盘孵化。期间避免振动,均在遮光条件下进行。
三、虹鳟鱼的饲养
1、养殖场:须具备仔鱼、鱼苗、鱼种、成鱼、亲鱼池,除亲鱼池用土池外,其他以水泥池为好。
2、饲养管理:关键在于溶氧、水温和饲料。溶氧每升在6.4毫克以上,水温10~18℃。刚孵出鱼苗头以吸收卵黄为主,20天后开食以蚕豆浆洒在池上游,少食多餐。开食后两个月,将动物骨、肝搅碎拌少量豆饼粉投喂。到当年年尾为鱼种期,此时摄食量多,生长最快。第二年即成鱼期,主投商品饲料。另外根据鱼种大小调整放养密度、进出水量。
四、常见病防治
1、水霉病:发生在鱼卵孵化期,水霉病菌在死卵上着生,菌丝包围感染健康卵,经20小时,卵窒息而死。
2、小爪虫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病鱼体可见许多小白点。
3、车轮虫病:其寄生于皮肤和鳃上引起,病鱼呼吸因难,在池底集群,行动慢。
4、三代虫病:该病侵袭鱼种皮肤及鳍,病鱼极度不安、不时拼命挣扎。
5、肠炎病:成鱼易患此病,肠道发炎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
以上病情主要防治方法:
(1)定期给病体清毒、浸洗,主以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硫酸铜等低溶度溶液浸洗,或以食盐水,也能把死卵、菌体分离出来。
(2)加强饵料工具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严忌投喂变质饲料。增喂维生素类食料特别是维生素E,强化治疗结合改善环境防止衰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