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高血压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发病率,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群。
高血压,应该怎么办?高血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其最大的危害在于长期血压升高会致靶器官受损,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患者发现血压升高,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
1、及时就医:高压180mmHg,低压76mmHg,属于单纯收缩血压升高,常见于老年患者。不过,首先应明确一点,血压升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压。所以说,偶尔一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注意一周内连续测试3天,若发现血压都升高,则可确诊为高血压,并遵医嘱及时进行治疗。
2、必要的药物治疗:对于轻微血压升高者,或是年轻高血压患者,一般可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若干预无效,血压仍持续升高或是年长的高血压患者,或是伴有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应及时开始药物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案,一定要综合权衡患者的用药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3、生活方式干预:这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注意的,正确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稳定血压,还可提高降压药的疗效,患者无论是否用药,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应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同时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为原则,少食动物性食物、多食蔬果、豆类等;应加强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坚持每天运动30min;应戒烟戒酒;注意情绪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切忌过劳、熬夜等,保证充足睡眠等。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自测血压升高的病人首先需排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具有发病年龄轻,血压绝对值高,单药控制效果不佳等特点。 首诊高血压患者需每天自测血压两到三次,连续观测三天,如血压大部分高于正常值,则可诊断高血压,需药物治疗,最新美国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标准定为130/80mmhg,我国高血压及欧洲标准仍为140/90mmhg。年龄低于70岁,血压控制最佳范围为130/80以下,年龄大于70岁血压维持在140/90mmhg左右。 如合并脑梗塞,脑出血患者需根据脑部病情调制血压情况。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患上高血压,临床教育很重要的,这3个课题建议患者们都掌握一下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因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产生病变的重要原因。
而高血压之所以这么令人“风闻丧胆”,其原因也在于高血压跟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也是导致老年人残疾、死亡的重要因素。
面对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对老年人进行治疗时,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一环。不仅能够有使患者的保健意识增强,使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还有于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课题一:高血压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最好?
高血压有无最佳的服药时间?说不准,根据医嘱,有些人需要在
早上起床的时候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血压往往比较高,而有些人则要在晚上的时候服药。
总的来说,这点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切勿擅自更改。一般来说,清晨的时候,人体血压较高,也是较为容易出现事故的时间,高血压药物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服用。
课题二:对于患者而言,在早晨服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对于不同人来说,使用的降压药效果各有不同。对于一些服用长效降压药的人来说,正常只需要每日服用一次药物即可(或遵循医嘱)。而短效降压药,如(立君宁)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这种,则一天需要服用2~3次的药物。虽然这种药物需要多次服用,但也有其优点,该药物能够快速达到血药浓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达到平稳血压的目的。
PS:服用降压药有两个重要原则,一个是严格遵循医嘱,另一个是要坚持“终生服药”,这样血压才会平稳。
课题三: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高血压呢?
1、改善膳食结构。
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饮食问题,喜欢重口味食物,钠盐摄入过高,渗透压过高导致的。
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应该尽量减少日常摄入盐分的量,少放盐、少吃一些含盐量高的腌制品或咸菜。
除此之外,高血压还要控制肥胖问题,避免摄入过量脂肪,引起肥胖,加重心血管的负担。
2、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对血管不利的胆固醇,改善血管的弹性,令血压趋向稳定。
3、戒烟戒酒。
香烟和酒精中的成分会刺激我们的神经中枢,刺激肾上腺素,令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虽然这些状况在停止之后有所缓解,但长期抽烟喝酒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