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便秘的困扰。便秘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说无法每天都排便,粪便干硬等都是便秘的现象。当然,便秘问题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生概率相对较大,因为人体肠道的蠕动能力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人们的消化能力也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另外一个主观原因就是老年人从事的日常活动会相对较少,消化情况也会因此而没那么乐观。
当然,不管便秘发生在哪个年龄阶段,更重要的是大家面对便秘这个困扰时应该怎么样去解决呢?首先饮食方面应该多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豆腐,南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都喝一杯温水,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肠道的蠕动。
然而有些人认为通过控制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来解决便秘问题效果太慢,便秘是否可以喝油呢?喝油确实是可以通便秘,尤其是植物油,比如说芝麻油,豆油,橄榄油等。因为油具有润滑肠道,分解脂肪酸的作用。但是,喝了太多的油容易患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所以说,如果长期存在便秘问题的话并不建议通过喝油去解决。而且人们也应该意识到便秘问题不是简单地喝点油就可以的,应该养成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
指导专家:孟岩,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擅长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肝脏胆囊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据说是可以的,之前一个网友分享过 火麻油+蜂蜜 ,你可以试试
说一下具体吃法:准备一罐蜂蜜+一瓶火麻油(最好是一级的,纯度最高,作用更好),然后放入杯中,加入温水,搅拌饮下。
肺癌晚期便秘怎么办?吃什么好?
肺癌晚期便秘往往是药物引起的,一些化疗后的止吐药就会让患者便秘变得严重,建议吃一些容易消化和粗纤维的食物,还要外用开塞露,可以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和番泻叶来通便。多吃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休息。
对于癌症晚期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病人无痛苦的离开?
几乎所有晚期癌症患者,都要承受无尽的“疼痛”折磨,日以继夜。因为是晚期癌症,已病入膏肓,其疼痛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癌症患者受病痛折磨,本来生活起居就很难自行料理,生活质量本来就已经很低了,加上钻心的“癌痛”,就更别提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了。终日饱受“癌痛”的侵袭,患者的情绪自然跌入低谷,而例行的吃药打针、放疗、化疗,也在变相地折磨患者的心灵。有时候,在剧烈的疼痛催化下,患者有可能会丧失治疗的信心和继续活下去的勇气--生不如死的痛苦--像幽灵一般缠绕着患者的身心。甚至会让患者产生厌世情绪、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
癌痛等级的评估:
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前提是要学会癌痛等级的评估。要把患者的癌痛分为轻、中、重三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0~10级疼痛评价量表。医生向患者提问请他回答:“若0为无痛,10为你能想象的最痛,那么你现在的疼痛是几级?疼痛最重时为几级?最轻时为几级?”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药物治疗癌痛很重要
大部分癌痛可以通过病因治疗或对症治疗而得到缓解,癌痛严重影响癌症病人的的生活质量,改善癌痛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规范使用止痛药可以治疗治癌痛。规范用药三原则是指: “无创给药”,就是采用口服给药的方法。 “按时给药”,根据用药规定按时按量给药,不应随便停药,等病人疼痛难忍的时候再吃止痛药这是错误的观念。 “按阶梯给药”,轻度疼痛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中度疼痛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重度疼痛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1.一级止痛药:阿司匹林(非阿片类止痛药代表)
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
如果癌症患者并非剧烈疼痛,一般应选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止痛药。使用“阿司匹林”镇痛,对于轻中度癌痛的患者来说,副作用相对较少,而且也能达到镇痛的效果。专家周小寒建议,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一般应首选非阿片类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疼痛继续加剧,才在非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上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
2.二级止痛药:可待因(弱阿片类止痛药代表)
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
氨酚双氢可待因属于二级止痛药,适用于中重度癌痛的患者。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可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它的解热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更快更强,而且避免了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可待因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一方面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部分可待因的量。
3.三级止痛药:吗啡(强阿片类止痛药代表)
适用于:重度疼痛患者
大家对“吗啡”的认识度应该不亚于“阿司匹林”。一想到“吗啡”,就不禁会想到“毒品”。的确,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是从鸦片当中提取出来的。盐酸吗啡片是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有镇咳作用。至于常为大家担心的“成瘾”(即心理依赖),在癌痛治疗中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多年来国内外经验表明,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产生心理依赖者实属罕见,因此,对用吗啡治疗癌痛产生心理依赖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晚期癌症患者,是这个世界上尚活着的、最痛苦的一部分人!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更难过的是肉体上的痛苦,如何才能让癌症患者最少痛苦、最多尊严的离开人世?
要做好这一点,不仅仅是医生、护士的事,更要包括家属、心理师、宗教师、志愿者在内的一个团队共同努力。除了首当其冲的“身体痛苦”的症状的治疗,还有“心理”和“灵性”的关怀和照顾。
国外这方面比我们要做得好,我国台湾地区这方面做的也很好。他们的安宁缓和医疗让晚期癌症患者获益很大。对于身体痛苦,医生应该具备规范的全局医疗知识,应该对病人和病情仔细分析,如果癌症完全不治疗,会怎样进展与恶化;开刀会怎样,不开刀又会怎样,其他各种治疗需经何种过程,费用如何,效果会怎么样。要把各种情况、利弊得失说清楚,最后的自主权,也应该还给病人。医生治疗之余,也要学会权威病人,因为医生在病人面前更像是救世主,可以说医学不仅仅是手中的手术刀和装在瓶子里的药!对家属来说,要信任医生,不要以为癌症末期时不治疗,等在那里就会好死,而是看怎么样治疗,病人受的痛苦最少。有些晚期癌症,不治疗,会更痛苦,比如肠癌晚期,不开刀、不做药物治疗,肿瘤大了就会堵塞肠管,造成肠梗阻,病人就非常痛苦。再比如,多发骨转移的癌症疼痛,用吗啡,疼痛是减轻了,但会呕吐,会便秘,你说孰轻孰重?因此,医生应权衡利弊,做好防范。
姑息安宁舒缓医疗之余,家属陪护、鼓励、关心万万不可缺失,很多现实情况,是家属因工作在身没法陪同,只能请护工代照料,你想想护工能照顾到位吗?尤其是对于一些临终阶段的病人,建议家属即便请假也要多陪床,不但能帮助生活照顾,更能减轻患者的孤立感、压抑感,有条件的可以定期请心理师、宗教师给患者做一些适当的心理和灵性的关怀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