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肌梗塞不能乱吃,日常应遵循5个饮食原则!第一、吃低胆固醇和低脂肪的饮食
这主要包括多吃玉米油和菜籽油、以及芝麻油和花生油等,还有大豆油等可作为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避免食用高胆固醇、过多动物脂肪、以及动物内脏,同时也要多吃大豆制品,每天总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好。
第二、控制总热量摄入量
肥胖患者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心脏周围脂肪过多,压迫心肌,导致心肌功能减弱,因此,要控制体重,限制总热量,要严格地控制好每日卡路里的摄入量。
第三、保持食物松软和少吃多食
由于心肌梗塞患者的泵功能低,导致胃肠粘膜功能减弱,血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通常需要吃容易消化和半流动的软食物。同时,也要控制好食量,否则,由于腹胀,腹腔器官内的血流会相对增加,反射性地减少流向冠状动脉的血流,容易诱发心律紊乱,加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的程度,以及严重的猝死。
第四、要限制盐的摄入
血管对各种高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动脉痉挛,血压升高。钠还具有很强的吸水作用,盐太多,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可以直接增加。因此,心肌梗塞患者每日盐的摄入要控制好。
第五、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的补充
微量元素中的镁和碘在降低血清胆固醇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钙盐和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维生素C能预防出血,促进伤口愈合,增强血管弹性。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草莓和西红柿、猕猴桃等。而且海鲜也含有较多的碘,如海带和紫菜、鱼虾等,可在日常饮食中交替食用。
我是营养科谭涛峰主任,专注分享医学、癌症康复方面相关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关注、留言,有问必答。
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与我们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但要说食物会引起死亡发生,未免过于危言耸听,食物并不会直接导致心肌梗死患者死亡,但如果我们暴饮暴食、酗酒,则可能诱发心肌梗死,而心肌梗死本身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常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猝死的发生。
心肌梗死是我们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发生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细胞持续性缺血、缺氧和坏死发生的心脏病。心肌梗死常常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常见的如暴饮暴食、酗酒、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等。所以,对于已有冠心病的患者,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戒烟,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虽然食物并不会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死亡,但不合理饮食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而这些疾病是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所以,我们应注意合理饮食,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少吃腌制食品、烟熏食品等高钠盐食物,少吃肥肉、禽皮、动物内脏、肉汤、油炸食品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吃巧克力、奶油、西式糕点等高糖食物,也要尽量不饮酒,如果难以戒酒,必须严格限制量和频率,避免过量饮酒。
心肌梗死常见的症状是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剧烈,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常不能缓解,且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大汗、濒死感、呼吸困难、放射性疼痛等不适,病情进展迅速者可很快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休克,乃至猝死。需要注意的是,少部分老年人群或糖尿病患者疼痛症状可不明显,易被忽略,而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其他部位疼痛,易被误诊。所以,我们要注意识别,通过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冠脉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诊断一经明确,应及时行血管再通治疗,有条件者可选择支架介入治疗,可以迅速开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血供。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关注@全科扫地僧,获取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