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样,我不知道,反正我父亲被诊断出脑癌后,他就坚决不准动手术,而且连院都没有住,拿到结果当天就要求回家,回来后自己看中药书籍,自己处方去中药店抓中草药回来煎来喝,他活了十年才走的。如果当时动手术的话,可能活不过十年。
癌症病人长期乏力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
很多癌症病人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总感觉浑身软弱无力。病人自己叙述吃的也不差,吃的也不少,怎么总是疲乏,感觉两腿抬不起来的感觉,并且老瞌睡,想睡觉。其实这个叫癌症相关性疲乏,又叫癌因性疲乏,是临床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NCCN指南将癌因性疲乏描述为“一种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续的身体、情感和/或认知方面的主观的疲劳感觉及精力衰竭感,并干扰日常生活及功能”。
癌因性乏力的发生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为65%—100%;接受放疗的患者中为82%—96%;转移患者中可超过75%,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疲劳症状持续多年。
癌因性疲乏的原因包括:1.手术病人遭受巨大创伤,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虚弱引起乏力;2.进食量少,水电解质失衡引起乏力,常见的低钾或低钠性乏力;3.肿瘤生长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机体营养不良引起的乏力;4.部分化疗药物会引起严重乏力感,比如紫杉类化疗药,口服有些靶向药物也会有严重的乏力症状,比如索拉非尼;5.化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下,贫血,病人会有明显的乏力感。
与一般的疲乏不同,癌因性疲乏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癌因性疲乏会损害患者的日常生理功能,降低患者自理能力,影响脏器功能状态及患者情绪状态,导致体质、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癌症患者中途放弃治疗,从而加重病情,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
如何缓解癌因性疲乏:1.减少过度消耗体力的活动,平时可以通过玩游戏、听音乐、阅读等分散注意力。瑜伽作为一项身心运动,被指南推荐用于乳腺癌、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2.加强营养,升白细胞及改善贫血,改善睡眠,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情。3.适当使用一些药物:比如黄芪、人参、茯苓、阿胶等中药,重度疲乏无力者可考虑使用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或者短期使用皮质醇类激素。
肿瘤患者的乏力,通常被称之为肿瘤相关性疲乏,或者叫癌因性疲乏。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
1.肿瘤本身就是一个消耗性的疾病。许多患者发现疾病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少数病人虽然发现得较早,进行了手术切除,但是短时间以内又发生了复发和转移。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病人的体内都有了肿瘤的负荷。强大的肿瘤负荷不能去除,在体内不断的争夺正常的人体的养分,导致营养消耗增多,体力下降,长期乏力。
2.手术的影响。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以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手术对人体是一个较大的创伤, 尤其是一些胃肠道和肝胆肿瘤切除的病人,相应器官的切除,必定会极大的影响消化功能。比如胰腺癌切除的手术患者,因缺乏胰酶等消化酶的摄入,会导致长期营养吸收不良,产生脂肪泻,进一步导致乏力。
3.放化疗的影响。许多恶性肿瘤患者,为了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就必须得接受放化疗。放化疗有可能会对人的骨髓功能造成极大的破坏,这就包括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下降。而血红蛋白的下降有可能会引起贫血,贫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乏力。
4.心脏的问题。部分化疗药物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例如阿霉素和氟尿嘧啶等。心脏的毒性包括了心脏射血分数的下降,进一步引起射血功能不足,进一步导致贫血和乏力。
对于肿瘤相关性的贫乏。解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尽可能的减低肿瘤的负荷,降低肿瘤的消耗对人体的影响,包括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手段,尽可能的减少肿瘤的体积,降低其负荷。第二,增强营养的摄入,西医抗肿瘤无忌口一说,尽可能的摄入鸡鸭鱼肉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第三,采用一些营养心肌保护心脏的药物,尽可能的减少化疗药物对心脏的影响。第四,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纠正,比如,补充铁剂,叶酸,甚至输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