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如何跟医生沟通涉及隐私的病史?

2022年07月17日 09:37:3020

在医生眼里只有病人,只考虑如何准确诊断,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治好病人疾病。如果病人与医生沟通涉及隐私,最好如实回答,这样才有助于疾病准确及时诊断。比如有人患性病,尤其是一些性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或不明显,极易误诊。如果病人不能如实向医生提供有不洁生活史,或爱于面子否认有不洁生活史,医生在诊断时就有可能不往性病方面考虑,从而出现漏诊或误诊,延误病人治疗。所以在与医生沟通时如果涉及隐私,建议还是如实回答,否则最后的还是自己。

看病人的时候该怎么说话?

看望病人时说话还真是要慎言。

人在生病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不佳状态,身体承受病痛折磨、难受不适,心理消极、委屈、难过……

如果是常见普通病,比如感冒发烧、高血压、骨折术后恢复等看望话题还比较轻松,和日常谈话一样,微笑,语气充满关切,也可幽默缓解病人心理压力。

如果是癌症病人,说话注意,别直接谈病情,说些该病引发的其他症状说起,比如疼痛、饮食、休息之类的,别上来就说好多癌症都如何如何……

注意的是,语气要关切、声音轻、鼓励、关心、安慰,送温暖。临走时说过两天再来看你,有啥需要给我打电话,我给你带过来。

如果是垂危或是……此时你给予的是深情温暖目光。

怎样与门诊医生进行有效交流?

门诊就诊沟通:门诊是绝大部分患者看病治疗必须,也是首先接触到的一个环节。在门诊,医生要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要问题,做出初步诊断假设,并开出相应的检查,进一步确诊。在该环节的特点是:等待时间长,就诊时间短;患者目的明确,医生主导性强。那么,在该环节的沟通中,作为患者,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医生最快获取自己的信息呢?

首先,努力平和心态。漫长的等待时间,会让很多人不耐烦。所以,一定不要急躁,以免和医生或者其他患者之间发生不愉快的口角。患者等待的时间长,要想一下,医生也是一直在问诊、开方、治疗。每个人的平均就诊时间短,并不是由单个医生做主导的。

第二,对自己的不适,表述清楚。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得到。因为,都很清楚自己看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要注意,你是否是第一次就诊,如果不是,那么最好把你之前就诊的资料带上,这样方便门诊医生了解你疾病的既往治疗情况,判断疾病的进展,评估严重程度。

第三,对医生开的医嘱,也就是告诉你怎么吃药,什么时间复查,一定要问清楚。门诊治疗不同于病房,医生不会也不能随时了解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所以,患者自身要清楚自己的治疗计划和措施是什么,并按照医嘱执行,且要定期返回门诊就诊评估,直到康愈。

第四,切忌要求医生开检查。很多人在就诊时,有个习惯:医生,我想做个CT,帮我开个CT检查吧!医生问:为什么呀?有些人会信誓旦旦的说:我上网查了,我这是***病,开个CT检查就可以了。但是,医生还没有了解清楚患者情况,就开检查是不符合诊疗规范的,也是对患者不负责的。简单的网络查询,替代不了医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进而综合评估,做出初步诊断假设,之后才能开具相应的检查。

第五,相信医护人员。现行网络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很多人喜欢百度诊疗,也就是上网问一下“度娘”,参照上面的答案和自己比较,去质疑医生是不是开错药啦?开多检查啦?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医疗知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但前提是患者获取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有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网络上的搜索结果,只能作为部分参考,其价值是相对有限的。和医生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就此产生了质疑,进而不遵从医嘱治疗,则是非常不应该的。

如果患者或家属与医生之间就诊疗过程,产生了意见分歧,该怎么办?在诊疗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或者不同医生之间治疗水平的差异。如果你已经对自己的医生不信任,不妨选择其他医生或者转院就诊。

总之,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共同抗击疾病。也许,当今医疗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医患双方,都会为了抗击疾病,而做出最大努力。沟通是交流的基本方式,相互尊重是保证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希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少,希望天下病苦越来越少!

前一段时间正好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但是阅览量并不理想,今天看到您的这个问题,感觉特别的好,正好可以把我想说的再说一遍。

“排号两小时,看病5分钟”,这可能是所有去大型医院看病患者集体的感受。虽然医生也不乐意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一般在大型医院平均一上午,一个医生要看30~60个左右的患者,有一些大型的医院甚至会更多。那么平均下来每一个患者时间肯定不可能太多。虽然每一个患者都是单独的个体,都很重要,但是一个医生要慢慢面对的是大批的患者,每一个患者也都不能怠慢,所以说就造成了现在的这样情况。

那么既然这种情况我们无法改变,如何能更好的在您看病的期间,做好与门诊医生的沟通,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很多人有非常多的问题和想法,想要咨询医生,但是时间有限,所以说如何正确的说出医生需要的信息,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拿一个五十岁女性患者膝关节疼痛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好吧!我们假设一个50岁的女性患者,因为膝关节疼痛来到了一个比较忙的门诊看病,那么在没到您的号之前,您需要考虑如何与医生进行一个比较有效,或者说高效的沟通。一般医生考虑判断病情,会需要以下的一些信息。

第一,具体是膝关节的哪儿疼痛?到底是膝关节的内侧疼痛还是膝关节的外侧疼痛?是膝关节的前方还是膝关节的后方疼痛?对于医生判断病情,都是比较有用的信息。有的时候患者明明是膝盖疼但是到门诊以后看病跟医生说的主诉是腿疼,要知道从大腿根儿到脚趾头,这都算是一条腿,那具体是哪个位置,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判断。很多人觉得我说这句话是废话,但是在临床上,说这样废话的人特别的多。

第二,疼痛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是由于劳累导致的疼痛,还是外伤以后导致的疼痛,是不是由最近生活状态的改变导致的疼痛,比如旅游、爬山、过度的运动、跳舞以及搬家导致膝关节疼痛。如果排除外伤的因素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谢医生临床上经常要问患者疼痛的原因。以上这5个因素,真的是非常常见的诱发疼痛的原因。所以请患者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回忆一下自己的疼痛原因是什么。在门诊的时候,很多患者都说没有什么原因就开始腿疼,但是其实回家以后仔细追溯,基本都是有原因的。那么当您在门诊看病没有排到您的号的时候,可以仔细的回忆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疼痛。当然如果确定没有诱因,也完全可以说,不知道。

第三,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否在用药。这是在门诊看病患者必须要做到跟医生沟通的问题,谢医生几乎门诊所有的患者都要问一遍,有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甲状腺等一些特殊的疾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而且是糖尿病病史比较时间长的患者,出现了膝关节的疼痛,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膝关节的血栓,或者说是患者长时间的行走降糖,导致的关节出现软骨损伤出现的疼痛。所以建议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并且知道自己血糖具体情况的患者,一定要在门诊看病的时候跟医生说明自己的糖尿病情况,而且,最好能说明自己目前的血糖水平。

再比如患者因为心梗做过心脏支架,正处于支架术后的抗凝期,那么此时,您一定要与医生沟通,因为医生给您选择药物或治疗措施的时候,可能会跟普通患者很大的不同。

第四,是否曾经治疗过,接受过什么样的治疗措施?如果您在其他的医院门诊或者是住院部已经接受过治疗,做过相关的检查,那么请您一定要把资料带全,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您看病非常多的时间,临床上每天都能遇到这样的患者,谢医生会询问他做没做过检查,患者说做过了,那么拿来了吗?人家回答:没有在家呢。

我们拿假设的这个膝关节疼痛的大姐来说,如果她已经做过膝关节x光的检查,那么此时有一个基础的检查,可以会非常好的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并会根据初步的检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再假设这个老大姐已经在当地医院进行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疗效一般。那么您及时的跟医生沟通以后,也会方便医生给您节省时间,筛选其他的治疗措施。

而如果您吃了一些其他的药物,也请您把药物的药盒拿来,方便医生更好的判断您的药物是否对症和筛选,其他可能效果更好的药物。因为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吃的药自己根本都记不住是什么名字,很多人会觉得是玩笑,但是我告诉您这是真事儿。

第五,是否有运动习惯?是否有运动习惯主要是针对于一些骨科疾病的患者,比如长时间打高尔夫球的患者可能会诱发腰痛,如果长时间跑步的患者可能会诱发脚踝以及膝关节的疼痛。比如有一些老年女性,长时间跳广场舞就非常容易出现腰腿疼痛,能详细的与医生告知是否有这些运动习惯,也会很好的帮助,医生帮您筛选出疾病的原因。

第六,更年期女性请告知医生您正处于这个特殊的阶段。很多女性在更年期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多汗无力,周身的关节疼痛。那么告知医生,您正处于更年期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判断病情。而且很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朋友容易出现绝经期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非常讨厌的疾病,但是也是一种完全可以被治疗好的疾病。告知医生您的更年期状况,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准备好的患者与没有准备好的对比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还是来拿膝关节疼痛的这位大姐来举例子。

好的描述:医生,我今年50岁了,现在正处于更年期,没有什么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这样的问题。但是我喜欢跳广场舞,每天大概要跳两个小时左右吧,大概三个月前我开始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当时在别的医院做了膝关节x线片子,这是我的片子。之后进行了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打了三针,但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效果。关节还是疼痛,您看看我该怎么办?(说完一分半左右吧)

一般的自我描述:医生,我菠萝盖疼了三个多月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你看看我…………(一堆和治疗无关的话)在当地拍了一个片子,我还忘拿了。在当地我们医院给我打了三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针,现在还是疼,你看看咋办吧。(不打断她可能要说十分钟,后面一堆患者在等待)

在临床上,这种一般的自我描述是最多见的,能描述好的患者可以说凤毛麟角。虽然医生也会一步一步的把需要了解的因素问出来,但是一问一答之间可能会耽误大量的时间,会对门诊后面排号的患者造成一定的时间影响。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或者说有其他的意见可以在下方留言,或私信我,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