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怕热、多汗、易怒、消化快、腹泻、消瘦、心悸等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临床综合征。引起甲亢的病因包括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状腺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以及孕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性一过性甲亢。其中graves病甲亢占所有甲亢85%以上。
碘作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原料多了,甲状腺激素可能合成就会增多,因此,甲亢时,要减少原料,减少碘的摄入量,因此富含碘的海鲜应避免食用。
甲亢还需要给予合理的规范性治疗,比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131放射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甲亢在生活中,仍然需要改变部分饮食结构及工作运动均应有所调整。饮食首先禁食碘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白菜等海鲜产品,建议食用无碘食盐。运动方面避免剧烈运动,如马拉松,冲刺性短跑等,学生应体育课时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坚持规律生活方式,不劳累,不熬夜,不吸烟,不饮酒,同时不建议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工作。也不建议汗蒸,因为甲亢可影响心脏,是心脏处于高负荷状态,高温条件下,劳累,熬夜等方式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疾病控制。
(2018年6月23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临床大宗数据表明,甲亢发病率的上升,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过度食用含碘食物。
尤其是在沿海城市生活的人,平常多以海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海鲜里含有较多碘,摄入较多含碘食物会导致甲亢的加重,使病情迁延不愈。
引起甲亢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异常升高。而身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最主要原料就是“碘”。如果原材料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甲状腺激素就会源源不断,对病情的控制,百害而无一利。
我所在的城市不是沿海城市,甲亢的发病率不是非常高,而一些其他沿海城市的发病率,相对来说就高很多了。
人体每天也要摄入正常量的碘,以满足身体正常所需。轻微甲亢的病人可以吃少许海鲜,解解馋还是可以的,并没有绝对禁忌。
但是,如果有甲亢型心脏病等,应该尽量避免食用。此类病人应避免过多吃海鲜,尤其是海带、紫菜、苔条等高碘食物。特别是在冬季,要少吃海鲜火锅。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甲亢患者可以喝茶吗?
甲亢患者不可以喝茶。甲亢患者喝茶水会使甲亢患者的这些症状加重。所以最好是不要喝一些浓茶。如果非要喝茶,建议喝一些含咖啡因比较低的茶。甲亢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习惯。注意的就是要低碘饮食,海里的产品比如海鱼、蟹、虾以及海藻类的东西都不能吃。
甲亢能喝熊胆茶吗?
甲亢的患者喝熊胆茶是不影响疾病的,此病在急性期的情况下是不建议喝此类茶水,原因是由于甲亢的急性期可以出现烦躁,易激动、心悸、心慌、以及失眠的症状,一些茶水有兴奋的作用,因此说在急性期不建议饮用此类茶水,及时的根据检查的甲状腺激素来进行服用抗甲状腺激素的药物治疗。
补气固表的黄芪,可以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吗?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可用于以下几种病症:
1、脾肺气虚、咳喘气短;
2、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中气下陷之症;
3、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
4、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
5气虚血滞导致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
6、气虚津亏的消渴等症。
黄芪有两种,一种为生黄芪,一种为炙黄芪,生黄芪是补气的,可以排脓止痛,炙黄芪以补中益气为主,但炙黄芪容易上火,现在多用生黄芪代替。黄芪属于补益药,补中气、卫气,药效比较缓,最好煎服,经常用才能有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根据中国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黄芪中除了一些微量元素外,主要包括黄芪多糖 、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类化合物等 68种有效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抗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黄芪可以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吗?不可以,黄芪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黄芪作为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气虚之人。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说话没劲、动辄出汗、肚子大但很软、虚弱无力等。
对于一些没有非常明显气虚体质的人,长期吃黄芪,有可能会导致阳气过盛,从而损耗津液和阴液,导致阴阳失衡。黄芪本身是一种甘温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即使泡水喝也可能导致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类似于上火的表现。
黄芪作为补虚药,只有虚了才补。如果身体健康,并无虚症,随便乱补,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气血不和。另外,体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等人均不适宜用。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要请医生根据你的体质来用药,要对症下药,不能随便乱用。
其实如果是像泡茶一样泡黄芪水喝,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黄芪的药效通过浸泡是很难全部泡出来的,是需要煮一小会才可以,单纯的泡不能让药效发挥作用,有些浪费。
另外,有些人喝泡黄芪水会有上火的症状出现,也是不适合喝的,所以没病并不推荐泡黄芪来养生。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黄芪的作用很多,效果不错,但大多数人泡服黄芪都会引起身体不适
黄芪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体虚的朋友会用它来制作保健食品,比如说用它来泡水或者是熬汤来进行滋补。
但对于中药来说,它的效果有些强,不属于温补的范围,使用不当会导致上火的症状出现,如果血压高的患者持续服用一段时间,还会升高血压。
黄芪的正确用法应该是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但很多人掌握不了这个度,不会搭配,并且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搭配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尽量还是不要单独的使用它来养生,效果好是好,但也容易适得其反。
黄芪的使用需要辩证,不懂的人会产生副作用
黄芪是一味药效很强的中药材,它比较适合虚胖的人服用,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一身宣肉,走路直喘的这种人,大部分这种人都属于脾虚湿气重的,所以黄芪是比较适合脾虚湿重的人服用。
但湿气又分为湿热和湿寒,黄芪比较适合湿寒的人服用,湿热的人,多是脾阴虚,阴虚的体质容易上火,中医叫做阴虚火旺,这类人如果吃黄芪太多,又会助火,加重患者上火的程度。
而阴虚的人想要使用黄芪,就需要搭配其他中药,比如说麦冬,熟地,天冬等滋阴的药材。
黄芪泡水每天不要喝太多,一次使用最多15克
黄芪泡水效果确实不错,但对于养生的人来说,使用不当引起上火的症状是常有的事,所以使用黄芪泡水来进行滋补,一定要控制好量,每天不要超过15克,泡的水杯可以多次添加热水,不用更换黄芪,做到一天更换一次黄芪,不超过15克即可。
另外,有些朋友会在网上找到养生方子,使用的黄芪量比较大,劝大家轻易不要尝试,量大效果强,容易导致心慌心悸,心烦气躁以及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出现,对于血压控制不是很理想,容易出现其他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用到黄芪泡水,每次都量不要太大,治病就需要辩证使用,谨防上火或其他副作用出现。
喜欢请帮忙点个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