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担心糖尿病会影响自己的寿命。而实际上,得了糖尿病并一定会减少您的寿命,还可能会让您比普通人更长寿,关键取决于个人的做法。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说白了就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如不合理饮食,平时总是大吃大喝,暴饮暴食,造成能量摄入超标,导致肥胖。比如说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也容易导致肥胖。肥胖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个体有效的胰岛素循环浓度发挥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能力减弱,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而最终使机体出现高血糖。吸烟酗酒、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血糖,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服用降糖药物,还要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而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还能让您的生活健康合理,避免其他慢性病发生。而一些没有糖尿病的人,如果平时不注意生活方式,哪怕没有糖尿病,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其他慢性疾病,而影响寿命。
总结来说,糖尿病患者只要能够积极控制血糖,就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还会让您身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发生,甚至比普通人更长寿!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体高发的一种疾病,也在担心糖尿病是否会缩短寿命的问题。但实际上,患有糖尿病与长寿是不冲突的。根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如何做到长寿呢?
第一,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能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七个小时左右是最健康的,如果睡眠时间小于六小时,那么,患有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多两倍。同样地,睡眠时间过长,大于九小时以上,患有糖尿病的机率也会增加。因此,保证每天睡七个小时是最健康的,有利于长寿。
第二,严格把握好糖分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是不可以直接食用葡萄糖或者是蔗糖的,但可以食用果糖。因为吃葡萄糖和蔗糖会导致血糖上升,而果糖的分解不同于葡萄糖和蔗糖,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葡萄糖、蔗糖,可以吃果糖。
第三,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除了避免摄入葡糖糖和蔗糖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多吃新鲜蔬菜。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不仅仅可以预防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的急速上升,还对胰腺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要想长寿,就需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哪些食物易引发糖尿病?
在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都在上升,而我国更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它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糖尿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五种食物会使糖尿病发作,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
五种食物会使糖尿病发作,是指哪几种?1、甜菜
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合理的饮食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讲究饮食的合理化才能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少吃甜菜,甜菜虽然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里面含有许多的抗氧化物质,但是甜菜里面含有的糖分也是比较多。如果总是吃甜菜容易因为糖类物质摄入过量而出现血糖明显升高的情况。
2、白粥
粥一向被人们视为暖胃养身的好食物,国人尤爱喝粥,它还是常见的“病人食物”。与其他主食相比,白米粥更容易消化吸收。但糖尿病患者却是不宜喝粥的,因为大米加热熬煮的时间越长,淀粉糊化就越充分,越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得餐后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另外,白粥饱腹感不好,喝完很快就会产生饥饿感,如此往复,血糖也会升得快。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喝粥,以免血糖失控。
3、油条
油条是一种含油脂比较高的食物,它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高温油炸,所以它含有的热量是非常高的,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将它当做早餐来食用,特别是油条配豆浆是早餐必选,可能对于正常人来说经常吃油条没有什么,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经常吃油条不仅会导致肥胖,而且还会让血糖上升不稳定。
4、土豆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人多吃一些蔬菜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生活中有很多蔬菜并不是糖尿病人可以随便食用的,就如土豆,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在进入身体后会转化为糖分,如果糖尿病人经常食用土豆就会让身体内的糖分堆积过多而让血糖上升。
5、肥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个人饮食需要十分谨慎,如果没有注意饮食的健康合理,有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而影响健康。肥肉含有的脂肪量是比较多的,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不注意脂肪物质的限制,大量进食高脂肪的肥肉,有可能出现血脂升高的情况。血脂升高的过程中其他指标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血压、血糖的波动。因此,想要控制好血糖就应该少肥肉的摄入。
身体出现6个情况,可能是糖尿病来袭的信号!1、口干舌燥
糖尿病来临之后身体受到影响,很多人的口腔就会感觉到难受,补充足够的水分一般不会出现口干舌燥感觉,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就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经常性感觉到口干舌燥,这也是糖尿病的一种信号。如果有口干舌燥的现象,应该重视血糖的控制,让血糖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防止糖尿病影响导致口干舌燥现象明显。
2、视力变差
在很多人都喜欢躺着玩手机,这样很容易就引起了近视眼,所以当我们的视力变差时,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近视导致的,其实不然,患有糖尿病的人血液中的葡萄糖上升,眼球受到影响出现歪斜的情况,从而影响到视力,长期的视线模糊也要考虑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
3、伤口难以愈合
正常的皮肤治愈能力是比较强的,一个健康的人在平时受到一些小伤的时候会很快愈合,但如果发现自己在出现伤口后总是难以愈合,反复出现并且会出现感染的时候要注意,这有可能是糖尿病发生导致。由于糖尿病的发生会让皮肤粘膜的血糖过高,这样就很容易让皮肤的免疫力下降,让细菌容易附着在上面而导致伤口反复出现。
4、皮肤瘙痒
因为糖尿病主要是高血糖引起的,刚出现高血糖之后,可能会导致全身皮肤出现干燥瘙痒的症状,可能有些人还会出现阴道瘙痒和真菌感染以及毛囊炎等皮肤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般是无法根治的,如果出现久治不愈的现象是,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引起注意,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向你发出的信号。
5、手脚经常感觉麻木
如果发现自己的手脚感觉麻木,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特别是在出现伤口或者是按压手脚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时,就要及时进行血糖监测,这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发生导致神经系统受到影响。
6、体重短时间内快速下降
糖尿病在发生后会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让患者的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减肥的想法并且饮食在正常的情况下体重不断下降的时候要注意,及时进行血糖监测。
生活中如何稳定血糖,预防糖尿病呢?1、少吸烟
如果想要保持血糖稳定,晚上应该少吸烟,这是让血糖维持稳定的重要措施。本身吸烟就容易加速疾病发展,还会诱发某些严重疾病,而很多人已经有糖尿病在影响健康,晚上还总是喜欢抽烟,烟草中有害物质摄入过多也会降低胰岛功能。
2、补硒——蒿稀绿茶,稳定血糖
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人体缺硒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诱因之一,会导致一系列糖尿病症状及并发症出现。补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水平,有利于病情本身的控制,可防止病情加深、加重。
日常补硒可以喝点蒿稀绿茶,因为蒿稀绿茶产自紫阳富硒生态谷,硒成分达到150ug/kg,比我国非富硒茶地区茶叶平均含硒量高5.5倍,人体可有效吸收茶叶中的硒元素。
3、控制血压
不少糖尿病会合并高血压,所以这两种疾病也常常会被成为“姐妹病”。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要控制血压需要在生活中关注血压的情况,除了经常测量血压外,如果头痛、头晕、心悸等高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4、坚持运动,减重
运动可以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燃烧脂肪,帮助减肥减重、降血糖、降血脂。坚持每周至少150 分钟(或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2-3次抗阻运动,比单一的运动更有优势。可以选择快步走、做操、打太极拳、游泳、爬楼、骑单车、慢跑。肥胖和超重可使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增加日常的活动量,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和阻力锻炼,使体重减少5%。
1、根据身高、体重、活动度计算食量。如手测量法则,每日主食量不超过两个拳头,蔬菜尽量选择叶类,两手能捧起来的蔬菜为每日的定量,或不超过500g。油不超过25g,肉制品,大小不超过手掌心,厚度以小指来衡量。多选择鸡、鸭、鹅家禽类,以及水产品,如鱼、虾;
2、避免食用香蕉、冬枣、柿子、荔枝、桂圆等含糖量高的水果。苹果、橘子、柚子、猕猴桃类水果可以适当食用;
3、建议每天保证200ml牛奶,或豆浆,每日进食一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