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哪种常见食用油最健康?

2022年06月06日 19:30:1238编辑

油健不健康主要看它所含的脂肪成分是好是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量少的油更加健康。

一般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好,液态油比容易固化的油好!但搭配使用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更有助于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常用的健康植物油有以下几种,表里列出了等量油的脂肪成分含量。

评判好坏的方法也很简单:

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多越好,它们都对健康有好处;

饱和脂肪越少越好,它对健康有害。

比如,核桃油的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都比亚麻籽油多,而且饱和脂肪比它更少。所以等量食用,核桃油比亚麻籽油更健康。以此类推,可知哪种油更好。

为什么不饱和脂肪酸多了好?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少了好?脂肪酸饱和还是不饱和看的是:分子结构中是否有不饱和碳键(C=C)。

我们按照不饱和碳键的数目来区分脂肪酸类别:

不饱和碳键越多(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越不稳定、流动性越强,在身体内“游走”的就会越顺畅,含这种脂肪酸多的油就会越轻薄,如橄榄油。

不饱和碳键越少(如饱和脂肪酸),结构越稳定、越容易成固态,由其构成的生物组织就越僵硬,越容易沉积在身体内部,造成堵塞,如猪油。

如果上面说的太复杂看不明白没关系,记住下面这段就好:

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降低人患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也有研究说这种脂肪有助于降低早死的可能性;

饱和脂肪酸会提高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质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高血脂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除了饱和还是不饱和,脂肪酸分子链条的排列也会影响脂肪的好坏,有顺势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之分。这又是一个复杂的的化学问题,不过多介绍,您记住以下原则即可:

顺式脂肪酸是好脂肪,多为液态;

反式脂肪酸是坏脂肪,多为固态或半固态,会干扰身体代谢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增加血管内有害血脂和脂蛋白。

所以买油的时候看下成分表,标签上有“部分氢化”的油不要选,它是反式脂肪。

怎么吃油最好?1.选健康油,用合适的烹饪方法

核桃油,含有益于心脏健康的皮Ω-3脂肪酸,可搭配甜点有独特的坚果味。

亚麻籽油,富含Ω-3脂肪酸,但若正在服用血液稀释剂,要避免使用,否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最好用于凉菜。

葡萄籽油,饱和脂肪含量低而烟点高,适合各种烹饪和烧烤。

芝麻油,对心脏有益,适合给调料或酱料中添加。

菜籽油,其饱和脂肪含量低,可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可以安全地高温烹饪。

橄榄油,有益心脏健康,适合快速炒制或者烘烤,不适合油炸。

鳄梨油,即牛油果油,可改善胆固醇水平、促进某些营养素的吸收,烟点高,适合高温烹饪。

不同油的适宜烹饪方法总结如下。

2.用油量

适量使用植物油,每人每天25g(约2.5汤匙)。

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0%,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10%左右。可选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不超过总能量的1%。少吃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高温精炼的植物油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红肉动物油脂。3.谨慎食用下述2种油

椰子油,椰子油中含有大量的中链脂肪酸,人体难以将其转化为可储存的脂肪。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有高胆固醇的人避免使用椰子油,摄入大量的椰子油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难以保持在健康范围内。

棕榈油,饱和脂肪含量很高。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由于糖尿病患者有心脏病的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饱和脂肪的摄入情况,避免像棕榈油这样的脂肪来源。

小贴士:日常生活中多种食物油混着吃才能使营养更均衡。要是一不小心吃油腻了,可以适当吃些水果,清爽解腻。以上内容由“问上医”整理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想了解更多权威、有趣的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消费者在注重其原料是否为转基因食品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其制作工艺。压榨油由于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有专家将其视为高品质食用油。据了解,目前食用油生产工艺分为压榨和浸出两种,国内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花生油采用的是“压榨法”,多数大豆色拉油则选用“浸出法”.简单地说,压榨油的加工工艺是“物理压榨法”;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压榨法由于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榨出的油各种成分保持较为完整。“鲁花5S纯物理压榨工艺”经过创新,采用无水脱磷技术,解决了成品油中酸价超标的问题。但压榨法有一大缺点,就是出油率低,这也是其价格较高的原因。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压榨油不经过高温提炼,所以产品不经过脱臭、脱色、脱脂、脱胶等工艺,采用的是物理提取法,所以油品浓度高,挂壁时间久,更加醇香。消费者可通过对比来辨别压榨油。

食用油营养价值首选:色拉油:可以生吃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杂质极少。 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另外维生素E含量也比较丰富。色拉油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菜肴,其中菜籽色拉油富含油酸,热稳定性好于大豆色拉油,适合作为日常煎炒食用油。大豆色拉油富含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可达50%以上。但大豆色拉油不耐高温,所以不适合用于强火爆炒和煎炸食品。

花生油:挑选品牌 高级花生油是较高档的烹调油,含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 特,所以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半固体混浊状态。它的浑浊点为5℃,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花生容易污 染黄曲霉,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很不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 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因此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

茶油:预防心血管疾病我国有些地区盛产茶油。茶油的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有类似之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90%以上,主要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73%之多。亚油酸含量仅为16%.由 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未精炼的茶油有令人不舒 服的气味,必须精炼之后才能食用。精炼茶油的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玉米油:降低胆固醇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种子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 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 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 炸。

黄油:老人最好别吃黄油含脂肪80%以上,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还有30%左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黄油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香气浓郁,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烹调油脂。其中维生素E含 量比较少,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

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 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 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 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 例约为1∶3.5,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 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呈淡琥珀色,精炼后呈淡黄色,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 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

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 的优势在于,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据研究证实,亚酸、亚麻酸等多不 饱和脂肪酸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 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 香,可用来炒菜,但用于凉拌会食物增加特殊的风味。

黎明(营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川西南医大附属中医院营养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