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我国乙肝患者没有1个亿这么多,慢性乙肝患者大概在2000万左右。你说的超1亿应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两者区别】
1.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我们检查乙肝两对半的时候,HBsAg阳性,也就是第二个阳性,但是肝功能是正常的。
2.慢性乙肝是肝功能出现了异常超过6个月。感染了乙肝之后有一段比较长的免疫耐受期,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乙肝病毒躲在肝细胞里面,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去管它,两者相安无事。而过了免疫耐受期之后,进入免疫清除期,这个时期免疫系统识别了乙肝病毒这个敌人,就要杀死病毒,但是病毒在肝细胞里面,所以肝细胞也会被一起杀死,因此出现肝功能受损。
【下面讲讲如何养肝的问题】
在我看来,肝脏不在于养,而在于保护。保护肝脏不被各种危险因素损伤,更加有意义。比如,得了乙肝,在怎么养肝,到最后肝功能还是会收到损伤,到最后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只是时间问题。而保护肝脏不被乙肝传染对于肝脏来说更加有意义。
一、预防各种肝炎
1.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都是经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也就是说甲肝和戊肝的患者随这大便排出病毒,病毒污染水源或者食物,再被人吃进去,然后就感染了,上海有过甲肝大流行,就是因为吃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因此预防甲肝和戊肝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注意饮水和食物的卫生。
2.丙肝和乙肝
丙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是比较类似的,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但是不同的是乙肝有疫苗,而丙肝目前没有疫苗。
传染丙肝的高危人群有静脉吸毒的、职业献血、HIV感染、性乱交等,那么,对于丙肝的预防就要求自身做到洁身自好,不吸毒、不在外面乱搞。自身做好了,在输血、或者做检查的时候被感染了,那就是运气的问题,没办法的。
对于乙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抗体的儿童都必须注射疫苗。因为小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一旦感染乙肝就很容易慢性化。而成人感染乙肝后,大概率是被免疫系统清除,可能人都没什么感觉就好了。
另外,因为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乙肝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如果孕妇有乙肝的话,孩子出生后就要做好阻断工作,不但要打疫苗,还要主要乙肝免疫球蛋白,有的病毒量比较高的孕妇甚至在妊娠24-28周的时候就要开始吃抗病毒药。尽管经过这些措施,乙肝孕妇生下来的孩子还是有10-30%感染乙肝。
二、不要乱吃药
很多药经过肝脏代谢,多多少少会对肝脏有影响,因此,吃药就要严格的遵照医嘱或者说明书来,有的人会自作聪明,觉得多吃点,好的快。结果原来的病没来,肝脏到是损伤到了。
哪些药可能对肝脏有损伤呢?
1.西药: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利福平、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等等
2.中药:很多中成药对肝有伤害,当然也是具体看人,有的人可能没事,有的人吃了就很严重。在这里将两个中药,大多数人吃了有事的,土三七和何首乌。
3.不是药物,但是在这里一并讲了,就是接触有些化学有毒物品,比如四氯化碳、氯仿、磷、砷等。
三、防止寄生虫的感染
主要是血吸虫病和肝吸虫病。血吸虫病也就是解放初期那会儿的大肚子病,主要流行是长江流域,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云南、四川这些地方都是疫区,在这些地方,野外最好不要随便接触水源。
肝吸虫病也就是华支睾吸虫,病人通常是因为吃了没煮熟的鱼和虾,刚好鱼虾里面有华支睾吸虫,而感染。
四、不要酗酒
酒精对肝脏有损伤,尤其是长期大量喝酒,病人往往先是出现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然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肝癌。
五、控制体重
肥胖会导致各种代谢性的疾病,比如高血脂,高血糖,也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此肥胖的人,要及时减肥。
六、有病及时治疗
比如乙肝患者,要遵医嘱,该吃抗病毒药了,就老老实实吃起来,定期复查。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吃药断断续续,有的人肝硬化还没出来,肝脏已经先衰竭了。
七、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要抽烟、保持好心情、规律作息。
我是坚持科普的陈医生,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