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而饮食控制又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可以在源头上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从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为减轻胰岛素的负担,使之合理分泌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进食三餐,且要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或易出现低血糖者还应于3 次正餐之间增添2-3 次加餐,即从3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用;。
2、每日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6 克或以下,注意与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免发生低血糖;。
3、烹调口味以清淡为好,尽量不食腌制食品,煎炸食品由于脂肪含量较高,且难以计算热量,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脂肪含量高,亦应尽量少吃。
4、限制酒精的摄入量,尽量做到不喝酒。而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更加应该注意。
5、在饮食治疗中感到饥饿难受,可用粗杂粮代替细粮; 水果一般放在两餐之间较为合适,在血糖未控制或者控制欠佳的情况下,应该暂缓吃含糖量高的水果( 果汁、罐头水果含糖量较高) ,应该尽量少吃,应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并发症的发生。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注意控制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糖尿病属于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患者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患者除了注意用药治疗外,还需特别关注日常生活方式。
1、了解糖尿病“ABC法则”:控制血糖同时,还需控制相关疾病。
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显示最近3个月血糖水平,建议3-6个月测1次HbA1c。若无法实现,应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为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B、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应控制在<130/80mmHg,必要时需联合降压药服用。
C、胆固醇:控制LDL-C<100 mg/dl,HDL-C≥40mg/dl。
2、合理膳食:控制主食摄入量,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低糖、低热、低盐、低脂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质;多食蔬菜、水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餐后血糖上升过快;改变进食顺序,先吃菜后吃饭;改变烹调方法,少放油,多放醋等。
3、适度运动:根据自身病情,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坚持每天锻炼330~ 60min。运动强度以轻中度的有氧运动为宜。
4、调整情绪:糖尿病治疗是漫长的过程,易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情绪。而情绪波动导致的应激状态会引起血糖升高。患者应注意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5、血糖监测:患者应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血糖较稳定患者应每周监测1天或2天的血糖,严重者应每天监测血糖。
6、规范用药: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切忌随意停药或减药、换药。同时,需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就医诊断。
7、足部卫生:患者易发糖尿病足,尤其是老年患者一旦破损,易感染导致糖尿病足。所患者一定要注意足部卫生,保暖防寒,防止外伤,选择合适鞋袜,以防破溃感染。